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學質量設計評價論文
時間:2022-03-12 09:23:00
導語:網絡教學質量設計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質量評價是教育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將網絡優勢引入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可以使教學質量的評價更加系統化、科學化,同時,也能適應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網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是教育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將網絡的優勢引入到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使教學質量評價實現量化、客觀化、系統化、科學化,同時把質量監測與保證意識融人到學校各個主體、教學的全過程、教學評價及其他各要素中,更加適應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實現教學質量的科學化管理。
一、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管理機構
為了使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能夠切實有效地實施,首先就必須建立起層次分明、職責清晰的教學質量評價組織機構,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收集、獲取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層面上的實時信息,并對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及時處理、加工,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可靠。這個系統通常由校、院(系、部、所)、教研室三個層次組成。
1.校級質量評價管理機構。主要包括校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校教學督導組、教務處等相關機構,該層次應著眼于全校,是學校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其主要職責包括:負責全校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對其他教學質量評價機構的監督、檢查;對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調整;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觀測點進行實時抽查;對下一層次教學質量評價結果進行認定。
2.院(系)級教學質量管理機構。主要包括院長(系主任)、主管教學的副院長(副主任)、院(系)教學指導委員會,該層次應著眼于全院(系),依據學校的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從本院(系)的實際出發,結合專業特點和課程設置,制定和完善院(系)的教學質量評價細則,監督、檢查教研室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并實時地對影響院(系)教學質量的各個觀測點進行抽查。該層次機構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起主體作用。
3.教研室教學質量管理機構。教研室是進行教學過程管理的主要執行者,實施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與監控,是教學質量評價的基礎。
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優勢
1.更加有利于開展過程性、經常性、持久性的教學質量評價。由于校園網具有“全天候”、“全方位”運行的特點,可以使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不受地理位置和時空的限制,實時獲取和收集教學質量評價信息,利用及時的反饋信息來指導、調控教學活動,實現對教學活動的動態評價和動態調控。
2.擴大了教學質量評價規模,提高了評價的準確性。和其他評價體系相比,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評價體系具有參加評價的人員和部門覆蓋率更高、規模更大的特點,可以說學校的每個部門都是評價部門,學校的每一名師生、員工都是評價人員,使教學質量評價可以涉及到影響教學質量的方方面面,得到的量化參數更加準確、及時,使評價的結果更加準確。
3.提高了教學質量評價的公證性?;谛@網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減少了評價主體和客體的直接接觸,避免了因人為因素所造成的人情評價,保證了對于每個評價對象均一視同仁,提高了評價的公證性和評價信度。
4.評價過程的公開性、透明性、廣泛性,提高了評價客體的質量意識?;诰W絡環境下的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使每一個評價客體既是評價者,同時也是評價對象,使得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隨時隨地都在評價體系的監控之下,增強了評價客體的質量意識,提高了主動性。
5.有助于提高評價工作的工作效率。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節約了評價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6.使各種考核、評優更科學、規范,為學校實施教學改革提供依據。一方面對于諸如教師年終考核、人事聘用、職稱評定、教學名師遴選、優秀教師和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評選等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另一方面,通過對長期積累信息的充分挖掘,總結在過去教學工作中的得失,為學校制定和出臺更加科學、更加切實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三、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模式與體系結構
1.管理模式?;诰W絡環境的教學質量評價主要是通過教學質量管理機構,依據校園網廣泛獲取和收集有關影響教學質量的信息,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量化、加工和處理,對照評價指標進行科學、規范的評價。其評價模式如圖所示。
2.體系結構?;诰W絡的教學質量評價的體系結構主要包括如下組成部分:(1)教學質量評價制度保障管理系統。該子系統主要涵蓋了包括教學資源、教學過程、教學信息、教學事故、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相關制度的展示和維護,其目的是規范教學管理,完善制度建設,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轉載校內外各種教學質量評價信息和發展動態,完善校內教學質量評價體系。(2)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管理與維護系統。該子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根據教學質量評價制度保障子系統所提供的各級各類制度確定觀測點,并對所確定的各觀測點指標進行量化處理,同時,根據制度變化和調整及時維護各觀測點及量化指標。(3)教學質量評價信息管理系統。該子系統主要包括校、院(系)、教研室三級教學管理機構的教學質量評價數據的采集,并依據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管理與維護子系統提供的觀測點及量化指標完成教學質量評價數據的整理、加工和處理,為廣大師生員工提供教學質量信息反饋平臺,及時了解教學運行過程存在的問題和情況,動態調控教學過程,使廣大帥生員工真正成為教學質量評價的評判員。(4)教學質量在線評價系統。該子系統主要是供教師、學生、教學管理人員、領域專家和相關人員,對當前教學進程中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進行測評,并將評測結果記錄在教學質量評價數據庫中,為教學質量的階段性評價提供素材。同時,該子系統還實現在線測評結果查詢,為評價客體能夠及時了解測評結果,盡快改進影響教學質量的教學環境、教學環節、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5)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系統。該子系統實現教研室、院(系)自評和校級綜合評價功能,在各級評價過程中,依據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管理和維護子系統、教學質量評價信息管理子系統、教學質量在線評價子系統等信息為基礎,系統自動完成相應層次的教學質量評價。(6)評價結果管理子系統。該子系統主要完成對各個層次的評價結果進行管理,具體包括評價結果查詢、評價結果展示、對評價結果的信息反饋、評價結果存檔等功能模塊。通過該子系統,既可使評價客體及時了解到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動態調整教學實施方案,同時也為評價主體在以后完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和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提供科學依據,為各種評審、評優提供數據支撐。(7)系統維護系統。該子系統主要完成包括用戶管理、數據庫維護、幫助等功能模塊。
四、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充分調研。依據學校辦學理念和定位,及時將國內外先進的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融人到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制度建設中,注重創新人才和實用性人才的培養。
2.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因為不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如何科學、自動化程度如何高,但最終都要通過人來實現。
3.建立和完善與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相適應的獎勵與懲罰機制。樹立典范,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全面推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4.加強督導,貴在落實。對于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廣大職工以改進教學為目標,促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總之,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彌補了傳統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不足,是保障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有效機制,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對于提高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起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余勝泉.基于互聯網網絡的遠程教學質量評價模型[J].開放教育研究,2004,(1).
[2]孫涌泉.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及模糊評價模型[J]克山師專學報,2004,(3).
[3]王前新.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要素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4,(27).
[4]陳玉琨等.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 上一篇:談網絡時代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 下一篇:Internet網絡控制器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