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注意事項
時間:2022-01-31 09:58:25
導語: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注意事項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是建立在“生態優先”基礎上的高效集約化養殖模式,可充分提高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但當前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技術尚未完全成熟,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不斷遇到一些困難,現以儀征市一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戶為例,總結幾點使用該模式時應注意的技術要點,供參考。 一、基礎建設
儀征市某水庫面積320畝,位于低洼地帶,雨水匯集地,常年水位穩定在2m左右,同時是周邊農田灌溉的備用水源。1.水槽建設。2017年進行排水清整,水槽建設1600m2,共計10條,每條規格為5m×26m,高2.6m,前后安裝攔魚網片。2.養殖設備。配備羅茨鼓風機3臺,其中2臺功率為15kW,1臺為5.5kW,安裝送風管道至各水槽。吸污設備1套,為軌道式移動吸污。3.苗種放養。2017年年底投入草魚魚苗3500kg,鳊魚魚苗1500kg,分3個水槽進行試驗性養殖,2018年7月投放雜交鱖4000尾。水庫內放養鰱魚、鳙魚。4.水庫清整。為方便水槽的建設,水庫經過了排水清整,將水槽進水上方的土層進行墊高處理,使水槽進水與排水處的土層有一定的落差,有利于水的自然流動。
二、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因準備時間倉促、經驗不足、設備設施不全、水槽建設缺陷等原因,養殖期間魚死亡量相對較大。現針對養殖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做簡要的介紹:1.因苗種質量不佳發生的死亡。在苗種投入初期,為節省成本從外地水庫購買苗種,因拉網時魚受損,且經過長途運輸,魚體質不佳,進入水槽后,產生應激反應,發生死亡,存活下的魚種體質也難以保證。2.因魚體摩擦發生的死亡。水槽內魚密度大,在推水過程與投飼過程中魚體相互之間摩擦或與水槽內壁、攔網摩擦受傷,繼發細菌、寄生蟲感染,發生死亡。3.因投喂量過大發生的死亡。為爭取最大經濟效益,在生長期間投喂大量精飼料,草魚時常發生肝膽綜合高稚柳實用技術癥,養殖戶經常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也降低了魚體的抵抗力,產生大量死亡。4.因水質不佳發生的死亡。該水槽建設的長度過長,深度較深,在機械推水過程中耗電量大,效果不佳,難以將池底殘余糞便全部推出水槽,進行集中收集,水槽中水色比較渾濁,且該水槽未單獨設置增氧盤,水質惡化速度快,與其他因素疊加造成魚死亡。在地理位置上該水槽設置成南北向,而5-9月以東南風、東北風、東風為主,難以借助自然條件提高推水效果。5.因未營造凈化區生態發生的死亡。因養殖戶自身的原因,凈化區的水生植物、螺螄等凈化水質的動植物沒有進行移植,凈化區的生態沒有建立起來,導致整個水庫藍藻暴發,發生大量死亡,更進一步破壞凈化區生態。6.因洪澇災害產生的損失。2018年極端天氣較多,儀征多地發生大規模的洪澇災害,該水槽建設區域位于低洼地帶,四周水急劇匯集,水位漫過水槽,發生逃魚現象,產生損失。
三、幾點養殖建議
針對以上產生的問題,建議如下:1.合理布局基礎設施。水槽的設計需經過科學的驗證。根據池塘的地理條件與常年風向設置水槽位置,盡量設置在有利于推水的地理位置。水槽的長度與深度要適宜,配合機械設備設計水槽的長度,保證推水設備能推走水槽中大部分有機沉積物,保證水槽中水質優良。2.科學設計設備裝置。推水設備、吸污設備、增氧設備的選擇與設計需要仔細觀察與總結別人的經驗,如擋水板的角度、集污池的底部設計、攔魚網的設計都需要多學習思考。對水槽材質的思考:磚混結構的水槽牢固,但投資大,不可移動,水槽壁過于粗糙,也可選擇輕便的彩鋼瓦、不銹鋼板等。對推水裝置位置的思考:推水裝置可裝置在投餌機下方、水槽內部,以減少推水過程中的損壞,提高效果。對糞污收集裝置的思考:糞污收集裝置有軌道上吸集污,底部集污,管道集污,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3.凈化區營造全面的生態環境。凈化區種植可以凈化水質的睡蓮、菱角、水芹菜、水白菜、蘆葦、蒲草,投放螺螄,適當放養鰱鳙魚,讓凈化區具有凈化功能、娛樂功能,產生經濟效益。4.配備魚種池塘。為保證魚種質量,可配備魚種池培育大規格魚種,減少路途運輸對魚種產生的傷害,也可盡早進行馴食工作。5.加強管理、引進人才。水槽密集養殖大大減少了生產中的勞動力,但同時提高了對勞動者技術的要求,普通人難以滿足該模式的技術要求,養殖者在生產前就要學習生產技術,引進相關技術人才,日常管理的相關環節要更加精細、科學。6.做好防洪措施。水槽養殖需要大水面,多是雨水的匯集地,同時水槽養殖密度高,養殖者在汛期、雨季需要做好防洪工作,否則一旦發生逃魚事故會產生巨大損失
作者:高稚柳 單位:江蘇儀征市水產生產技術指導站
- 上一篇:互聯網+水產養殖系統設計研究
- 下一篇: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