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農村文化建設途徑分析
時間:2022-04-10 04:17:04
導語:鄉村振興新農村文化建設途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新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農民的文化欣賞水平不高。我國的農民基數較大,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農民都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正因如此,使得他們對各種書籍、雜志的需求相對較低。雖然政府在農村建立了圖書室,但諸多農民并沒有將業余時間利用在讀書看報方面。同時,一些在外務工的農民在春節回家期間,沉溺于打牌打麻將。此外,針對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封建思想殘余較為根深蒂固,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農民自身文化欣賞水平。(二)缺少完善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在經濟建設中心思想不斷滲透強化的影響下,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由此使得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而農村文化建設較為滯后,尤其是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不足,主要體現在各種與文化有關的資源不充足,雖然國家加大了相關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以此來為建設基礎設施提供動力,但是現實收效并不是十分理想,與群眾需求出現了很大的差異,造成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使用率始終停滯不前,甚至出現了閑置或損壞等現象。(三)現有文化資源尚未有效利用。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農村明確提出了對文化活動的種類和內容的要求。但是,文化活動場次比較少,形式具有明顯的單一性,而且缺乏形式創新,很難吸引村民,所以不利于村民滿意度的提升。
(一)提高農民自主性。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要充分調動起農民參與文化建設的自主性,發揮出農民的主人翁意識。首先,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從而使他們能夠摒棄傳統的觀念,提升文化素養和欣賞水平,以此來拉近與科學及大眾文化之間的距離。其次,文化建設是一項利民工程,要充分認識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提高文化建設的參與熱情,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將會使文化更加貼近實際。在經濟、文化等事物的管理過程中,農民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借助這一過程來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使文化富民工程落實到位,更加順利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二)建設文化基礎設施。新時期下,農民生活質量與日俱增,進一步提出了對文化的需求,迫切需要完善的文化基礎設施以滿足農村文化建設需求。因此,要將財政對文化投入的力度提升上來,確保文化投入在財政收入中比例的合理性,并與文化消費占居民收入比例相一致,保證公共文化投入增長,能夠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在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政府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各地方政府要將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向農村傾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發揮出財政對后續文化設施的支持作用,拉近城市與農村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差距,實現資源的公平配置。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不斷進行完善,加強文化場所的興建,如文化廣場、鄉村圖書館等,從而使農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通過各類文化基礎設施的逐步投入,能夠進一步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活動形式,可以大幅度提升農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在組織農村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要加強活動形式的創新,從農民實際需求出發,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加強與農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農民實際需求進行深入分析,采取適宜的活動形式,對現有的農村文化活動內容進行充實,以此作為立足點,打造新農村特色文化,并使這些具有特色的文化內容,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最大亮點。(三)加大農村文化市場的監管力度。1.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先進文化發展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加強優惠政策的制定,對健康有益文化予以大力支持,激發社會力量在創辦農村文化事業中的參與熱情。地方政府要持續增強政府扶持力度,形成長效的文化建設機制,帶動農村文化水平的穩步提升。同時,文化部門要履行自身的職責,一方面應將改造的重點放在落后的文化上,另一方面要杜絕腐朽文化的出現,從而達到優化文化市場的目的。同時,還應對文化事業的運行情況進行嚴格監管和引導。在新農村建設中,通過基層政府的積極引領,可以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并實現建設文明新農村目標。2.積極宣傳優秀文化。在鄉村振興的環境下,新農村在開展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積極宣傳和推廣優秀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農民群眾,拉近農民與文化之間的距離,注重優秀文化的自主學習。針對優良家風、鄉風,要進行積極宣傳和表彰,農民群眾要將自身的創作主體地位體現出來,保持高度的創作的自主性,助益于新農村文化發展。3.激活農村文化市場。公益性文化與經營性文化在社會發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為此,要使這類文化始終保持協調發展的局面,這樣才能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統一。文化,對于提高經濟增長點具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有助于促進文化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在對農村文化市場進行激活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法,并將兩者結合,其中,在“引進來”方面,要將資金和人才納入其中,社會要加強農村文化的投資,文藝創作者則要積極踐行農村文化資源的創造。同時,在“走出去”方面,加強文化節目在城市中的傳播,如鄉鎮文化特色匯演等。文化市場的活躍氣氛,可以將農民創造熱情激發出來,大力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四)強化農村文化協調發展?;卩l村振興戰略,新農村文化建設要立足于農村發展全局,以此來確保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生態建設等方面相協調,避免出現文化建設相對獨立的狀況。在具體的實踐中,農村要結合自身經濟能力開展文化建設工作。經濟發展作為物質保障之一,有助于文化發展,文化發展對于經濟增長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此外,農民要樹立全新的思想觀念,保持經濟和文化的協調發展,將農民的文化水平提升上來,從而促進農村內部文化的協調發展,達到經濟與文化水平共同進步的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農村文化建設,隨著農民文化素養的不斷提升,可以使他們在振興鄉村的過程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在鄉村振興策略環境下,要重視新農村文化建設,并將之作為振興鄉村的一項有效舉措來予以落實。通過全面開展新農村文化建設,可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積極弘揚,這對于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政府作為文化建設的主導者,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調動起文化職能部門積極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楊靜.改革開放四十年視角下的鄉村振興發展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22):16-17+44.
[2]何冬.淺議高職院校藝術專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問題及解決途徑[J].戲劇之家,2019(19):200.
[3]鄭建輝.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農村文化建設途徑研究[J].鄉村科技,2019(13):10-13.
[4]張偉.四川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8(04):5-7+11.
[5]向俊峰,宋山梅.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旅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以黔南地區為例[J].大眾文藝,2018(10):245-246.
作者:許蓓婷 單位:福建省南安市霞美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
- 上一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財政保障研究
- 下一篇:文學期刊改良與新文學運動的影響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