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多樣化研究

時間:2022-10-28 08:53:19

導語: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多樣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多樣化研究

【摘要】中職教學中,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專業的必修課程,通過創設情境、運用嘗試探究、“伙伴教學”等方法,讓學生樂學、愿學這門課程,讓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術,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成為運用計算機為本專業服務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伙伴教學;多樣化;有效教學

一、前言

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計算機基礎教育在各學習階段都面臨著越來越高的要求。中職教學中,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所有專業必修課程,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學生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基本知識,具備將計算機知識用于生活工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讓學生成為運用計算機為本專業服務的合格人才。中職生入學后,學生接受《計算機基礎》的學習,不同于初中信息課要求,是一門專業的動手課程。如何讓學生樂學、學好這門課程,以便今后掌握計算機技術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成為計算機基礎課教師一直努力的目標。

二、學生學習的現狀

由于計算機的普及,初中已經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項實用知識的普及,而沒有達到一種職業上的應用自如。好多學生在進入中專前已接觸過計算機,這為職業教育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另一面的影響是,很多同學覺得已經掌握了計算機基本的操作,現在又開這樣一門計算機基礎課,感覺是在浪費時間,重復學習。

三、教學方法多樣化

1.第一節課重在吸引。如果教師在授課的第一節課能夠吸引學生,用知識的魅力抓住學生,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能感受到與初中學習之后的不同效果。讓學生喜歡這門課程,就可以為后面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一堂課中,我使用了本班學生的軍訓期間老師同學和教官的活動照片,加上文字,做了一張特色的班牌。從而吸引學生,告訴學生他們自己也能利用計算機基礎知識做自己想要的效果。隨后,可以不講授計算機的原理、組成等,而是通過帶領同學找尋計算機給我們的現實生活所帶來的便利、精彩,從而引導他們明白計算機基礎課的重要性。2.創設情境。在教學中,教材選取的是任務教學,但是一直按照教材講授課程,學生容易產生倦怠感。所以,教學既要遵循課本進行,又要有“趣”地變動。要遵循教學內容及規律設計出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擦出學生樂于求知的火花。教學要創設適宜的學習情境,讓教學生活化、趣味化。教師要運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教學手段,通過嘗試探究、操作實踐、合作學習等方法,使枯燥的材料變生動,讓知識更貼近生活、源于生活,這樣才能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讓課堂不是枯燥的而成為生動的學習空間。由于興趣的緣故,學生會出于內在動力變成“我要學”,學習不但更主動,而且也更有效。例如,Word圖文混排的時候,沒有按照課本的實例,而是用了吸引學生眼球的節水簡報,學生感覺特別新鮮,讓他們在興趣的推動下深入學習。3.運用嘗試探究?!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迸囵B學生先于學,善于自學的習慣。改變教師填鴨教學的老方法,轉為雙向互動,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但又要將主動權放在學生手中,給學生創造自我學習和鉆研的時間與空間,鼓勵質疑發問,打破常規,動腦思考。用疑問開啟學生學習的意愿,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針對知識點,設計學案,學生按學案實踐操作,過程不免會出現問題,面對疑難問題要鼓勵學生不要氣餒,授人以“漁”,在解決問題中,突破知識點。4.體現互動的課堂。課堂上師生之間知識學習信息的交流外,還要有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如采用游戲、猜謎互動活動來展開教學。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討論、合作等學習活動,參與中帶動了思維活躍,熱情主動,凝成一個學習的整體,變被動為主動,體現個性化的創造過程,輕松的情感交流,能夠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下學習。5.“伙伴教學”顯神通?!盎锇榻虒W”是指由學生互相切磋的教學方法,多用于動手操作,是一種輔助教學方法。其意義在于是通過同學之間的教與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互相帶動,互教互學,相互幫助,以便促進全體學生成績的提高,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計算機實訓課協作學習的活動模式利用同組的成員在相鄰位置就坐,便于交流和溝通。通過組內成員伙伴式的密切溝通與積極協作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當某個小組成員在做題時遇到困難,同組的其他成員可啟發和幫助他解決疑難,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幫助者在給別人作了詳細講解之后,本身也會有更清晰的理解和更深的體會。同組互助,又配合各組競爭,更能活躍課堂氛圍。

四、結束語

總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一定要想辦法,讓學生想學、樂學,注重學生的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計算機基礎中靈活使用,在中職學習中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克東,何克抗.計算機教育應用與教育革新論文集[C].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楊建榮.淺談職業技術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教育[J].勞動與保障,2004.

作者:劉瑩 單位:山東省濟南商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