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常見地名錯用分析
時間:2022-11-25 09:50:08
導語:科技期刊常見地名錯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名是特定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國家,地名尤為復雜化。因此,將地名的書寫和稱謂進行規范統一并固定下來尤為重要。科技期刊作為傳播信息與交流的重要載體,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更應重視地名的規范使用。筆者通過搜索查閱了中國知網,以“全文”或“主題”入口精確檢索該庫收錄的2010-01-01到2013-10-01發表的科技論文,發現我國出版的科技期刊中不規范使用地名的現象相當普遍,現把常見易錯地名進行分析歸納如下[1-5],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視。
1常見易寫錯的地名
該文所有列舉的地名中,前一個正確,后一個錯誤。
1.1菏澤—荷澤
菏澤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菏澤”原系天然古澤,為“菏山”和“雷澤”簡稱,清雍正十三年,賜名“菏澤”,以水名稱縣,毫無疑義三點水旁的“菏”為正確,常被錯寫成“荷澤”[6],“荷”字誤寫。筆者通過查閱了中國知網,以“全文”“荷澤”入口檢索該庫收錄的2010-01-01到2013-10-01的科技期刊,搜索到論文中誤寫成“荷澤”的有1044篇,錯誤使用程度很嚴重。
1.2亳州—毫州
亳州市在安徽省西北部,“亳”和“毫”字形相似,“亳”字下部是“乇”,其甲骨文為“乇”?!柏薄薄墩f文大字典》解釋:“原義草葉也,從穗,上貫一,下有根,象形?!庇纱丝梢?,亳的本義為生長著茂盛莊稼的高地,“亳”為“商湯所都”,商初水害和糧食是涉及到國家根基的兩大問題。因此,所選建都之地必然是肥沃的高地?!昂痢弊窒虏渴恰懊保玖x為細小、微小?!昂痢弊终`用。同1.1方法檢索到已出版的科技期刊中,論文里誤寫成“毫州”的有841篇。
1.3峨眉山—峨嵋山
峨眉山在四川省樂山市,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取大峨山與二峨山兩山相對如眉而名。峨眉作蛾眉,形如秀眉,于是有“峨眉天下秀”之諺。很多人錯誤的理解把“眉”誤寫成“嵋”字。同1.1方法檢索到論文中,誤寫成“峨嵋山”的有396篇。
1.4井岡山—井崗山
《中國地名由來詞典》關于“井岡山市”有這種說法:在江西省西南部,有一“井江山村”,當地人“江”與“岡”諧音,后演變為井岡山村,據說因此村不是建造在山頭上,而是建在山腳下,所以“岡”沒有“山”字頭?!皪彙弊终`寫。同1.1方法檢索到論文中,寫成錯誤的“井崗山”有318篇。
1.5莆田—蒲田
莆田,在福建省沿海中部,中國著名僑鄉。“蒲”字誤寫。同1.1方法檢索,誤寫成“蒲田”的有299篇論文。
1.6雷峰塔—雷鋒塔
雷峰塔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因塔建于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間以地名指稱,均稱之為雷峰塔。常誤寫成“雷鋒塔”。“鋒”字誤用。同1.1方法檢索,論文中錯寫成“雷鋒塔”的有209篇。
1.7黃浦江—黃埔江
黃浦江在上海市境內,是長江口支流。舊時傳為戰國楚春申君黃歇疏浚而得名,含三點水旁的“浦”字正確,常誤寫為“黃埔江”。同1.1方法檢索,寫成錯誤的“黃埔江”有162篇論文。
1.8潁上縣—穎上縣,潁河—穎河
穎一般形容與眾不同,如新穎。潁常作地名用,如潁河,潁上縣。潁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潁上縣隸屬于安徽省。同1.1方法檢索,論文中錯寫成“穎河”有281條記錄,錯寫成“穎上縣”的有1341篇。
1.9含州與洲字的地名
州,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如湖州、九州、蘇州、自治州。洲,地理學概念,是面積廣闊的陸地及其附近島嶼上所有國家的總稱,另外也可以指水中的陸地,如亞洲、北美洲。地名中帶“洲”字的有株洲、滿洲里?!爸荨迸c“洲”字在地名中常被混淆。同1.1方法檢索結果如下:以錯誤的“九洲”出現的論文有3525篇;以錯誤的“湖洲”出現的論文有506篇;以錯誤的“株州”出現的論文有786篇。反映出科技期刊中對地名“州”與“洲”字的使用極為混亂。
2常見易讀錯的地名
2.1鉛(yán)山—鉛(qiān)山
鉛山縣,隸屬于江西上饒市。鉛(yán),特定讀音,地名用字。鉛(qiān)一般讀音,一種金屬元素或者筆芯。筆者通過查閱了中國知網,以“主題”“鉛山”,“并含”“yanshan”入口精確檢索該庫收錄的2010-01-01到2013-10-01的科技論文,讀音正確的論文有10篇,以“主題”“鉛山”和“并含”“qianshan”入口精確檢索該庫收錄的2010-01-01到2013-10-01的科技論文,讀音錯誤的有14條記錄。讀音錯誤的是正確的1.4倍,誤讀率很高,少有人想到普通的“鉛”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專用的字音。錯誤讀音程度很嚴重。
2.2準噶(gá)爾盆地—準噶(gé)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位于新疆的北部,是中國第二大的內陸盆地。準噶爾為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意為“左翼”?!案痢币糇g用字,統讀(gá),不讀(gé)或(gǎ)。同2.1方法檢索,以“主題”“準噶(ga)爾盆地”和“并含”“zhungaer”入口精確檢索該庫收錄的2010-01-01到2013-10-01的科技論文,讀音規范的7條記錄,不規范的6條記錄。
2.3六(lù)安—六(liù)安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長江與淮河之間,大別山北麓,地理意義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六(lù)特定讀音,地名用字,如六安、六合(在江蘇省)。六(liù)一般讀音,數目字。同2.1方法檢索,論文中“六安”讀音正確的26條記錄,錯誤的24條記錄,誤讀是因為地名中含有多音字,需要遵循“名從主人”的原則。
2.4堡(bǔ)—堡(bǎo)
堡(bǔ),特定讀音,多作地名,如吳堡、瓦窯堡、柴溝堡(在河北)。堡(bǎo),堡壘,軍事上的一種防御工事,如碉堡。堡另讀(pù),同鋪,也是多用于地名中,如馬家堡、三十里堡。吳堡,瓦窯堡,都位于陜西省,瓦窯堡是陜北名堡,享有“天下堡,瓦窯堡”之譽。堡在這兩個常用地名中都讀(bǔ),常被誤讀為(bǎo)。同2.1方法檢索,吳堡規范的讀音有17條記錄,不規范的38條記錄;同2.1方法檢索,瓦窯堡規范的讀音有2條記錄,不規范的5條記錄。錯誤的讀音是正確的2倍多??梢姟氨ぁ弊衷诘孛凶x錯是普遍現象,需要勤查字典。
3常見譯寫錯的地名
世界上語言繁多,語種豐富造成了外國地名譯寫的復雜性。我們應以中國地名委員會編的《外國地名譯名手冊》為標準,參考《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有指導性的工具書,遵守國家譯名規范,培養標準化意識,避免地名翻譯各行其是的混亂局面。筆者搜索的科技期刊中,外國地名翻譯中文,典型錯誤的原因是有的意譯、有的音譯、有的一名多譯及用字不規范等。
3.1印第安—印地安
印第安主要是指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最古老的居民。這里“地”字譯寫錯誤,同1.1方法檢索,論文中譯寫成不規范的“印地安”有1164條記錄。
3.2大阪—大坂
大阪在日本本州中西部,為日本第二大城市。這里“坂”字譯寫錯誤,同1.1方法檢索譯寫不規范的有861條記錄。并且同一篇論文中地名出現一名二譯現象。例如:《**師大學報》2004年第5期,篇名為《江戶后期大坂的市場及其商人》在摘要中同時出現“大阪”與“大坂”。
3.3洛杉磯—洛杉機
洛杉磯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太平洋岸港口城市,美國最大的海港。這里“機”字譯寫錯誤,同1.1方法檢索,譯寫不規范的有259條記錄
3.4高句麗—高勾麗
高句麗,古國名,也叫“高句驪”“高麗”。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我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民族政權,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三國時代。句是多音字,(gou)特定讀音,如高句麗、句踐(古人名)。勾(gou)一般讀音,基本義是符號。這里“勾”字誤用,同1.1方法檢索,論文中譯寫成錯誤的“高勾麗”有30條記錄。提高科技期刊管理規范性,做好此類數據的規范化處理[7],為后期的科研人員的工作提供豐富的資料和有價值的參考信息[8]。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秉持中華文化立場,與時俱進傳承中華文化精髓[9]。筆者認為不論科技如何發展,檢測軟件如何先進,編輯的把關都極為重要[10]。降低編校差錯率是科技期刊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科技期刊編輯一份神圣的職責[11]。國界海疆的正確繪制涉及國土安全問題,地圖要素的規范表達涉及到學科學術規范的構建,只有對讀者、作者、編者進行地圖審圖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科學有效普及,監督他們遵守地理學科學術規范,問題地圖的出現概率才會逐漸式微[12]。
4結語
以上列舉了科技期刊論文中常見的易錯地名,有些是知識面的原因,有些是對地名的正確書寫不重視。正確使用地名是件嚴謹的工作。我國科技期刊在字、詞上的規范程度已不斷提高,地名是人們生活、工作、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果這些錯誤的地名不糾正,現實生活中會帶來損失和誤會。地名使用正確關系到國家政治、文化、民族團結和生活交流,為不造成矛盾和混亂,規范使用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科技期刊作為重要知識傳播載體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 上一篇:文物保護修復檔案問題解決措施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下農村法律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