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術期刊品牌評估內化策略
時間:2022-01-05 08:46:57
導語:高校學術期刊品牌評估內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期刊品牌建設已逐漸為期刊界、學術界所關注。以“學術期刊”與“品牌”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搜索2001年至2020年有關學術期刊品牌建設論文共計124篇。二十年間,期刊品牌建設研究呈現出了多層次、多向度發展態勢??v觀期刊品牌建設的研究,專門針對高校學術期刊這一特殊期刊群體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以往研究尚未形成科學而有效的學術期刊品牌發展評價標準和測評手段,無法對現有高校學術期刊的品牌發展進行監測和評估。因此,針對我國期刊研究較為陳舊、角度較為單一的現狀,本研究將品牌概念和理論引入期刊領域,構建高校學術期刊的品牌建設評估科學指標,形成對高校品牌建設評價的可操作性指標模型,對我國高校學術期刊品牌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扎根研究的方法,對高校學術期刊品牌價值進行綜合評價。扎根理論研究(groundedtheory)的方法是質性研究的一種方式,由Glaser和Strauss(1967)首先提出,其核心過程就是資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者從特定主題領域廣泛查詢資料,然后收集關于該主題的相關信息,隨著數據收集過程的繼續,每一條信息都會被審查、比較,并與其他信息進行對比。從這個不斷的比較過程中,信息類別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變得清晰起來,并最終歸納出一個解釋觀察結果的理論。扎根理論可以使訪談研究更深入,內容分析更集中。因此,扎根理論為在分析中建立強有力的證據和解釋過程提供了工具。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利用扎根理論技術挖掘出品牌內化過程的深層次原因,發現高校學術期刊品牌內化機制,構建學術期刊品牌價值的綜合評估模型。
(一)資料收集。資料來源包括:文件、檔案記錄、訪談等,多重數據來源可以增強證據之間的相互印證。1.深入訪談。針對三類群體,期刊讀者、期刊的作者和期刊人分別實施深入訪談。對被訪者圍繞品牌建設的相關問題,如“一本期刊最為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您認為一本好的學術期刊,應該是什么樣的?”“如何提高學術期刊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如何提高讀者學術期刊的認同度?”等進行訪問。由于疫情影響,深入訪談沒有采用面對面的交流方式,而是采用一對一的線上訪問。2.文本分析。隨機選取100本全國核心期刊,對其期刊宗旨、定位、品位、風格、特色、優勢、形象及論文質量、編輯水平、出版創意、選題策劃、營銷策劃、學術積淀、科學精神、文化涵養、價值塑造、傳播風格、社會地位的文件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
(二)資料分析與理論形成。對前期收集的資料進行逐級編碼,實施了概念化與初步范疇化、主范疇的挖掘、核心范疇與典型關系結構識別三個步驟。在研究之初,我們逐步對數據記錄進行概念化和分類,即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記錄和相關概念的分解、整理和重組,按照一定的原則,逐步減少大量的數據記錄,并用概念和范疇來正確反映數據內容,從而識別現象、定義概念、發現范疇,即處理趨同問題。通過對學術期刊的品牌建設信息編碼和范疇化的分析,最終從資料中抽象出25個范疇,分別是選題策劃、特色欄目、學術動態、專業知識、崗位技能、創新思維、鮮明特色、視野獨特、開門辦刊、學科優勢、學術定位、受眾群體、行業認知、刊名設計、視覺識別、名人效應、意見領袖、工作標準、審稿制度、低差錯率、公關活動、學術交流、媒體融合、采編網站、轉載摘編。根據不同范疇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次序,對其進行了重新歸類,共歸納出8個主范疇;通過進一步對主范疇之間的聯系的審視,進而從主范疇中發掘出3個“核心范疇”,分別是內涵建設、個性特色和營銷能力。通過半結構式深入訪談與期刊相關文件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采用扎根研究的方式,對所回收的資料進行層級編碼,梳理完善的理論關系結構,從多角度和多層面來分析概念的內涵以及主副范疇之間的關系,最終形成高校學術期刊品牌特征的三元結構模型。
二、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根據學術期刊品牌特征的三元結構模型,打造具有影響力和美譽度的學術期刊品牌,需要重視期刊的內涵建設,突顯個性特色,完善期刊的營銷能力。首先,學術期刊需要重視期刊的內涵建設,提高學術質量,打造優秀的編輯團隊。學術編輯要具有創新性的思維水平,良好的崗位技能,包括組稿約稿、內容編排、編輯校對能力,不斷提高和更新專業知識,完善編輯知識結構,熟悉相關學科的歷史和現狀,了解相關的學術代表人物,能夠凝練學科研究熱點,通過多種渠道獲取高產作者信息、研究機構等學科發展狀況的信息。編輯隊伍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和更新專業知識,完善編輯知識結構。視野獨特追求個性突破,打造學術視野的獨創性。品牌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產品,需要集所有辦刊資源之力來打造,是高校學術精神、科研水平、編輯出版策略的綜合體現。高校學術期刊想要做大做強,要通過高素質的編輯隊伍,以非凡的質量內涵積極打造科學的學術精神,塑造獨特的個性風格。其次,學術期刊要追求個性突破,打造學術視野的獨創性??梢酝ㄟ^挖掘自身特色,整合周邊資源,資源組織集中起來,進行聯合辦刊,推陳出新,傳承文化,突出學校的優勢學科特色。對期刊在國內外行業范圍內的位置有準確的認知,考慮期刊的學術定位,要考慮期刊受眾的角色,找到適合的讀者群體。如具備鮮明特色的學術個性和地方特色的選題策劃。開門辦刊挖掘自身特色,整合周邊資源,資源組織集中起來,進行聯合辦刊??梢匝堃涣鲗<覔慰锏闹骶幓蛎u主編,邀請知名專家和學者為本學報撰文或讓其擔任學報編委、顧問或欄目主持人。將自己對于該學報的意見傳遞給其他讀者,這種以非正式形式向別人提供品牌意見、影響其他人品牌選擇的人即有影響力傳播者,獨樹一幟的形象體現刊物的學術地位,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最后,學術期刊屬于一種文化商品,推廣營銷也是期刊工作者應該考慮的問題。從工作標準和流程上加強控制,要嚴格遵守審稿制度,修正政治偏差、降低文字差錯、格式錯誤、標點錯誤等。加強活動策劃,聚集核心作者,通過主辦、協辦學術活動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學者和作者,更加深入了解刊物。學術期刊要多組織學術交流的活動,打破編輯、學者、作者、評價者和傳播者的界限,把他們關聯、凝聚在整個學術生產體系中,將多元學術群體有效聚集起來。建立既美觀又方便作者與讀者的學術網站,利用紙媒體、雜志網站和論壇、微信公眾號等各種媒體融合,借助其他的刊物、報紙、網絡等對期刊的特色欄目進行介紹,借助多種媒介與平臺,發揮二次傳播效應,擴大學術期刊的影響。
- 上一篇:街道上半年工作報告
- 下一篇:智能制造在生產運營管理的影響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