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時間:2022-10-31 11:46:49
導語: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遼寧省的海洋經濟中,海洋漁業是其重要的組成之一,促進海洋漁業的發展將對遼寧省海洋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在強調海洋漁業的重要性基礎上,從遼寧省海洋漁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入手,發現其海洋漁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主要是存在海域污染嚴重、海域資源被過度利用、海洋經濟體制存在缺陷以及漁業生產的安全隱患等方面的問題?;诖?,通過探索加強海域功能區監管、擴展養殖新道路、構建漁業發展新體系以及制定漁業發展新政策等有效策略,使遼寧省海洋漁業的結構得到了優化調整,實現漁業生態平衡,進而推動了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海洋經濟;海域功能區;漁業生態平衡
遼寧省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其屬于我國沿海最北部的一個省份。遼寧省海洋有著眾多功能區,其中海洋漁業在全省海洋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分量,推動海洋漁業的發展成為了遼寧省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將從遼寧省漁業發展現狀入手,對當前阻礙遼寧省漁業發展的主要現象與問題進行剖析,并深入的探究有效的改善對策,為促進遼寧省海洋漁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海洋漁業的相關概念
11.1海洋漁業的內涵。海洋漁業是將生長在海洋中的水產經濟動植物進行開發、合理的采捕、人工增殖等,以此來對其進行加工利用的一種綜合性產業。海洋漁業根據水域的遠近,可以分為沿岸漁業、近海漁業以及遠洋漁業;按照生產結構來分,則可以分為海水養殖業與海洋捕撈業。當前的海洋漁業已經建立了完善的體系,集海洋產品的貯藏、加工以及貿易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海洋漁業為人類動物性蛋白質食物提供了重要的海洋產品,同時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有著重要的分量[1]。11.2海洋漁業的作用。海洋漁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的一種傳統產業,也需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基礎生存需要,水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與人民群眾的健康息息相關,并關乎社會的發展與穩定。目前來看,我國對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不夠充分,通過加大力度合理的開發海洋資源對人民群眾的生活有著重要作用。首先,海洋漁業的發展將會使國民的飲食結構更加科學,海洋產品蘊含著豐富的水產蛋白與海洋礦產微量元素等,對人們的健康及其有利;并且,海洋漁業能夠在發展中加強與其他生產部門的協作,更進一步的促使科學技術獲得發展;除此之外,在海洋漁業的發展中,海洋中的資源可以被用在新型藥物、新裝飾材料等行業當中;同時,休閑漁業也將立足于海洋漁業獲得發展,使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滿足[2]。11.3海洋漁業的功能。1.3.1保障民生。海洋漁業是大農業中的基礎產業與民生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的一種產業類型,海洋漁業能夠擴大就業,并使眾多群眾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并且,海洋中水產品的質量、數量與其本身的安全性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社會的穩定發展也受到其一定的影響。作為農業現代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漁業可以對海洋中的公共資源加以利用,并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水產蛋白質食物,以此來使漁業產業獲得支撐。當前,海洋健康養殖與遠洋漁業成為了安全食物的新領域,為全世界提供了食物安全的保障[3]。1.3.2傳承文化。作為傳統的涉海產業,海洋漁業的發展離不開海洋豐富的文化資源,因此,保障海洋漁業和諧發展,將對多樣化的海洋文化起到重要的保護意義。從另一方面來看,海洋漁業在發展的進程中,對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的形成都產生了影響,同時也使人們的審美受到了一定的熏陶,并促使人與生態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從這一角度來講,海洋漁業作為精神產業,其所蘊含的精神文化內涵對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能夠產生很大的推動作用。并且,在長期的海洋生產實踐當中,海洋漁民已經形成了海洋生產的生活精神,海洋文化也成為了支撐漁民生活的精神支柱。1.3.3維持生態。海洋漁業有著獨特的生態功能,其主要體現在開發利用海洋動植物資源時,海洋生態環境與經濟活動之間能夠達成動態平衡[4]。發展海洋漁業將對生態環境的維持與改進起到重要的作用,這是由于海洋漁業自身就是維持生態的重要因子。海洋漁業的生態功能體現了很多方面,能夠促使海洋漁業經濟獲得發展,并改善人們生活的自然環境,對自然災害存在一定的防護作用,同時也能夠維持生物的多樣性等等,在多個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在海洋生態環境惡化的當下,人們對海洋資源不科學、不合理的開發已經使漁業資源變得越來越匱乏,目前依靠海洋漁業的生態功能來維持生態平衡也日益得到重視。1.3.4國際政治。海洋漁業同時具備著國際政治的功能,其主要體現在海洋漁業的生產范圍與我國海洋權益有著緊密的聯系,并受到國際規則的局限。懸掛著五星紅旗的海洋漁船可以在中國的海洋領域與經濟區內自由的航行,這是對我國所屬的海洋國土、海洋資源以及海洋權益的維護。我們可以將海洋當作是國家流動的國土,在本國海洋漁船航行到與其他國家的過渡水域時,需要嚴謹的遵守漁業協定來進行生產與作業;在公海中進行生產作業時,需要履行相關的海洋國際公約;而在其他國家的海洋水域進行??繒r,則要嚴謹的遵守當地的海洋漁業法律規定[5]。
2遼寧省海洋漁業發展現狀
22.1海洋功能區概況。海洋功能區主要根據海域的區位條件、自然環境與資源、開發現狀等,按照海洋功能的標準來進行劃分,使海域呈現出不同類型的功能區域,進而使海域的使用有著明確的規范,對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遼寧省海洋功能區的劃分主要根據全省自然環境的特征、資源優勢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將遼寧省管轄的海域劃分為了幾百個功能區。在眾多功能區中,漁業資源利用與養護功能區是針對海洋漁業發展需求而進行劃分的海域,這些功能區對遼寧省的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2.2海洋漁業資源狀況。2.2.1資源種類豐富。遼寧省全省海洋中的資源構成非常豐富,達到了80多中類型。其中,魚類資源就有30多種,蝦類資源9種,底棲貝類20多種等等。遼寧省海域中的毛蝦、海蜇等資源,是全國范圍內聞名的獨有品種,且全省的養殖面積達到了1800km2,為豐富的海域資源提供了重要的養殖基地。遼寧省擁有著海洋島與遼東灣兩大漁場,其中有著居為全國范圍前列的優勢資源,如鮑魚、扇貝、海參等;同時,還帶、大連紫海膽等資源是遼寧省的資源特色。2.2.2堅持正確導向。近幾年來,隨著“養生”方針的提出,在產量、質量與效益并重的導向下,眾多措施相繼出臺,使漁民的積極性得到調動,進而促進了海水養殖業的發展。遼寧省在海洋漁業的發展中,比較注重在漁業養殖中實施科學技術的應用,并始終積極的去探索科學、合理以及健康的養殖技術,以及趨向生態的養殖方式。在關注經濟效益提升的同時,促使全省海洋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從漁業中的捕撈業來看,遼寧省近幾年將發展的目光放在了遠洋漁業的身上,對近海捕撈進行了控制,使遠洋漁業獲得了發展。從漁船數量與捕撈產量來看,遼寧省位居沿海省區中的首列,并成為了全國范圍內遠洋漁業的第一大省。2.2.3漁業潛力巨大。遼寧省比較注重水產品的加工,在拓展國外市場時,也逐漸完成了從半成品出口到精深加工成品出口的重要轉變。在發展的進程中,重點成立了水產品加工產業帶與加工園區,其中包括總產值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同時,遼寧省對于創匯漁業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2004年全省水產品出口量為41萬噸,創匯105億美元左右,其面向的出口市場涵蓋了60余個國家與地區。當前,國際層面對遼寧省水產品已經有了較高的信譽值。在歐美市場中,遼寧省企業加工出口的魚片產品,比國內其他省份的同類產品售價要高幾十美元。從遼寧省漁業取得的成績來看,其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仍有著巨大的潛力。
3遼寧省海洋漁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困境
33.1海域污染嚴重。在遼寧省海洋漁業的發展進程中,阻礙其發展腳步的重要因素首先表現在嚴重的海域污染方面。來源于工業企業、農田、養殖以及船舶等污水造成了遼寧省近海海域的污染,其每年產生的污水達到了3億噸左右,嚴重影響了海域周邊生態環境的質量。在這些污染源中,陸地的污染源占據了海洋污染源高達80%左右,船舶污染有15%左右,而漁業養殖與海洋礦藏開發所造成的污染只占5%左右。遼寧省海域是我國魚蝦產卵的重要場所,每年都有大量的魚蝦游向北部沿海產卵場進行繁殖,而在海域受到污染以后,魚蝦的洄游路線將轉變,這使得魚蝦幼體的成長與發育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進而使遼寧省近海海域的漁業資源大幅度降低。33.2海洋資源的過度利用。在大力的海洋捕撈下,海洋生物資源被過度利用,進而呈現出匱乏的現狀,這使得海洋漁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受到傳統社會經濟的影響,在發現海洋捕撈漁業能夠帶來較高的收益以后,遼寧省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引導漁民下海進行捕撈,在調動漁民發展漁業積極性的同時,帶動漁民富裕了起來。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盡管遼寧省各級政府已經意識到海洋生物資源不能夠被過度開發的現狀,并采取了種種措施來對海洋捕撈進行限制,但是捕撈現狀與強度依然沒有得到控制,越來越多的漁民加入到海洋捕撈漁業當中。這些漁民只顧眼前利益,對遼寧省近海海域的生態平衡造成了破壞,進而造成了海洋資源的過度利用。33.3海洋經濟體制存在缺陷。一直以來,海洋漁業的經濟體制主要遵循著“低、小、散、弱”的發展原則,而隨著發展的進程受到僵化的影響,這一體制暴露出了明顯的缺陷,無法促進海洋漁業經濟的發展。在改革開放以后,海洋漁業的經濟體制也實現了改革與轉變,從集體統一的經營模式轉化為股份公司經營體制。在規模經濟化的角度來看,股份公司具備了保證規模與抵抗風險等重要優勢。而在不斷發展以后,這一經濟體制也凸顯出很多問題:首先是法律主體地位尚不明確,國家沒有制定相關的規范法規來促進漁業經濟的發展;并且,在社會化生產程度不斷變低的情況下,個體漁民趨向于分散,無法達成集體生產統一的協調,這將會使水產品在交易當中難以形成有效的談判力,進而使海洋漁業發展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33.4漁業生產存在安全隱患。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也伴隨著各種安全設備的保障,在海洋漁業的生產當中,漁民也樹立起了相應的安全意識。然而,海洋捕撈漁業作為高風險行業,船毀人亡的風險非常高,同時也存在著其他重大安全事故的隱患。當前,隨著非漁勞動力的大批涌入,使漁業中的安全隱患不斷增加。我國制定的海洋漁業政策中,對入漁資格的劃分是在許可制范圍內,而不是資格制,這使農民或具有工商資本的人員也加入到了海洋捕撈漁業當中,造成海洋漁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并且,很多從事海洋捕撈漁業的人員來自內陸地區,其并不具備專業的捕撈知識與技能,受到人員魚龍混雜現象的干擾,遼寧省政府也無法出臺相關政策進行合理的監管,這使得漁業生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影響了海洋漁業的管理。
4探索遼寧省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44.1加強海域監管,控制源頭污染。為了促使遼寧省海洋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改善當前海域污染嚴重的現狀。治理污染要從源頭入手,遼寧沿海城市的工業、農業生產,使大量的污染物流入海域,造成海域的大面積污染。為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從污染源頭上進行控制,對農業、工業排放的有毒廢棄物進行管控。這需要遼寧省政府聯合環保部門,使海域綜合管理機構得到構建,促使海洋生態管理的水平得到提升。在此基礎上,要加強對全省內沿海地區工業、農業的傾廢管理,對廢水排放要嚴加管控,并嚴格落實執行力度。面對企業不達標的排放,需要對其加大懲罰力度。同時,對涉海工程也要加大管理,保證工程的設計、施工與驗收都在監管下進行,以此來為海洋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證。44.2探索新型養殖道路。在探索新型養殖道路的方向時,可以借助相關海洋科學技術來對海洋養殖進行科學管理,并使用海洋生物工程等手段,合理的對淺海進行開發。在“耕海牧漁”的方式下,有計劃的對海洋生物資源進行培育與養護,使符合現念的海上農場得到構建。這樣可以使人類在社會生產中的需求得到滿足,同時也可以使海洋生態平衡得到維持與保證,建立起和諧的海洋生態環境,以此來推動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在新型養殖道路中探索的具體策略可以有:在海底播種養殖、在海中網箱養殖等形式,這樣可以從傳統捕撈“吃?!钡默F狀轉變為“耕?!?,促使養殖區不斷向著海域深處進行,實現全方位、科學化以及多樣化的養殖模式。而這一種養殖模式將打破海洋漁業常規的模式,獲得更高的收益,促使海洋漁業的進一步發展。44.3構建漁業發展新體系。對于遼寧省的海洋漁業發展來說,當前需要將符合現展理念的公共政策新體系得到建立。這要求遼寧省政府加大對海洋漁業的扶持力度,并對海洋漁業產業的結構進行調整與細化。首先,政府給予財政扶持的基礎上,可以使漁村的基礎設施得到建設,同時也對碼頭、冷庫以及網場等建設項目進行優化,為海洋漁業提供發展的基礎保障。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完善漁民的基礎保障體系,將漁民養老、醫療以及救助等保障制度盡快建立與完善,以此來使漁民的生產壓力得到減小。通過完善這些體系的構建,將會使海洋漁業的發展得到促進。44.4制定漁業發展新政策?;诂F代化社會,制定海洋漁業發展的新政策。這將會使遼寧省海洋漁業的發展得到優化與促進。在政策的制定中,必須要基于我國的國情與漁情,并要嚴格的遵循海洋漁業發展的規律。在推動海洋漁業不斷趨向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也要注重加強技術,來使養殖得到優化;并充分對科學技術加以運用,以此來實現海洋漁業裝備的技術化、現代化。同時,海洋漁業需要有與產品營銷相符合的公共政策,這樣才能促使漁業布局更加規范化、專業化,更好的推動海洋漁業獲得蓬勃發展。
5結論
海洋漁業作為現代海洋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海洋漁業對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遼寧省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其漁業的發展已經領先了我國的眾多省份。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遼寧省的海洋漁業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為了促使遼寧省海洋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本文的研究在加強海域監管、擴展養殖新道路、構建漁業發展新體系以及制定漁業發展新政策等方面探索了有效的解決策略,可以促使遼寧省海洋漁業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與調整,以此來使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新契機。
參考文獻:
[1]韓楊.1949年以來中國海洋漁業資源治理與政策調整[J].中國農村經濟,2018,(9):14-28.
[2]施辰陽,白煒煒,陳李慶,等.舟山海洋漁業資源現狀分析及其可持續發展對策探討[J].環境科學導刊,2017,36(06):11-16.
[3]同春芬,夏飛.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海洋漁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26-29.
[4]孫康,周曉靜,孫子曉,等.中國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動態評價與空間分異[J].地理科學,2016,36(08):1172-1179.
[5]岳冬冬,王魯民,方海,等.基于碳平衡的中國海洋漁業產業發展對策探析[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6,18(04):1-
作者:官瑋瑋 單位:大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與人文學院
- 上一篇:日本鄉村振興運動成功經驗及啟示
- 下一篇:生豬養殖病害發生及預防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