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翻轉研究
時間:2022-07-10 03:55:32
導語: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翻轉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計算機應用技術》是目前很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給課堂教學模式帶來了生機。本文針對目前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出了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并就新的教學模式提出了課程評價體系,給其他同類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較高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慕課;翻轉課堂;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模式
隨著信息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大學生在計算機的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成了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的新要求。很多高校目前仍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開設了《計算機應用技術》這門必修的計算機基礎課程。
一、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現狀
(一)過于系統且龐雜的教學內容。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所需的計算機知識更注重實用性和實用性,其目的是為將來能更好地成為計算機的使用者,將計算機作為實用性的工具。按照目前《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使用的理論知識教材來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書面知識抽象的講授使學生感到教學內容抽象凌亂,同時因課時的限制導致授課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安排了過多的理論內容。從信息技術、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知識到多媒體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基礎等知識點,眾多的概念和術語,內容龐雜,理論課堂教學抽象的講授難以突出重點,更是影響了學生應有的學習熱情。(二)個體差異明顯,學生起點不一。由于學生的生源不同,計算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這無疑給教學實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課堂上,出現有個別學生學習進度很慢,需要老師手把手地教,從老師教到學生練,在只有一位實驗輔導老師的情況下,沒辦法做到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一有問題就解決。而另一部分學生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所有實驗任務,剩余時間則做與學習內容無關的事情,指導老師忙著輔導沒有過多的精力管理課堂。日積月累,一學期下來,學生因基礎和理解能力不同,對知識點的消化水平不一致,本來計算機水平就參差不齊的學生間的距離越來越大,部分同學消化不了,而部分同學吃不飽,產生厭學情緒,造成教學效果很不良的影響。以上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計算機應用技術課堂教學的效果不佳。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使課堂生動起來,信息技術與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的深度融合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因此,為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和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進行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勢在必行。
二、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對比
翻轉課堂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態,教學模式上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一)翻轉課堂的優勢。翻轉課堂將教學中心進行遷移,教師的角色由內容的呈現者轉換為學習的指導者。學生由被動受教轉換為主動學習。在翻轉課堂上,教師直接講解的內容已轉移到課堂之外,把寶貴的、面對面的課堂時間用來進行豐富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增加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深層參與的時間最大化。教師首先制定課程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使用慕課資源服務平臺,以在線形式完成理論知識的吸收。目前我們采用的在線慕課平臺,集視頻(課件)、測驗、作業、考試和討論等多樣化的資源為一體,力求多手段、多角度、多形式的呈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進度,按照自己的學習步調不受學習時間和學習場所的限制,自主完成個性化學習任務。實踐課堂上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主。教師參與學生的實踐操作活動,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探究。教師現場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實現學生遇到問題當場解決,并在學生中間展開各自的問題,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總結經驗并分享成果,已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二)傳統課堂的弊端。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長期采用以教師為中心,講授為主的模式進行,從教學內容、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沒有轉變,習慣于以教師為中心進行知識的講解或學生被動學習書本知識。學生一般都是團體學習,和教師的配合與互動較差,缺乏協作學習,更談不上自主學習精神和探索創新。
三、基于慕課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體應用
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分為以下幾個環節: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內容準備:教學設計包括PPT、慕課內容設計、課內實踐操作內容設計、教學評價設計。學生自主學習環節:學生觀看慕課視頻、慕課內容單元測試、問題討論。課堂互動環節:重點難點內容講解、課內實踐操作、問題
作者:曹 衛 吳 蕓 單位:廈門理工學院
- 上一篇:解析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
- 下一篇:計算機教學更新與創新思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