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
時間:2022-11-05 10:08:52
導語: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畜牧養殖業的發展水平越來越高,養殖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但與此同時,畜牧養殖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大問題,就是動物疾病成為限制畜牧養殖業進一步發展的桎梏,不僅對畜牧養殖的經濟效益產生危害,影響動物肉制品的質量,甚至會危及到人們的食品安全,因此找到動物疾病產生的病因,并采取積極的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畜牧養殖;動物疾?。活愋?;病因;防控措施
1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分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對于高質量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促使我國農業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對于畜牧養殖業而言,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然而,我國畜牧養殖業的不斷發展,也使得動物疾病的發生幾率大大增加,成為影響畜牧養殖進一步發展的溝壑。同時,畜牧養殖雖然是一種粗放式的產業,但是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不同動物之間的養殖方法是存在非常的大的差異的,并且人工養殖和野外生存的動物,在本質上是具有差別的。
1.1畜牧養殖環境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前動物疾病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并且也逐漸的變得普遍化,而造成動物疾病的原因之一,就是養殖環境,一旦動物處于惡劣的生長環境中,就會產生極大的不適應,并且還會受到養殖環境中的細菌、病毒的影響,產生疾病,甚至是傳染性疾病,引發大面積的流行。另外,動物是具有生命的物種,養殖環境作為動物成長發育的基礎,在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動物自身的內部機能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發生改變,尤其是動物自身的健康狀態。因此,在實際的畜牧養殖生產中,對于養殖環境的選擇,養殖戶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尤其是養殖場的選址,要科學、合理且遠離居民聚集區,還要考慮到水源、交通等問題,因為,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養殖生產的正常運行,如果安排的不合理、不科學就可能會成為疾病的誘因。
1.2養殖管理的方式不當
進行畜牧養殖,日常的養殖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也是誘發動物疾病的因素,一旦養殖管理的方式不當,則動物就容易發生疾病。畜牧養殖工作人員是主要負責人,也是主要的活動對象,工作人員的管理范圍包含了動物的吃、住、運動以及喝、睡。如果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出現養殖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就會使得畜牧養殖場的養殖環境出現消毒不合格,衛生不達標的現象,或者通風效果差的問題,這會導致動物所在的環境滋生細菌、病毒;另外,養殖管理不嚴格,沒有一定的養殖計劃,還會導致養殖管理中出現藥物濫用、疫苗接種不嚴格的問題,進而導致動物產生疾病。因此,在動物疾病防控的過程中,需要有計劃地選擇合適的養殖場地和嚴格規范實行養殖管理。
2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防控措施
誘發動物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廣大的畜牧養殖戶,要積極的針對具體病因,從各個方面采取措施,進行疾病的防控以及治療,從而有效的降低動物疾病的發生幾率,從源頭上進行疾病的防控。
2.1加強對養殖人員防疫知識的培訓力度
針對畜牧養殖場的養殖工作人員,積極的組織培訓,強化其對防疫知識的掌握力度,促使畜牧養殖場養殖人員的防疫意識不斷提高。因此,在生產過程中,養殖場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或是開展專家講座,不斷地更新動物防疫知識,提高其防疫意識,并積極的對工作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強化其對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提高其責任心。另外,要針對獸醫人員對疾病治療進行針對性的提高。因此,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或是交流,不斷提升其專業素養。進行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不可能做到毫無遺漏,總會有個別的漏網之魚,因此,面對這種情況,要及時查漏補缺,并通過培訓提高防控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出現。真正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保證動物健康。
2.2畜牧養殖場要加大資金投入,保證養殖環境良好
養殖環境的優良與否是保證動物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保證畜牧養殖環境的狀況良好,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畜牧養殖場的各種基礎設備,尤其是檢疫以及防疫設備等,確保疾病的診斷正確、及時。其次,最好能夠實現養殖過程的機械化、智能化,從生長環境以及飼養環境的不斷優化上,滿足動物生長的一切環境要求。同時,還能有效的提高養殖工作的效率,實現畜牧養殖的高效化、高質量化。
2.3畜牧養殖場要加強疾病的防控管理能力
首先,建立健全畜牧養殖管理制度,針對養殖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予以明確規定。其次,嚴格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尤其是在防疫檢疫方面,必須按照國家的標準和流程進行。另外,要及時、定期的進行消毒、衛生清掃、通風、飼料喂養以及科學的疫苗接種等,以確保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畜牧養殖場,要積極的、經常性的對動物進行健康狀況的監測和觀察,確保能夠及時的發現個別發病體,并進行隔離治療,并采取相關的消毒工作,切實阻隔傳染源,從而對相關疾病進行有效的控制。
結語
總之,動物疾病會對最終的產品質量造成危害,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對人們的食品安全造成影響。因此,必須積極針對動物疾病病因進行研究并采取措施予以防控治療,切實將動物疾病保持在人類可控范圍之內,從而保障動物產品優異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敏.淺談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17,11(8):87-88.
作者:何堅 單位: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回龍鎮畜牧獸醫站
- 上一篇: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重要性
- 下一篇:初中數學拓展性課程資源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