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三河牛生產性能和遺傳資源研究
時間:2022-12-01 09:23:41
導語:肉用三河牛生產性能和遺傳資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本論文選題背景及意義
中國加入WTO以后,國家明確提出農牧業的產業化經營是我國農業逐步走向現代化的現實途徑之一,農業產業化不僅直接影響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與改革,也是關系到在二十一世紀前半葉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問題,而畜牧業產業化是我國農牧業產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呼倫貝爾市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占據著肉牛養殖業舉足輕重的地位,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優勢資源,引進資金和先進科學技術,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洜I,集約化管理和專業化生產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就能盡快建立肉牛業產業化生產體系。這對于調整優化呼倫貝爾市肉牛產業產布局和農業生產結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目前國內外肉牛產業發展研究狀況
2.1國外肉牛產業發展模式現狀。許多國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追求利潤,肉牛飼養業日趨向專業化、工廠化發展,普遍提高了機械化水平,實行集約化的經營管理體制,使肉牛養殖場的規模不斷擴大,自動化水平日益提高。各個不同的國家,受生產目的和消費市場的影響,肉牛飼養模式也不盡相同。但是,在發展速度和規模上都非常重視質量和效益[20]。澳大利亞一直以養殖業為主要支柱,據統計,澳大利亞年產牛肉200萬t,列居世界第八位,而牛肉年出口112萬t左右,占總產量的66%,列居世界第一位,堪稱頭號肉牛強國。澳大利亞的肉牛育肥分為兩種模式:草地育肥、補飼育肥[21]。日本的肉牛由自繁牛群或購入的牛群組成,育肥分兩個階段進行,第8~16月齡為肥育前期,第17~32月齡為育肥后期。育肥階段采食牧草和精料都不受限制,最后體重達到700~750kg時出售屠宰[30-31]。2.2現階段我國肉牛產業發展模式。我國肉牛的生產很大部分是采用架子牛短期肥育的生產模式,中長期育肥主要集中在規模很小但資金雄厚的肉牛育肥企業,這樣雖然肉質得到了提高,但成本很高,但也有部分生產者將犢牛直接育肥后屠宰,產品包括小白牛肉,小紅牛肉。我國在肉牛生產的過程中一般使用以下技術:早期斷奶技術、代乳料飼喂技術、牧區肉牛育肥的放牧補飼技術、農區的架子牛短期育肥技術、全程舍飼育肥技術。
3呼倫貝爾市畜牧業和肉牛產業發展概況
3.1呼倫貝爾市地理氣候條件。呼倫貝爾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具體位置是東經119°77’,北緯49°22’??偯娣e25.3萬平方公里,是全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地級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轄面積最大的城市”。東鄰黑龍江省,西、北與蒙古國、俄羅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國的交界地帶,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23公里的邊境線,有8個國家級一、二類通商口岸,其中滿洲里口岸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西部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北部,北部與南部被大興安嶺南北直貫境內。東部為大興安嶺東麓,東北平原—松嫩平原邊緣。呼倫貝爾市境內的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這里水草豐美,大興安嶺林海松濤激蕩,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這里的草原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草原”。3.2呼倫貝爾市畜牧業的發展現狀。畜牧業是內蒙古自治區的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但是增長率緩慢,不如其他產業發展迅速。在2003年和2004年間畜牧業所占的比例達到最高40%,雖然畜牧業在農林牧漁業中所占比重較大,但是生產性能差,導致經濟效益低下,是以散戶蓄養占絕對多數的畜牧業結構,多年來使得生產投入多,產出少。本地家畜食量多、生長慢,出攔率低,周轉慢,造成該市的草地超載過牧,草地出現了沙化、退化。特別是以本地蒙古牛為主,其較差的生產性能典型地說明了我市畜牧業結構調整和實施科技興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伴隨西部大開發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開展、發展舍飼圈養畜牧業的需要、大型養殖廠的建立。引進和推廣良種牲畜,是再現呼倫貝爾市牧業大盟風范的希望。3.2.1肉牛養殖規模擴大缺乏資金。投資肉牛業是一個資金需求量大,周期長的產業。據調查顯示我市一戶家庭飼養3頭能繁殖母牛、改造牛舍、引進母牛、人工種草等環節需投入1萬多元,產3頭牛犢需飼養2年才能出欄,費用約為6000元,一般的農牧戶都感到資金匱乏,擴大再養殖。根據這一情況,市政府從2005年開始決定每年拿出200多萬用于肉牛產業,對農牧戶實行補貼,改善肉牛飼養基礎設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不足的狀況。但是,在可繁母牛培育,肉牛育肥場、技術培訓等環節上仍普遍存在資金欠缺的情況,阻礙了肉牛業的發展。3.2.2牛肉粗產品加工程度低。有資料表明,我國肉類深加工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只有28%,而發達國家已經達到90%以上,這樣呼倫貝爾市的肉類深加工水平和程度就更低了。2008年,經過當地肉類加工企業加工的牛肉占牛肉產量41%,其中僅僅90%是經過簡單的分割、包裝后出售,其余近60%的牛肉是屠宰后直接被當地和外地的商販收購進入市場,可以說基本沒有精深加工的牛肉成品。上述問題的存在歸根結底是當地缺乏適用的肉牛飼草飼料種植、加工、供給技術體系,養殖戶缺乏科學的飼養觀念所致。因此,急需引進推廣適合當地的肉牛飼草飼料供給方面的技術,通過試驗示范,建立適宜該地區的飼草飼料供應模式和科學合理的飼草料供給保障體系。
4討論與結論
第一,在呼倫貝爾市發展肉牛業是有優勢的,尤其是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環境顯得較為突出。呼倫貝爾市主要的肉用牛品種有荷斯坦牛,蒙古牛,三河牛。荷斯坦牛的個體產肉量較多,而綜合考慮三河牛的養殖規模和肉用品質、生產效益等因素可以作為今后發展我市肉牛業的主要肉牛品種。第二,在對三河牛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白花和深紅,鼻鏡眼乳房臉色為粉色,蹄色為黑褐色,貼身短毛,長覆毛有底絨,整體結構為中度,頭型長窄,耳型平伸,耳殼厚,耳端圓,角形為小園環這些是三河牛最主要的外部形態特征??梢钥紤]到三河牛遺傳資源較為豐富,但變異類型不算太多,要想改良我市肉用三河牛的品種類型,應從品種雜交入手。第三,從三河牛的屠宰利益來看,三河牛的合理屠宰應該是公牛在18各月齡時屠宰會取得最大經濟收益,而母牛也在18個月齡時,屠宰會取得最好經濟效益。總的來說,呼倫貝爾市發展肉牛產業將會大有作為,首先是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給發展肉牛業帶來巨大的便利條件;其次比起美國單一的飼養方式,呼倫貝爾市農牧民,養殖戶,養殖場等靈活多變的飼養模式,為肉牛業的擴大發展開拓了思路;再次是呼倫貝爾市政府的正確導向和大力的支持,為肉牛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最后是科學的養殖方法和深加工技術,是我市肉牛向前發展的巨大支撐點。但是我市的肉牛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今天贏得一片天空。
- 上一篇: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策略分析
- 下一篇:常見羊病的治療及預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