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對發展現代農業的意義
時間:2022-08-24 09:03:09
導語:農業保險對發展現代農業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腳步的逐漸加快,當前現代農業也有了飛速的發展。針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及時地引入政策性農業保險,對于現代農業的整體發展而言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結合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具體內容,探究其對現代農業發展所具備的重要意義。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進程中,要注重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優勢,從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整體發展。文章主要通過介紹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相關內容,了解現階段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對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意義,明確現階段選擇性農業保險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現階段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與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政策性;農業保險;現代農業;發展
一、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相關概述
(一)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含義
政策性農業保險與普通的保險相比,有著其特殊的性質及特點。在探究政策性農業保險深層含義的同時,要理解該保險是由市政府直接參與的保險。此外,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與種植業、養殖業以及農業生產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政策性農業保險將財政手段與市場機制相對接,在推進保險形式符合參保規范要求的基礎之上,創新了現有的政府補貼方式,讓更多的政府資金用到正處、實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農業保險的風險性。因此,政策性農業保險,是市場機制與政府行為的一次創新融合,為農業發展、農民收入帶來了直接的利益[2]。
(二)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特征
1.運營主體主要為政府政策性農業保險其運營主體主要是政府,通過政府的引導,使政策性農業保險在市場中發揮實際的效用。相關主體在涉及政策性農業保險時實行自主自愿的原則,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由政府進行引導,搭建相應的平臺,進行一系列的融資和出資管理工作[3]。因此,政策性農業保險也充分體現了政策的支持,體現了政府對農業發展的投入與關注。2.農產品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一般是由政府承擔一部分保費。部分省市在具體的規章制度中也有明確的規定,按照具體的規定能夠進一步規范當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應用。此外,按照不同的農作物類別,政府進行保費擔保的比例是不同的,根據相關的規定,要將標準制定在合理范圍之內。而政府對商業性質的農業保險通常不會承擔補貼費用,這充分體現了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獨特優勢[4]。3.參保自主選擇當前推進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參保自主選擇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在參保的實際選擇中,相關主體可以按照個人意愿,充分進行各方面的考量,最終作出決定是否進行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參保[5]。因此,相比于其他性質的保險類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人性化特點更為突出。一方面,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有政府參與的保險;另一方面,在實際的參保過程中,又充分體現了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自主性和自愿性。
二、現階段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對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意義
(一)推動經濟發展
通過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概述,可以看出現階段政策性農業保險在農業生產發展領域有著極大的推動力。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政府為鼓勵農戶進行農業生產的關鍵舉措,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與引導,而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引入能夠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帶動農業生產進步。當前,我國在推進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加入了現代化的創新元素,將農業發展與旅游觀光等進行整合一體式發展[6]。但在推進新式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了其背后隱藏的風險,在這種背景之下,政策性農業保險就能夠為經濟新形態的轉變提供有力保障,提高農村地區經濟活力。
(二)推動科技創新
現階段發展現代農業與以往的傳統工作方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現代農業的突出特性是農業生產與技術的優勢結合。因此,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也要重視農業技術的應用及推廣。通過及時引入現代化生產技術,將技術的優勢和長處發揮出來,將其作用于現代化農業生產之中,進而提高農作物的實際產量和質量。但是新型的品種與耕種方法在初期投入時必然會面臨較大的經濟風險,這種經濟風險在部分情況下是無法避免的,而利用政策性農業保險就能對當前所存在的現象起到一定的改善和預防作用[7]。通過擴大政策性保險規模能夠幫助農業在試驗生產中規避創新帶來的風險,從而推動科技的創新。
(三)推動社會功能漸趨完善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實際推廣和應用也充分體現了社會功能的逐漸健全與完善。其推動社會功能的表現,體現在方方面面。首先,政策性農業保險與農業生產的用戶之間搭建了直接的聯系,可以為農戶的生產提供運營資金保障,并且在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業技術的創新;其次,隨著產業功能升級,在滿足現有需求的基礎之上,會發掘更新的經濟增長點,這對于現代農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8]。通過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真正意義上做到推動社會功能的不斷擴展。
三、現階段政策性農業保險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民風險意識淡薄
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現代農業中的發展應用,是一項全面而系統的工作。當前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現代農業發展中仍舊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結合以往的農業發展政策而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時,若遭遇自然災害等影響就會導致農業生產受損,政府會及時地進行補助等相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大農民的依賴性,從而使農戶在規避生產風險方面的意識較為淡薄,由此可以看出當前農民風險意識的淡薄,對于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現代農業中的推廣有著一定的阻礙。
(二)補貼模式單一
在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過程中,有關部門會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為農業保險做出政策性安排,及時地對農戶進行補貼和補助。但在目前的實際應用中,存在補貼模式單一的突出問題。由于農業生產補貼環節涉及的主體較多,且不同主體之間存在著個人利益的關聯,會大大減弱農業保險信任機制的建立。此外,在確定了相關的補貼政策后,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效力較差,政策的執行力度較弱[9]。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部分貧困地區得不到及時的補貼。
(三)投保標準不夠明確
現階段政策性農業保險在實際的參保投保環節中,要確立明確的標準和制度。通過制度的方式可以使相關行為得到規范化、專業化的約束。由于政策性農業保險涉及的領域較廣,在具體的細則中要做到細致全面。當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應用極廣,但在發生突發的意外事故時,卻沒有形成嚴密的處理辦法和規章條例。長此以往,會大大降低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推廣度。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政策性農業保險在推廣應用環節仍舊存在著不足與缺陷。缺乏統一完善的標準體系,會嚴重阻礙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現代農業中的推廣應用。
四、現階段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與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措施
(一)突出政府的主導能力
針對當前政策性農業保險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應及時采取有力的措施進行處理和解決。主要措施之一是突出政府的主導能力,發揮政府的全局調控和配置的作用,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事中檢查工作,以及后期的完善整改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優勢。此外,相關的配套設施要落到實處,形成后備支持力量。當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時,都能第一時間快速高效地進行處理和解決。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發掘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積極意義,合理規劃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過程中的具體環節和實施方案,在出現相應問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為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現代農業的發展應用提供強大的支撐[11]。
(二)及時提供補貼資金
為了更好地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當前要及時進行補貼資金的供給。通過及時提供補貼資金,鼓勵各地區各部門進行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宣傳工作,加強各地區人民的保險意識,充分了解和感受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優勢及積極意義。在此基礎之上,鼓勵更多的種植戶參與進來,讓更多的人看到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真實效用。此外,針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實際補貼標準,應當適時地進行修改和完善,按照各地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政策性農業保險所下達的資金,要核實資金的下達渠道和下達情況,保證補貼資金及時到位,滿足農戶的真實需求。
(三)豐富政策性農業保險產品形式
結合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具體內容,要注重自身的相關建設與完善。目前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相關領域的發展中,仍需進一步地完善。為了滿足更多的人對于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實際需求,當前在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應用的過程之中,就要更加注重政策性農業保險產品形式的多樣性,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此外,由于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構成并不是單一元素,其相關制度的制定與實施,要考慮同一時期的市場匯率變動情況,結合當地財政的實際收入情況,考慮農產品生產成本,從而實現多級承擔保費的形式,進而有效地支持地方特色產業。在此基礎之上,還要明確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主要內容和發展特點,以及實際的實施標準與細則。
(四)加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力度
政策性農業保險現已經出現了逐年萎縮的情況,針對現有的情況要及時加大補貼力度。要更大力度地進行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宣傳推廣工作,通過制定具體的目標,確保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工作的落實。各地方、各財政部門需要共同承擔補貼費用,將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補貼工作落到實處。此外,相關工作人員也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在具體工作之中,嚴格約束和規范自身行為。
(五)加強完善風險補償制度
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要從多方面入手,在推進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于風險的把控。加強完善風險補償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將補償要點予以確立,嚴格規范具體的補償流程和補償手續[12]。在此基礎之上,可以借鑒相關的制度實施案例,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并與自身實際情況相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風險補償制度。針對目前政策性農業發展環節所遇到的阻力,政府要采取相關的優惠政策,及時地掃除障礙,找到問題的根源,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在現代農業中的發展應用。
五、結束語
政策性農業保險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政府的主導作用。為了使政策性農業保險充分彰顯自身的優勢和作用,在后續的推廣宣傳工作中,更應立足于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自身完善和未來發展上。此外,將政策性農業保險與農業發展相結合,能夠帶動資金使用的實際效果,促進農業產業發展一體化,確保農業生產充滿活力。現階段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產生和應用,是政府對農業發展的一種保護手段,對現代農業的后續發展有著極大的益處。在推動農業發展的進程中,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的相互配合尤為關鍵,而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應用與推廣,是發展農業的助推器,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侯代男,周慧秋.淺析政策性農業保險對發展現代農業的意義[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8):141-142.
[2]錢志芳.政策性農業保險與農業發展有效對接探討[J].農業經濟,2015(4):71-73.
[3]劉玉霞.我國農業政策性保險發展策略研究[J].林業勞動安全,2016,25(1):46-48.
[4]庹國柱.我國農業保險政策及其可能走向分析[J].保險研究,2019(1):3-14.
[5]庹國柱,張峭.論我國農業保險的政策目標[J].保險研究,2018(7):7-15.
[6]王德標.淺析政策性農業保險對發展現代農業的意義[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6):277.
[7]侯代男,周慧秋.淺析政策性農業保險對發展現代農業的意義[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18):141-142.
[8]陳秋月,董曉林,呂沙.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在銀?;又械倪m用性——基于抵押擔保替代視角的分析[J].商業研究,2019(12):107-115.
[9]林瑋,朱錦磊,張永泰,等.地市級農科所在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中的實踐與探索——以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21,40(1):26-28+32.
[10]宋鳳仙,齊文娥,黎璇,等.農戶政策性農業保險需求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海南和廣東兩省區荔枝種植戶的訪談[J].南方農村,2019,35(6):31-35.
[11]王海娟.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交易成本困境及其優化路徑——兼論農村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8-14.
[12]張靜.商業保險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現實選擇——江蘇政策性農險模式的實踐與啟示[J].農村經濟,2010(3):72-76.
作者:海米提·哈力克 單位:中國人保財險股份有限公司 烏魯木齊市分公司
- 上一篇:綜合實踐活動課多元評價策略
- 下一篇:植保無人機在現代農業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