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睡前故事范文
時間:2023-04-03 16:43: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睡前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一小松鼠總是向小熊討蜂蜜吃。冬天來臨之前,小熊給了小松鼠一整罐蜂蜜。小松鼠說,“謝謝你哦?!比缓缶捅谋奶淖吡?。小熊憨憨地笑了笑,打了一個哈欠,睡著了。冬眠結束后,小熊伸了一個很長的懶腰。他突然看到樹洞門口堆滿了栗子。小熊撓了撓頭,“我不吃栗子啊?!辈贿^他還是很開心地笑了。
2、貓頭鷹先生喜歡上了月亮姑娘,他每晚都睜大眼睛抬頭看著月亮,一夜都不合眼。月亮姑娘很傷心地對他說,我們是不可能的,我們隔得太遠了。貓頭鷹先生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飛到小河邊,對著月亮的倒影,悄悄的親了一口。
3、“你不用遷就我的,”小金銀花對變色龍說道“你只要變成你自己的顏色就好啦”。“可是,”變色龍仿佛下了很大決心似的,紅著臉道,“你就是我的顏色呀?!?/p>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小鼠旅行家周周來到城市,在樓群里走啊走,發現城里到處都清掃得很干凈。正走著,樓上卻飄下一張紙片兒,忽忽悠悠,紙片兒飄到周周頭頂上,不動了。
周周拿下紙片兒,一看,上面還寫著字呢:“救救我!我是鼠呆子!”
周周本來可沒打算上樓,因為他一點兒也不喜歡那么高的樓,但是,他很想救出這個鼠呆子。周周一層一層往上跑,一直跑到頂層的陽臺上,喝!陽臺上有一個籠子,里面關著一只跟他長得差不多的老鼠,只是,這只老鼠戴著眼鏡?;\子里,還有一大本舊書和好多好多小紙片兒。
“你就是鼠呆子?”
“可不是嗎!我在這里都關了三年啦!我每天都寫一張紙條扔下樓,這下好了,終于有人來救我啦!”
“可你自己怎么不開門跑掉呢?”周周看著籠子的門。
“嗨,你沒見門是關著的嗎?我鼠呆子怎么出得去呀?”
“可門沒鎖呀!”周周輕輕一拉,門就開了,“鼠呆子呀鼠呆子,你真是個書呆子!”
鼠呆子終于出來了,可他的膽子實在小,周周還得護送他跑出陽臺,跑下樓,讓他逃到安全的地方去。
不幸的是,周周自己卻一不小心,讓這戶人家給捉住了。而且,這家人這回接受教訓,把周周鎖在了籠子里。
周周可不樂意住在這樣的地方,但他實在很累了,干脆先歇歇再說。他睡覺,看天,還讀讀鼠呆子留下的書,然后,他開始鍛煉身體。
周周的身體一向很強壯,但他希望自己更強壯些,強壯到可以逃出籠子。他每天跟籠子的欄桿掰手腕,第一個星期,他把欄桿扭成了麻花兒;第二個星期,他把欄桿打了一個蝴蝶結;第三個星期,欄桿斷啦,周周鉆了出去。
等周周逃到樓下,逃到一個下水道里,卻又遇上了鼠呆子。哦!這家伙沒發現周周,他正埋頭研究救周周的方法呢。瞧,這家伙畫了好多逃生的圖,畫得真用心,周周悄悄在一邊看著,心里真感動,原來鼠呆子這么惦記他呢。
周周撲上去,一把抱住鼠呆子:“老朋友,我們又見面啦!”
篇3
小兔子要離開森林,搬到遙遠的城市去住,大家都很舍不得她。
朋友們送給她一串風鈴,每一枚鈴鐺都代表一個好朋友。朋友們對小兔子說:你把風鈴掛在窗邊,每當風鈴響起來,就是我們在思念你。
城市里一切都那么新鮮,小兔子見到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但這些以前沒見過的東西,卻總讓她想起老朋友。
看到高高的大樓,小兔子就想起個子高高的長頸鹿;看到在陽光下閃亮的噴泉,小兔子就想起老愛噴水玩的大象;看到馬路上畫著整齊白色條紋的人行道,小兔子就想起身上也長了條紋的斑馬;看到深夜里也一直亮著的路燈,小兔子就想起夜里也不愛睡覺的貓頭鷹……
這天傍晚,天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小兔子坐在陽臺上,看著黑壓壓的烏云,忍不住又想起老朋友黑熊。
我總是在想念朋友們,他們是不是也在想我?小兔子去把在箱子里放了很久的風鈴拿出來,掛到窗邊。掛好以后,她就搬了椅子,坐在旁邊等著風鈴響。
可是直到天完全黑下來,雨從小變大,又從大變小,風鈴都安安靜靜,一聲不出。
也許森林里也在下大雨,大家都忙著趕回家,所以沒時間想我。小兔子想。她離開椅子去做別的事。
第二天早上,天氣很好,小兔子起來吃過早餐,又坐到椅子上,去等著聽聽風鈴會不會響。她在椅子上坐了很久,直到該做午飯了,風鈴還是一聲不響。
昨天夜里下那么大的雨,說不定就有誰家的房子被大雨淋壞,屋頂開始漏水,大家一定都在忙著幫他修房子,所以沒有空想我。小兔子離開椅子去準備午餐。
午餐后風鈴沒有響,大概是大家都在忙著午睡吧,忙了一早上當然應該好好地歇歇,下午才有力氣繼續干活。
晚餐時風鈴也沒有響,房頂應該修好了,主人一定準備了豐富的大餐,好好感謝辛苦了一天的朋友們,這個時候當然不能停下來想離開的小兔子,熱騰騰的食物才香。
就這樣到了深夜,風鈴還是一動不動。該去睡覺了,小兔子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窗戶邊,輕輕撥動了風鈴。每一枚鈴鐺都代表一個好朋友,每撥動一枚鈴鐺,就想起一位老朋友。鈴鐺們發出清脆的響聲,叮,叮叮。這聲音在夜風里飄出很遠,小兔子側著頭仔細聽。
篇4
“枕邊故事”有多好
根據資深兒童心理學家分析,每天睡前堅持給孩子講溫馨的“枕邊故事”,可以啟蒙兒童對真善美的概念??梢耘囵B、完善他們的語言能力,更可以豐富他們幼小心靈對世界的幻想,以使他們早早形成對世界的良好價值觀。
作為爸爸媽媽,我們當然知道“枕邊故事”的好處多多,可是,似乎一張動畫片DVD更容易打發“小魔王”乖乖上床;更何況我們有太多不講故事的理由――太累、太忙、加班、應酬……算了吧,想要堅持每天給他講一個“枕邊故事”,真是太難太難。
千萬別輕言放棄。還是先看看“枕邊故事”到底可以為寶寶的成長加分多少吧。
首先,可別小看每天短短20分鐘、半小時的講故事時間,這不僅能讓孩子安靜入睡。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
年幼的孩子識字有限。精美的插圖又難以全面傳達故事內容,而孩子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還有賴于后天培養――因此,父母的用心講解就成了孩子擴大書本知識面最有效的途徑。孩子的領悟能力經常會讓父母大吃一驚哦!所以說,父母能較早重視孩子的閱讀需求、求知欲望。將對孩子今后的智力開發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睡前,孩子的身體和思維也相對安靜。在這個時候對他們娓娓而談,孩子更愿意主動接受。而且。大人溫柔親切的朗讀對提高他們的睡眠質量很有幫助。有些道理雖然他們一時很難明白,但反復朗讀會在他們腦子里留下痕跡,這對大腦開發有很多好處。
不僅如此,睡前講故事的時間也是親子溝通的最佳機會。兩三歲的孩子調皮好動,對于正兒八經地講道理又只是一知半解。父母不妨利用睡前這個機會,通過講故事以及講解白天發生的事情,讓孩子明白事理。
同時,睡前講故事能加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使孩子產生一種安全感,這對兒童感情的發展非常重要。對于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在講故事的同時還要仔細觀察他的反應,敏銳地捕捉他的興奮點,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故事中的形象啟發和誘導孩子,幫助孩子改正缺點,達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到底給孩子講什么故事才能讓他安然入睡呢?奧特曼還是安徒生,《西游記》或者《弟子規》?父母在選擇故事書時當然要認真動腦筋,書的適合年齡、故事的曲折程度以及文章長短都是考慮因素。
孩子的睡前故事應該瑯瑯上口,韻律及節奏感強,如一些童話、民間故事、童謠,甚至唐詩宋詞等。此外,選擇書時應考慮適合年齡,一般來說,剛出生的嬰兒適合節奏感較好、韻律感較強的讀物;從孩子慢慢有理解能力到兩歲前,可選擇故事簡單、語句規范優美的;兩歲以后。兒童開始逐步對故事情節產生興趣,可挑一些故事情節較豐富、啟發性較強的科普故事等。
此外,作為睡前故事,情節可以豐富但不能太曲折,否則容易讓孩子變得興奮反而不易入睡;文章則以短小為佳,通常兩個小故事的效果會比一個長故事更好。
讓寶寶自己來閱讀?小孩嘛,從插畫書開始好了。可是這個好習慣并不是你扔給他一堆插畫,他就會乖乖坐在那邊開始讀――好習慣可不是那么容易就養成的。
篇5
作為幼兒園的教師,如何利用孩子的最愛——故事,讓孩子走進經典,潤澤童年。不同的故事有著不同的感受力,引人思考,發人深省。當我們引領孩子進入故事的美好境地感受故事深入淺出的道韻味時,就像在收集沙子,哪怕每天一粒,總有一天能聚沙成塔,讓孩子收獲燦爛,感悟真理,擁有快樂幸福的童年。
1 精挑細選好故事
故事怎么選?當然,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1.1冒險故事:善惡美丑想象無限
冒險故事符合孩子的閱讀興趣,是孩子的最愛。故事里,孩子們常常帶著無限的想象跟隨書里的人物一起游歷、一起探險。其中的善惡美丑、堅強勇敢、沉著應對、不慌不忙等元素,有意無意地在閱讀中能給孩子帶來心靈的觸動。
如《金銀島》、《藍色的海豚島》,分別說的是小男孩吉姆和小姑娘卡拉那的故事,他們都是歷盡艱險,發生了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事。幼兒聽故事時,定會受到心靈上的震撼,跟他們一起遭受挫折,克服恐懼,為他們的堅強,為他們的勇氣而折服。
1.2童話故事:歡樂幸福鮮活亮麗
童話故事中的人,鮮活、靈動;故事里的事,神奇、動人;一草一木,都有生命,小花會點頭,毯子能飛翔……童話世界里,孩子常常流連忘返,因為歡樂和幸福。
《布萊梅的音樂家們》演出了一場熱鬧非凡的“音樂劇”,看看這些因年老體衰而被人遺棄的“動物音樂家們”,發揮它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歪打正著地戰勝強盜的傳奇經歷。這種讓人忍俊不禁的幽默,這種人與動物互通的趣味,總是讓孩子瘋狂,愛不釋手。孩子們忍不住會懷著興奮愉悅的心情為他們鼓掌、歡呼,就像在看一場真正的藝術表演。
1.3科學故事:科學自然神奇美妙
科學故事把深奧的科學 “溶解”在獨特又有趣的故事里。情節的科學性和趣味性,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和對自然的神秘好奇,讓他們邊讀著故事,邊理解諸多科學道理。
《法布爾昆蟲記》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圖、活潑的故事情節描繪了生動、勇敢、美麗、聰明的種種昆蟲,每一個昆蟲形象都栩栩如生,十分可愛。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小蟲兒有著許多神奇的本領,它們勇于接受大自然的考驗。孩子甚至可以透過文字看到它們的喜怒哀樂,故事情節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能夠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對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培養他們尊重生命、親近自然、熱愛科學探索的精神!
2 一日活動巧用故事
這么多好玩有意義的故事,在什么時候與幼兒一起分享呢?
2.1生活故事晨間說
晨間談話活動是幼兒來園后的重要環節,一日之計在于晨,要讓孩子們擁有一份好心情,不妨選取一些簡短的故事,作為幼兒說話內容,生動又有效。
《青蛙和蟾蜍》是一系列簡短故事,好看又好讀。小朋友很喜歡這里的兩個形象——青蛙和蟾蜍。我就利用這兩個形象即興地編一些故事。有時我會這樣跟孩子談話:青蛙跟它的好朋友蟾蜍說:我請你和我一起吃早飯。蟾蜍說:我不餓!青蛙說:那你跳幾下吧!蟾蜍就跳了三十三下,它說:嗯,現在我有點餓了。青蛙趕緊端出好吃的,兩人一起吃起來了?!埿∨笥巡虏滤鼈兂粤耸裁春贸缘??小朋友早上吃了什么呢?
2.2百科知識散步談
飯后散步,是一個輕松愉快的時段。這時候,可不要為了散步而散步,那樣就成了走路。我們可跟孩子一起找找美麗的花、綠綠的草,小螞蟻、小甲蟲,來來給孩子講一些關于大自然動植物的故事。《小百科》這時候就派上用場啦!為什么螞蟻走那么遠的地方都不會迷路?它們找到了食物怎么告訴伙伴呢?
2.3美妙故事睡前讀
睡前小故事是孩子睡前的搖籃曲。為了讓孩子安靜進夢,可以挑選有安寧感、情節變更安靜的故事。當然迭起的故事更能引起孩子留意,但同時也使孩子過度興奮,不適合睡前講述。但只要進行適當的改編,同樣能讓孩子進入甜美的夢鄉,在夢中繼續著故事的神秘精彩。如《吹牛大王歷險記》吹牛大王有許多離奇古怪、異想天開的故事。每次講述我們可以選取其中的一個片段,給它加上結尾:吹牛大王用小針抓到了一大串的白鵝,他開心地想:“明天我還要抓一大堆的烤鴨。”帶著他的愿望,他快樂地睡著了。希望他在夢中就能把這個愿望實現,小朋友在夢中肯定也能夢到很神奇的事。
3 奇思妙想趣講故事
許多經典故事都非常好,但它描寫的手法卻不適合年齡小的幼兒。我們在講的時候語言要易于小朋友接受,可以把長長的句子分成短短的幾句來講,還可以變換通俗的詞語。
3.1口吻兒童化
我們要選取適合幼小兒童聽講的故事,你看《木偶奇遇記》里的描寫:櫻桃師傅的鼻子又大又紅又亮,像一顆熟透了的櫻桃?!R戲班主出來了,他高高大大的個子,長得兇巴巴的,叫人看一眼就害怕。他那張嘴長得香爐口,一雙眼睛好似兩盞點著火的紅色玻璃燈。……但這些外國故事中有的人物名字洋味十足還很長,講時不妨改一下,匹諾曹的爸爸杰佩羅頭發黃黃的,就叫他老玉米糊,馬戲團班主就叫他大班。這樣孩子們覺得有趣又好記。
3.2引導故事化
在很多兒童故事中,不難找到缺點鮮明的主人公,他們或調皮搗蛋,或膽小如鼠,或滿腦子歪點子。《特別的女生撒哈拉》就是一個叛逆的,不愛上課的女孩子;《小調皮尼古拉》聽著名字就能感受到他的調皮;《木偶奇遇記》里的匹諾曹一說謊,鼻子就變長……由于故事里的他們如同孩子一般的淘氣,所以這些故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可以通過主人公與自己進行比較,從中學會自我反省、自我審視。因此在孩子身上有一些缺點獲出現一些矛盾時,筆者就會把他們的事用故事的形式講出來,讓大家來學習故事里兒童的做法,或者讓大家來幫故事里的人物想辦法。用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來感染、教育幼兒,讓他們通過與故事中的人物進行對話,從而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并嘗試改正缺點,是一種安全且隱蔽性強的教育方式。這種講故事的對話方式,避開了大人與孩子在思想、言語上的沖突。盡管表面風平浪靜,但孩子的內心卻是波瀾起伏。一切的改變都是在悄無聲息地進行。
3.3語調多元化
篇6
能獨立睡覺,是孩子心理斷奶的重要標志。對于那些想要實施分床計劃的家庭來說,要想使寶寶盡快適應獨自入睡,一定要把握住3個最佳時期,在這期間對寶寶加以訓練,效果往往能事半功倍。
第一個最佳時期 從出生開始
如果條件具備,最好從寶寶一降生起就直接讓他單獨入睡,這樣日后寶寶就不會經歷分床睡的折磨了。即便只是幾個月大的寶寶,一旦有了和父母一起睡的經歷,就會迷戀父母的體溫、氣息、皮膚的接觸帶給他的安全感,這時候再把他放到自己的小床上,他能清楚地辨認出自己是睡在不同的地方,于是立馬吵鬧著要睡到父母身邊。
試試這樣做
向寶寶傳遞你的聲音 安全感對寶寶至關重要。即便是小嬰兒,也開始對周圍環境有所響應,父母有事留他獨自一人時,也會產生緊張的情緒。因此,從一開始爸媽就要讓寶寶感受到,你們總是在他身邊。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做法是,讓寶寶隨時聽見你的聲音,對寶寶的情緒反應隨時做出響應。一旦寶寶確認爸媽永遠在身邊,就會建立起可靠的安全感,就有勇氣和信心獨立入睡。
父母要不放棄。如果到寶寶幾個月大時才分床睡,那他是一定不樂意的,年輕的爸媽要考慮能否戰勝自己 如果父母下決心讓寶寶一個人睡了,那就要和寶寶一起經歷痛苦的“意志磨練”:寶寶用哭聲提出要求,責怪爸媽把自己扔到一邊,強烈要求回到爸媽身邊。多數爸媽聽到孩子的哭聲,很快就抵擋不住敗下陣來,寶寶單獨入睡的計劃于是就會半途而廢。
布置一個可愛“小窩” 把寶寶的房間裝點成美麗的“兒童樂園”:墻上貼一些可愛的卡通圖畫;把小床布置成小船、軍艦、大汽車或胖胖熊,周圍掛上毛絨小動物、可發出悅耳音樂的小玩具……童趣和溫馨彌漫,會讓孩子感覺很放松,睡得也會更塌實。
第二個最佳時期 叛逆的2歲
2~3歲這一年齡段,寶寶的自我意識一天天增強,早已明白自己和父母不是一體的,能清晰區分自己的和別人的東西,有強烈的領地意識,開始反抗父母。爸媽如借此時機趁熱打鐵,孩子有可能因需要霸占自己的小床而獨立入睡。
試試這樣做
寶寶是兒童房的主人 借助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孩子,兒童房的所有家具和玩具都在期待它們的主人,希望主人統領它們一起游戲一起休息,主人不理它們,會讓它們很傷心和失望,有可能投奔別的主人。同時告訴寶寶:“爸爸媽媽就在隔壁,需要時隨時過來。”
循序漸進,從2分鐘開始 寶寶很不情愿單獨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心里會覺得陌生、奇怪、失落、擔心和害怕,于是會召喚媽媽。媽媽試試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寶寶逐步走向獨立,可以安慰寶寶說:“你靜靜地躺著,過2分鐘我就回來?!?分鐘后準時回到寶寶身邊,然后再對他說你3分鐘后回來;反復幾次,時間一點點延長。如果孩子非常膽小,可以試著先坐在床邊陪伴,慢慢離開遠一點,更遠一點,讓寶寶一點點適應。
消除寶寶怕黑情結 寶寶多半怕黑、怕獨處。睡前,你開一盞小燈,把房間內的光線變暗,給孩子講故事或放兒歌錄音,轉移其注意力;把他喜歡的毛絨玩具放在他身邊;輕拍他的背直至他入睡再離開。別忘了,這盞小燈一直開著,直到寶寶自己覺得可以關掉了,才去關。當你不在的時候,留下音樂或故事給他聽,有毛絨玩具陪伴,孩子會給自己鼓氣,不再感到害怕,困了之后就會入睡了。
第三個最佳時期 獨立意識漸強的4~5歲
4~5歲的孩子會從父母的親密關系中感覺到自己不是爸爸或媽媽“唯一心愛的”,希望和父母睡在一張床上,其實是在努力爭取爸爸或媽媽對自己的全部關注。好在4~5歲這一階段是孩子獨立意識的發達期,也是日后能不能自立的關鍵期。順應孩子的個性鼓勵、引導,讓小王子小公主認同“自己睡是很棒的”。
試試這樣做
盡量多陪陪孩子 晚上下班回家和休息日,爸爸媽媽盡量多陪孩子玩一會兒。特別是在晚飯后這段時間,讓孩子高興、精神放松,這等于給了他一顆定心丸,那就是“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也可以借助故事,使孩子明白:只有爸爸媽媽彼此相愛,寶寶才能有一個幸福的家。
激勵的話 孩子都渴望自己快快長大、在很多事情上自作主張。這時媽媽可趁機告訴他,睡在自己的房間里是長大的標志,并承諾給孩子一些做主的權利。順便再給他講講勇敢的孩子單獨睡覺的故事,被“自己也要做個勇敢的孩子”的想法激勵著,他會在心里說服自己單獨睡。
篇7
自編睡前故事,為要“二孩”打好“攻先戰”
李濤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是一位理工科博士。2004年,李濤與相戀多年的女友步入了婚姻殿堂。兩年后,兒子朗朗出生,為這個家增添了不少歡樂。
李濤和妻子都是70后,也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獨生子女。兩人都深深體會過一個孩子的孤單,結婚后兩人就決定要兩個孩子。按照當時山東省的計劃生育政策,“雙獨家庭”可以生育“二孩”。要“二孩”,其他都不是問題,最讓他們頭疼的是兒子朗朗那關怎么過。每次親戚朋友們在朗朗面前提起弟弟妹妹,朗朗都嘟起小嘴不說話,他怕爸爸媽媽不那么愛他了,要“二孩”,必須得過了“大孩”朗朗那道關。
李濤每晚睡前都要給朗朗講故事,自從打算要“二孩”后,他便有意去找一些兄弟姐妹團結友愛的故事??墒忻嫔项愃频膱D書很少,李濤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自己編故事。
李濤是理工男,編故事實在有些強人所難,可為了孩子,再難也得堅持。郎朗喜歡章魚,李濤就將故事的主人公設定為一對八爪章魚。經過幾天仔細思考,故事的主體有了雛形:章魚樂里里和圖坦坦是一對關系親密的兄弟,兄弟倆經歷了無數次冒險,最終尋找到了幸福,明白了兄弟姐妹的可貴。
完成初步構思后,李濤決定將故事說給兒子聽:“朗朗,今天爸爸給你說個新故事好嗎?說的是一對章魚兄弟。”朗朗聽后樂得直拍手:“我最喜歡章魚了。”兒子興奮的表情讓李濤更加充滿信心,他輕拍著朗朗,慢慢說道: “在一片蔚藍的海洋深處,有一對小兄弟,它們是章魚哥哥和章魚弟弟……”
朗朗被章魚兄弟的歷險故事所吸引,直到該睡覺的時間,他依然雙目炯炯地望著爸爸,一個勁兒發問。李濤卻在這個時候賣起了關子:“你該睡覺啦,如果你像章魚哥哥一樣懂事,爸爸明天就繼續給你講章魚兄弟的故事?!睘榱四苈牭焦适拢世手缓霉怨运X了。
第二天上床后,朗朗馬上纏著爸爸繼續講章魚兄弟的故事。兒子如此喜歡這個故事,李濤高興不已。妻子知道丈夫的妙計,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故事中讀懂親情,
孩子主動提出要個“章魚弟弟”
雖然只是童話故事,李濤卻十分用心,遇到不太了解的問題時,他還會專門請教在海洋大學任教的同學。
一次,朗朗不小心劃傷了手,雖然口子很小,但他還是夸張地大哭起來。晚上說故事時,李濤特意在故事里加了一個小細節: “章魚弟弟在清理海草時,不小心扎了一根刺,大呼小叫地喊著:‘哎呀!我受傷了,我受傷了!’哥哥幫他把刺拔了出來,他卻不愿再干活了。第二天,章魚哥哥叫弟弟出門鍛煉身體,弟弟以受傷了為由,在家休息,章魚哥哥只好自己出門了。
在外面,正義勇敢的章魚哥哥從大鯊魚尖利的牙齒下救下了一對被追趕的海豚母女,卻被咬斷了一只長臂。直到第二天海豚母女前來道謝,弟弟才知道哥哥受傷的消息,心疼不已地說:‘哥哥,你好好養傷,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我。’面對好朋友皮皮蝦的詢問,章魚弟弟說:‘哥哥這么勇敢,我也不能太嬌氣,我要跟哥哥學習。’”
朗朗聽后沉默不語,之后他問爸爸:“爸爸,是不是當了哥哥,就會變得很勇敢?”李濤點點頭:“因為哥哥是弟弟妹妹心里的榜樣,對章魚弟弟來說,哥哥就像是心里的靠山,也是它的‘超人’?!崩世事牶螅吭诹税职稚砩希骸叭绻矣袀€弟弟妹妹,我也要變成‘超人’那樣去保護他?!边@是孩子第一次主動提到想要個弟弟妹妹,看樣子自己的故事奏效了。
朗朗的愿望很快實現了,當李濤告訴朗朗媽媽肚子里有一個小寶寶時,朗朗高興壞了,他開心得直跳:“我有‘章魚弟弟’了?!崩顫χf:“也有可能是‘章魚妹妹’,不過不管是弟弟還是妹妹,你都是勇敢堅強的‘章魚哥哥’?!?/p>
2011年,李濤的妻子生下了一個男孩,李濤給他取名堂堂。朗朗高興壞了,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全都找了出來,還把自己最愛的一對章魚玩偶掛在了弟弟的床頭。李濤說:“弟弟現在還小,不會玩玩具。”朗朗認真地說:“那就等他長大了再玩,我還要帶他一起去海底世界、極地海洋館和貝殼博物館,帶他去看大海,給他講章魚兄弟的故事。”
朗朗對弟弟十分照顧,堂堂一天天長大,和哥哥的關系也日益親密。因為有個哥哥交流,堂堂比同齡的小孩子說話都要早一些,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更好。
和哥哥一樣,堂堂也非常喜歡聽爸爸講“章魚兄弟”的故事。每天晚上,兄弟倆一起擠在床頭,等著聽爸爸講睡前故事。這個時候,他倆就要開始“競爭”了,有一些故事是朗朗聽過的,他想要聽新的故事,而堂堂卻希望爸爸可以從頭開始講。李濤想到了解決辦法,他讓兄弟倆比賽,誰最早刷牙上床,就聽誰的。章魚兄弟的故成了李濤管理孩子最好用的“武器”。
意外斬獲大獎,有了“二孩”很幸福
幾年下來,“章魚兄弟”的故事越說越長,他們家也成為了“二孩”家庭的幸福典范,不少朋友都來向李濤取經,希望他把“章魚兄弟”的故事寫出來。李濤決定試試看,他把給兒子們買的故事書全都找來,學習兒童文學作品的表達方式和遣詞、修飾的技巧。一遍遍反復修改后,“章魚兄弟”的故事一點點變得有趣鮮活。
2015年9月,朋友無意中聽說李濤寫了一部原創兒童故事,便推薦他參加2015“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優秀作品評選?!按蟀做L”原創幻想兒童文學優秀作品征集活動由多家公司共同舉辦,是國內獎金額度最高的兒童文學獎項,所有參選作品不但需要經過多輪專業評委的嚴格評選,還要通過從全國招募的小讀者評審團的篩選,評選全程實行隱去作者姓名的“匿名評審”,也就是只見作品、不見作者的“盲評”。
在朋友的鼓勵下,李濤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投了稿子。他把 “朗朗”和“堂堂”的名字結合在一起,為自己取了一個筆名“螳小螂”。2015年12月中旬的一天,李濤意外接到了主辦方打來的電話,通知他《章魚兄弟》成了大賽的獲勝作品之一,邀請他到北京參加活動典禮。李濤一下子就懵了,他沒想到自己竟然能獲獎。
篇8
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孩子從小就要單獨睡覺。如果缺少單獨的小床,需要和母親睡在一張床上,也最好不要蓋一個被蓋。否則,容易養成含著睡覺或吃零奶的壞習慣,而且母親還容易堵著或壓著孩子,影響孩子的呼吸衛生,并容易使他得傳染病。另外,要養成孩子早睡、早起和午睡的習慣,并根據年齡大小來安排小孩的睡眠時間。新生兒期每天平均睡20~22小時,8個月睡18~20小時,1~3個月白天睡4次,每次2小時;6個月睡16~18小時,9個月睡15~16小時,6~9個月白天睡8次,每次2小時;1歲左右睡14~15小時,1歲半睡13~14小時,1~1歲半白天睡2次,每次2小時;8~4歲睡13小時,白天只睡1次,約2,5小時;5~7歲睡12小時,白天只睡1次,約2小時;8~11歲睡10小時,12~14歲睡8~9小時,8~14歲白天睡1次(或安靜休息)約1.5小時。因為兒童正處于極其旺盛的生長發育階段,充足的睡眠對小孩的正常發育和神經系統的成熟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外,小兒的各種組織器官都比較嬌嫩,生理機能發育還不完善,加上好動,就容易疲勞;午睡可以幫助機體內部機能得到休整。所以,培養孩子午睡的習慣,對健康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好處。再有,千萬不要養成拍、抱而使孩子入睡的習慣。
二、要有良好的臥室環境。臥室要朝南,陽光要充足,空氣要流通,環境要干燥整潔,溫度要適宜。冬天最理想的室溫是16~18℃,一般能達到15℃就可以了。太潮濕陰暗的居室,對小兒的生長發育不利,甚至還會引起某些疾病,如風濕病、佝僂病等。此外,小兒在睡前半小時,最好能開開窗戶換換氣,窗戶太小的要改大,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因為新鮮空氣能使小兒迅速入睡,睡得更深沉。開窗睡覺時不要讓風直接吹在孩子身上,以免受涼。有些父母在冬天怕孩子受涼,常讓孩子蒙著頭睡覺,日子久了,就會養成被子蒙頭睡覺的習慣。這不利于健康,因為蒙頭睡覺時,呼出的是大量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稀少的氧氣和污濁的空氣,司造成缺氧,影響呼吸循環。因、此,即使睡眠時間夠了,第二天醒來也會昏昏沉沉,影響學習,甚至可能患呼吸道疾病或做惡夢。再有,小孩上床前,臥室光線宜暗淡,但也不要弄成漆黑一片。上床后即滅燈。環境還要安靜,關上收音機和電視機(或把音響減低到最小限度)。
四、睡前不要讓孩子過于興奮或感到恐怖。如果讓孩子聽驚險有趣的故事、相聲節目等,會引起孩子大腦皮層的過度興奮,影響入睡時間和睡眠深度,夜間還可能多夢。嬰兒睡前不要給他玩新的或有趣的玩具,更不要從他手中奪下玩具或做出其他容易引起強烈反應的事,以免妨礙入睡。有些父母想讓孩子快睡,就編說“貓來了”“老虎來了”“熊家婆來了”嚇唬孩子,往往造成孩子的恐怖心理,引起惡夢,夜哭等。夜哭對孩子精神發育影響是很壞的。在睡前,家長可用單調的聲音給孩子講一個平淡而短小的故事。這種故事,若在一段時間內,每晚都重復講述,對小兒可有催眠作用。
五、培養孩子正確的睡眠姿勢。一般說來,小兒以右側臥睡姿勢較好,因為這樣能使心、肺、肝、胃、腸都處于自然位置,能使呼吸暢通,并使胃中食物順利地向腸道輸送,還可使全身肌肉松弛,利于恢復疲勞和生長發育。但在較長時間的睡眠中,睡姿應有適當的變換,因為小兒比較嬌嫩,特別是顱骨尚未定型,所以枕頭要松軟,蓋的墊的東西也要軟硬適度。
六、注意睡前的飲食。晚飯要清淡,不要過飽,晚飯后至少要過一兩小時才能去睡。否則,胃里食物存留很多,會妨礙睡眠,睡前不要喝水,讓孩子解好小便再上床,以免夜間小便次數多而影響睡眠。睡時不要讓孩子吃糖,糖經唾液的分解作用產生酸性,停滯在牙上腐蝕琺瑯質,會造成齲齒病。
篇9
科學研究發現,每天花10分鐘給寶寶讀讀睡前故事,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
父母跟孩子說的話越多,孩子理解詞匯的速度就越快。這種快速處理語言的能力不僅可使孩子日后上學更輕松,還有助于孩子成年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幸福的婚姻以及讓他遵紀守法等。在家里聽到的詞匯越多,孩子理解詞匯的速度就越快??焖偬幚碓~匯非常重要,可以讓大腦釋放更多的空間思考新詞或者處理其他新信息。
不過,專家表示,并非所有詞匯的作用都相同??措娨曇材苈牭胶芏嘣~匯,但由于缺乏互動,對孩子學習語言幫助并不大。而書本語言素材豐富多彩,有助于激發孩子的想象力,鍛煉記憶力。
二、寶寶蓋被五提示
很多媽媽都為寶寶蓋被的事情而糾結,蓋多了怕捂著寶寶,蓋少了又怕寶寶著涼。為此,我們總結了以下5點經驗,供媽媽們參考。
1.被子不易過重
被子過重壓在寶寶的身上,會讓寶寶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會有種壓迫感,讓寶寶喘不上來氣,不宜于寶寶活動。寶寶就會本能的想踢開它,讓它遠離自己的身體。所以,父母給寶寶準備被子的時候不宜過重。
2.被子不宜過厚
很多父母怕孩子冷,在給寶寶準備被子的時候會選擇十分厚的被子。結果反倒讓孩子因踢被而著涼生病了。被子過厚孩子容易出汗,寶寶的新陳代謝要快于成年人,所以極易出汗。出汗后,寶寶覺得熱了,自然就會踢開被子。原本出汗,再踢開被子更易受涼。
3.注意溫度
父母可以多注意一下室內的溫度,來給寶寶選擇被子。臥室的溫度在20℃~23℃最為宜,而被窩的溫度在32℃~34℃有助于睡眠。所以父母要保證孩子臥室和被窩的溫度,才能讓孩子有個好眠。
4.被子要大
寶寶的被子一定要大一些,這樣才便于寶寶來回翻滾,而不漏風。不會著涼,所以父母在給寶寶準備被子的時候,不妨做的大一些。
5.踢被可以睡睡袋
首先檢查是不是感覺太熱才踢被子,如果不是,那么除了不停地給寶寶蓋被子外,可以給寶寶睡睡袋,這樣就不必擔心寶寶老是踢被子。另外,寶寶睡覺時要盡量少穿衣褲,選擇寬大、松軟的棉質睡衣最為適宜。穿得太多不僅很熱,還會影響寶寶的呼吸、活動。
三、寶寶惡夢咋回事
每個人都會做惡夢,而幼兒年齡過小,心理承受能力并不高,這樣寶寶就會很容易被惡夢嚇到。那么,寶寶惡夢有什么原因嗎?
1.寶寶惡夢有原因
孩子做惡夢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聽了一個恐怖的故事,雖然也許大人并不覺得這個故事有什么可怕;看了可怕的電影或電視節目,上床睡覺前心情太興奮,或者因為白天產生了焦慮情緒或感到壓力。
對于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很多事情都能帶來壓力和惡夢,包括如廁訓練、換大床、上幼兒園或換幼兒園老師、媽媽去上班等等。孩子在此期間情緒會受到影響,因此,做惡夢是一種正常反應。如果你的寶寶頻頻做惡夢,媽咪應該怎么辦呢?
2.寶寶惡夢怎么辦
讓他安心這是最重要的一步,當他醒來,抱抱他,安慰他,當他娓娓道來時,以一種幽默、美化、羅曼蒂克的方式,來化解惡夢的魔咒。
讓惡夢結束包括一起創造一個新的美好結局,讓小孩寫下來或畫下來。這樣做也許可以創造小孩新的創造力。此外,也可以創造具有“魔法力量”東西,例如魔杖或超人,安慰小孩,它會保護他,可以安定他的心。但切忌不可用有暴力色彩的解決方式,如夢中的壞蛋被謀殺,因為這可能會導致他白天行為上的偏差。此外,不能只給惡夢做一個結束,而忽略造成惡夢實質的問題,因此才有下面其它兩點。
試驗新的美好結局是否有效再讓小孩說說著個新結局,并且試用那個有“魔法力量”東西,看看小孩是不是真的安心了。
分析惡夢最后一個階段,父母親與小孩一同發現惡夢的來源,透過前三種方法,親子一起探索及思考以解開惡夢之謎,如此一定可以完全解決這問題。
四、“三好”緩解尿床寶
寶寶尿床,家長頭痛。你可知道寶寶尿床有病理和生理一說嗎?
病理性的兒童尿床,對象指的是5歲以上的孩子,而2歲的孩子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間常尿濕自己的床鋪,白天有時也有尿濕褲子的現象,多屬于生理性原因所致。絕大多數2歲孩子尿床的出現與疾病無關,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種因素造成的。孩子尿床,家長可以采取怎樣的緩解措施呢?
1.心理安慰好
哪怕孩子經常出現尿床的情況,家長也不應該嚴厲地責罵。批評往往會讓孩子更加擔心、恐懼,往往會有更壞的效果。而應該多鼓勵孩子,一旦孩子沒有尿床要給予表揚和鼓勵。
學家指出,尿床會令小朋友感到害羞、不安、恐懼以及畏縮。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再加以打罵和懲罰的話,會使孩子更加委屈和憂郁,加重心理負擔,癥狀不但不會減輕,反會加重。我們認為,對待遺尿癥的患兒,只能在安慰及鼓勵的情況下進行治療,這一點甚為重要,是治療成敗的先決條件。
2.飲食調理好
牛奶和柑橘類水果是造成兒童夜尿頻繁的原因之一。國內外學者對小兒尿床的原因進行調查隨訪后得出,平時飲食中偏好牛奶和柑橘類水果的孩子,尿床的頻率比較高。只要停止進食上述食物,遺尿現象幾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食物在小兒體內可以產生變態反應,使膀胱壁膨脹,容量減少,并能促進平滑肌變得粗糙,產生痙攣。同時,這一變態反應會引起小兒睡得過深,在有尿時不能醒來,導致遺尿。
關于飲水量。家長應該控制孩子晚間飲水量,包括湯水、飲料、牛奶等含水食品。對于小兒遺尿者,白天不要過度限制其飲水量,要求患兒每日至少有1次隨意保留尿液到有輕度脹滿不適感,以鍛煉膀胱功能。下午4時以后,督促小兒控制飲水量,忌用流質飲食,晚餐盡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腎臟負擔,減少夜間排尿量。
3.睡眠習慣好
睡前大腦過度興奮,容易誘發孩子夜里尿床。讓寶寶按時入睡,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
睡前不宜過于逗弄,不宜做劇烈活動或做一些令大腦興奮的游戲。
對經常尿床的孩子,晚飯要吃的淡一些,晚上應少飲水和不要吃含水量多的水果。
篇10
創作理念自述:
邁普里斯創作《呀!屁股》一書的想法,其實是由來已久。她說:“當女兒們還是小女孩時,也曾經歷過提到‘屁股’這個詞就咯咯笑上半天,互相說著關于‘屎尿屁’悄悄話的階段,這也是那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經常做的事?!倍约鹤鳛槟赣H和幼兒園的老師,當時知道孩子們對“屁股”這樣的詞感興趣,因此,創作一本以屁股為主題的童書不僅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也能在合適的時候恰當地引導他們的興趣。
圣誕節最好的禮物
邁普里斯告訴我們,小時候每個月可以得到父親帶回來的一整箱書,那些書或許來自于古董市場,也可能來自于跳蚤市場,還有可能是來自于書店,但不管是新書還是舊書,在那個每家只有黑白電視、只能看兩三個頻道的年代里,讀書對她來說是一項最大的娛樂活動。因此,她從小就非常非常熱愛讀書,一天可以讀好幾本童話書,直到現在還依然清晰記得當時自己最喜歡的故事《納尼亞傳奇》。邁普里斯回憶道:“圣誕節最期盼的禮物是一本書,因為大人們從早上就都在忙著準備過節的所有事務,如果有一本新書看,我就會覺得有事情做了,一整天都非常美妙?!?/p>
不同時期的特別相伴
大女兒出生后,邁普里斯開始從像玩具一樣最簡單的書和她讀起,隨著女兒的成長,她發現書可以在不同場合,以及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她告訴我們,從前給女兒讀的很多書,現在還保存得非常好,因為她要留給未來的外孫子、外孫女讀。
一些等待
大女兒出生后,會經常帶她去醫院打疫苗,去醫院就需要排隊等待,那時邁普里斯就會給孩子準備幾本書,看到書,女兒就會迅速安靜下來。帶女兒去旅行時,旅行箱里也總會裝幾本她喜歡的書,成為她在旅途中打發時間的最好伙伴。
一種依戀
在做幼兒園老師時,邁普里斯曾見到一個小女孩因為太喜歡公主類的書,連午睡時都抱著那本講睡美人的書,睡醒了還會帶著書在活動室里來回走,手里從不松開那本書。那時候,孩子和書之間就是一種依戀,小女孩覺得書寄托著她的情感。
一個傳統
為兩個女兒讀睡前故事成為了一種習慣,以至于有一天邁普里斯很忙,不能為她們講睡前故事時,兩個女兒都不要睡覺。就這樣,爸爸或媽媽為孩子講睡前故事,成為了邁普里斯家的一個傳統。
找到那本適合的書
當初問及如何能讓孩子愛上讀書時,邁普里斯說:“我還沒有碰到過一個孩子完全不愛讀書的。孩子不愛讀書,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書的問題。一本好的童書需要一點幽默感?!痹谶~普里斯任教的30年中,她讀了很多童書,如何讓孩子喜歡讀書,她大致總結了3點:
尋找適合的書。好的童書必須有高質量的圖畫,呈現的主題也很重要。然而小朋友對主題的需求是很難把握的,這也是為何需要各種各樣的童書來滿足不同需求的兒童。書中的語言也很重要,如果書中的表達方式不對,孩子在聽故事時就很容易走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