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殖技術畜禽養殖研究

時間:2022-05-29 10:13:41

導語:生態養殖技術畜禽養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養殖技術畜禽養殖研究

摘要: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已經從解決溫飽問題逐漸向追求質量開始轉變,尤其是肉制品在人們的飲食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上述因素使得我國的養殖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而國內的畜禽養殖業一直在養殖業中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是養殖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良好的畜禽養殖技術不僅僅能夠提高個體居民的收入還可以明顯的提高地方的收入,因此,如何合理、科學的利用現代先進的生態養殖技術使畜禽養殖得到更迅猛、更高質量的發展是當前最受關注的熱點。本文將就生態養殖技術在畜禽養殖中的合理、科學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以提高畜禽養殖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生態養殖技術;畜禽養殖;應用

在各行各業日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傳統的畜禽養殖技術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今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時也不能符合生態環境的建設要求。生態養殖技術是一種綠色的、無公害的先進養殖技術。生態養殖技術也是一項低風險、高收益的生態養殖項目,通過生態養殖技術的運用,養殖動物的生長繁殖速度加快,機體的抵抗能力增強,肉質得到提高,從而生產出綠色無公害的動物產品,提高市場的競爭力[1]。特別是在畜禽養殖過程中運用益生菌技術,可使畜禽的舍圈氣味明顯降低,畜禽的疾病明顯減少,從而更顯著地提高經濟效益。

1生態畜牧養殖技術分析

1.1科學篩選品種在養殖業和種植業中,最初的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選種選苗,種植業中幼苗的選取應依據科學標準,畜牧養殖業也應該依據合理的生態養殖技術。在畜牧養殖業中,動物的生長速度與品種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經過長時間的實踐驗證,在外界環境、養殖時間、飼養條件和疾病管理等方面相同時,品種的選擇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的。以養殖豬為例,針對豬品種的選擇需要依據地方氣候和地方特征進行選擇。北方地區氣候相對南方較寒冷、干燥,所以應選擇生長周期短一些,攝入量少的品種;而在南方應選擇機體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來抵抗南方濕熱環境帶來的疾病干擾[2]。

1.2畜禽養殖欄舍的合理布局在畜禽養殖生產過程中,畜禽飼養的環境因素一直以來都是養殖戶頭疼卻又無法充分重視的一個問題,養殖環境得不到很好的處理,動物機體免疫能力長期衰弱,也會導致飼料轉化率低下,疫苗效果不明顯等,從而使得畜禽養殖的經濟效益下降。在畜禽飼養中,欄舍的設置遵循一定的科學依據,科學合理的欄舍布局,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發生,將畜禽養殖的風險降到最低,經濟效益提到最高。(1)舍圈盡量建在地勢較高、水源充足、隔離條件好的地方,并且保持干燥、向陽通風良好,同時也要保證舍圈的溫度和濕度的可控性。夏天氣溫過高,可適量向地面噴灑適量的冷水,灑水的量少且頻率大,規模養殖場可以通過安裝水簾裝備方式散熱;冬天氣溫較低,可將舍圈及時封閉保暖,及時喂食溫水,促進畜禽的正常生長。(2)養殖場功能區布置合理且相對獨立,有明顯的界限,生產區和生活辦公區分開,合理規劃養殖密度。(3)結合當前畜禽現代生態養殖主推模式,新建養殖欄舍可采取高架或低架網床方式,通過飲水槽改造節水控污、刮糞板集中收集糞水,定期舍圈外泄糞便。

1.3合理搭配微生物(益生菌)在畜牧養殖業的應用益生菌即為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改善宿主微生態環境產生健康作用的有益微生物?,F代生態養殖是指根據不同類生物間共生互利的原理,依托微生物技術手段,將動物養殖和植物種植產生的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使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平衡、和諧、共生,最終實現生產過程生態安全、環境生態安全、產品生態安全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目標的養殖方式?,F代生態養殖將微生物技術貫穿應用于整個養殖過程:(1)用微生物(益生菌)發酵飼料,建立動物腸道良性微生物菌群,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動物健康生長。提高動物免疫力,降低發病率,減少獸藥用量,改善產品品質和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2)用微生物治理環境,清除和抑制養殖環境有害病菌的滋生,降低動物疫病風險。(3)用微生物發酵畜禽糞便,降解糞污的有機物質,有效抑制糞污腐臭和蒼蠅蚊蟲滋生,利于生產無害、高效的生物有機肥。

1.4發酵床等先進技術的引進使用在生態養殖過程中,畜禽產生的糞便要進行合理科學地處理,采取將糞污轉化成有機肥或沼氣原料等措施,有效減少和降解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污,達到環保的目標。如廣西大型養豬場常見的異位發酵床技術,其原理為由多種益生菌組成共存菌集,由木屑作為輔料,將微生物菌與輔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組成具有分解消納糞污功能的異位發酵床。養殖場無需進行干濕分離,只需將糞污放置到異位發酵床上,并與輔料混合后,通過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原理,使糞污降解為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氣后揮發,徹底實現“零污染,零排放”。在養殖糞污發酵降解過程中,控制糞污水份及其數量是對發酵床的使用影響最大的技術要點,水分過大或投入量過大將導致發酵床性能下降,從而不能及時降解畜禽糞便;過低,造成發酵床的使用浪費。

1.5其他畜禽生態養殖技術畜禽疾病防治技術、自然放養和種養相結合技術、畜禽養殖食物來源控制、畜禽養殖水源控制等。

2結語

綜上所述,畜禽的生態養殖技術已經成為了畜禽養殖業的主流養殖趨勢,我國的畜禽生態養殖技術在養殖技術和養殖模式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創新和發展,有效地摒棄了傳統養殖模式帶來的養殖弊端,從而更顯著地提高畜禽養殖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俞廣.生態豬養殖技術與養殖模式分析[J].健康養殖.2010(10):44.

[2]向國強.淺談山區山羊生態養殖關鍵技術[J].健康養殖.2017(20):46.

[3]王良軍.探究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6(22):164.

作者:鄧鳳秋 單位: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水產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