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編輯素養問題與提升途徑
時間:2022-11-05 09:44:35
導語:科技期刊編輯素養問題與提升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對進入新時代科技期刊的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19年8月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聯合發文《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提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重點任務。在新的形勢和任務下,面對未來科技創新發展,加強和提升科技期刊發展質量,推進期刊可持續健康發展,編輯人員的修養與素質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1編輯素養對推進科技期刊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期刊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知識性創新成果交流與展示、傳播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期刊編輯在推進期刊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編輯素養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1.1編輯素養是期刊質量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
科技論文質量水平高低,一方面取決于論文作者的寫作和知識能力水平,也與期刊編輯有直接關系,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則主要取決于期刊編輯的修養與素質水平[1]。一個修養和素質較高的期刊編輯,可以從專業、社會、科技、文化等多維度對科技論文進行考量、全方位進行編輯加工和質量把關,使科技論文具有很高傳播價值和內容價值,使讀者充分受益。同時良好的政治素養更是推進期刊編輯工作和期刊發展的重要因素。
1.2編輯素養是促進期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期刊編輯重要的功能是在編輯加工過程中承擔與作者、審稿專家的交流溝通,對論文價值的專業取舍作出判斷以及專業發展潛質評估等,這些活動將直接影響期刊的可持續發展,而完成這些工作都涉及期刊編輯素養修為問題。因此,從現實和長遠發展的角度上來看,期刊編輯的素養修為對期刊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是重要的動力源。
2科技期刊編輯素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隨著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化,科技投入和科技產出明顯增多,傳播科技創新成果速度加快,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科技界專家學者的普遍重視。但隨著全球新一輪科學技術革命浪潮以及新時代、新時期、新形勢,對期刊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檢視期刊工作者隊伍建設,在修養和素質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足。
2.1政治理論學習有待提升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豐富,指導性強,這就需要期刊編輯工作者在實際中系統深入學、時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進一步清楚和領會新時代黨對科技期刊工作的各項要求。全面深刻理解和科學把握并落實好科技期刊的政治責任,努力提高期刊編輯自身的政治理論水平,把控期刊正確的發展方向,不斷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創新活力提供支持,不斷展現我國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為增強中國科技的國際話語權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2知識補充有待加強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全球化傳播加快,各種重要發現或者理論創新的周期明顯縮短,知識更新的代際時間加快縮短。這些都對現代科技期刊編輯提出了嚴峻的專業挑戰,期刊編輯自身知識結構的局限性[2]問題更加突出,需要及時了解專業領域的最新進展或者預測發展趨勢,拓展自己的專業視野,及時補充信息化、媒體化、網絡化新技術、新理論等專業知識短板,加快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需要,在編輯工作中正確把握專業發展趨向,發現和挖掘一些更有價值的科技論文,為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提供源動力。同時受知識素養和能力的限制,部分期刊編輯缺乏創新意識[3],喜歡墨守成規的工作方式。
2.3編輯素養提升受到嚴重挑戰
期刊編輯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在眾多的科研機構、高校等,期刊雖然作為科技創新成果表現、傳播的重要載體,功能作用也受到了認可,但期刊工作卻常常被邊緣化[4],期刊發展艱難、人才斷檔、編輯工作收入低、發展空間受限、工作業績在單位缺乏可比性、業績貢獻度不被認可等情況比較突出。這對期刊編輯工作和期刊長期穩定發展造成嚴重阻礙,使得期刊編輯的創新發展驅動力降低、社會貢獻認可度降低、期刊工作社會異化現象嚴重,期刊編輯的素養提升受到嚴重挑戰,難以適應新時展要求。
3新時代要求期刊編輯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科技期刊是科技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進入新時代,科技全球化競爭更加激烈,對科技創新成果的傳播,乃至爭奪科技論文的全球首發權和科學研究的制高點趨勢日趨明顯,科技論文引領學科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落地并轉化為生產力支撐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更加顯現,特別是科技期刊進入數字化全媒體新時代,對期刊編輯應具備的基本修養與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3.1堅定的思想政治素養
思想政治素養是一個期刊編輯必備的基本素養,也是第一位的素養??倳浽赋?,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萍计诳鳛楸U弦庾R形態安全的重要陣地,我們也深知科技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期刊編輯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素養[4],自覺在編輯工作中堅持黨的領導,及時發現和杜絕發生政治問題的風險,掌握意識形態斗爭的主動權,自覺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5],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鍛煉自己的政治品質,不斷提升政治站位。
3.2良好的專業素養
科技期刊是推進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動力和科技前沿活動的導向標。期刊編輯是一項嚴肅而科學的工作,對期刊編輯來說,必須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除了具備扎實專業背景知識、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文字編輯加工處理能力等以外,還要充分了解相關領域的科技發展前沿動態、國家的重點科技動向以及相關部署決策,同時也要掌握編輯工作應用的基本規范標準,使自己成為學術型編輯,只有這樣才有利于與論文作者和專家溝通,保障不斷提高論文的質量、學術前瞻性、創新性,不斷促進期刊質量良性發展。
3.3崇高的職業道德修養
一篇科技論文的成敗與否,除了作者自身的原因外,還與該論文的編輯的個人素質修養有關,期刊編輯和編輯工作承擔著紐帶和橋梁作用,必須要對讀者用戶、作者高度負責,要摒棄“關系稿”“人情稿”,以保證期刊質量。編輯要主動樹立責任意識、服務意識[3],更加嚴瑾細致工作,在編輯加工出版的各個環節,為作者、專家、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因此必須要有較高的職業誠信,在工作中主動杜絕學術不端行為,主動承擔期刊的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要具備較高的團結協作精神,具有奉獻精神和思想境界,堅定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修煉水平。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科技文化傳承的意義,在工作中不斷提高精品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奉獻精神詮釋編輯工作的內涵要求。
3.4創新素養
科技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科技期刊新媒體融合傳播,多元化、信息化融合出版加快發展,傳統的期刊編輯思維模式和出版模式已經跟不上時展的潮流,因此編輯要具備創新意識[6]和創新思維,以敏銳的眼光挖掘論文信息的創新價值、學術的創新點,在工作中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使期刊出版的內容以新的、美好的形式展現給讀者、作者,適應社會多元化的需求。
4新時代編輯素養提升的主要途徑
編輯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既受編輯自身因素的影響,也受外部條件的制約,必須拓展編輯素養鍛煉、提升的渠道,加大素養鍛煉、提升的支撐力度,全方面推進編輯發展,為期刊可持續進步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4.1加強政治學習和實踐鍛煉,不斷提升政治素養
一是以政治為引領,提升編輯政治素養[5],要主動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和國家關于科技發展、期刊發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上級管理部門的工作要求,夯實政治基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夯實編輯自身的政治理論素養,夯實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和執行力,使科技期刊更好地服務于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二是以黨的政治理論指導期刊編輯實踐,在工作實踐中自覺堅持黨的領導,正確履行期刊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在意識形態領域始終做到旗幟鮮明堅持真理,確保期刊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三是主動把期刊作為科技活動的宣傳平臺,主動落實好黨和國家在科技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活動的報道宣傳工作,做好黨的科技工作的宣傳員、科技創新成果的傳播者。
4.2加強自主和實踐學習,不斷提升科學素養、創新素養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科技成果的形成周期不斷縮短,科技期刊是行業領域科技發展的風向標,這就要求編輯在實際中能及時準確把握學科前沿動態,以敏銳的洞察力發現相關新成果。編輯要按照“四力”的要求,開拓視野,主動創新思維,加強自身專業學習、積極參與學術會議的交流,開展編輯部的內部交流,不斷充實新知識、新理念和新技能,及時了解科學前沿變化趨勢,提高重大選題的戰略策劃和實施能力;及時學習補充編輯工作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等知識,注重溝通培養提高編輯交流能力,注重提高專業技能,加快學術型編輯培養和轉型升級,提升編輯業務素養[5]。強化調研意識,建立讀者視角和對行業的微觀理解[7],同時也加強對工作經驗階段性的提煉總結,形成可固化借鑒的知識性成果,不斷提升科學素養。在推進期刊多媒體、信息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編輯要主動樹立創新意識,主動進行網絡編輯技能學習、多媒體技術學習,了解學習新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手段,提升編輯全媒體素養[5],逐漸把自己培養成學術、編輯、網絡、多媒體等技術融合發展的全面人才,為期刊發展貢獻個人力量。
4.3進一步增強崗位意識,不斷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要結合期刊發展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教育和養成,進一步提高崗位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規范期刊編輯從業行為管理,培養期刊編輯積極向上、樂于奉獻、勤奮務實、敢于創新的良好職業態度,不斷提升職業道德建設水平。
4.4進一步夯實主管主辦單位責任,為期刊編輯素養鍛煉和提升提供保障
進一步落實好期刊社會效益評價導向指揮棒作用,進一步夯實主管主辦單位的責任,加強資金、條件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期刊績效評價體系和完善的激勵機制[3],拓寬期刊編輯修養與素質鍛煉渠道、途徑,并提供經費保障,強化期刊崗位責任管理,逐步提高期刊編輯的工作榮譽感和社會地位,為期刊發展和編輯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 上一篇:環境檢測技術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研究
- 下一篇:水庫工程投資概算及國民經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