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1-03 10:23:15

導語:語言學課程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言學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摘要】有效的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BOPPPS教學模型可以根據學生及課程特點高效地輔助教師設計教學過程。本文從簡介BOPPS教學設計模型理念入手,以語言學教程第五單元為例,應用BOPPPS教學模型元素,詳述“引入(Bridge-in)”設計形式的多樣性。

【關鍵詞】教學設計;BOPPPS;教學模型;語言學

一BOPPPS教學設計模型簡介

BOPPPS教學設計模式是在北美高校教師教學技能提高培訓過程中提倡的一種教學設計模型,是依據教育心理學及認知理論而提出的一種循序式教學過程設計。BOPPPS教學設計模型將課堂教學過程劃分為5個階段,即①引入(Bridge-in);導入部分,引起學生的關注興趣;②目標(Objective);讓學生知道該課程要到達的教學目標;③前測(Pre-assessment);了解學生的相關知識掌握情況;④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鼓勵學生多方位參與教學活動,有效掌握所學知識;⑤后測(Post-as-sessment);檢測該課程是否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二以語言學教程第五單元為例,應用BOPPPS教學模型元素

根據BOPPPS教學設計模型,“引入(Bridge-in)”實際上是通過導入環節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學習本課”。第五單元主題“Meaning”,通過分析教材,很容易發現,第五單元主要講述“意義”的含義,包括“同義關系”“反義關系”“上下義”等關系,是之前章節“語音”的延伸性知識。所以,在設計“引入(Bridge-in)”環節時,選用了同音文(HomophonicArticle)《季姬擊雞記》作為導入。在課堂操作中,首先設定3分鐘熱身時間,讓學生們熟悉這篇同音文并自由朗讀,然后利用5分鐘開展課堂提問,即隨機抽選學生當眾朗讀。之所以選擇同音文作為“課堂熱身”的要素,主要是因為同音文的特點。所謂“同音文”,就是整個文章中的漢字只采用同一個音,四聲不限,標點不限。同音文大多出現在文言文中,例如《季姬擊雞記》。“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饑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把握住同音文的特點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要把《季姬擊雞記》設計成活躍課堂的一個調味劑。當學生讀同音文時,會不由自主地笑出來,因為通篇103個字,音全部是一樣的。課堂活躍起來之后,老師趁熱打鐵提問:“Whocantellusthemeaningofthisarticlebymeansofthepronunciation(誰能夠通過讀音解釋這篇短文的意思)?”此時,學生就疑惑:“音都是一樣的,如果不看字,怎么能夠判斷通篇的意思呢?”學生的這類疑問,正是陷入了教師提前設計的一個“陷阱”,目的是引出學習研究“字、詞”的重要性。語言(Language)具有二重性的本質特征。二重性(Duali-ty),指語言構成的兩個層次,即音和義。語言不僅僅只是一種符號,還是一種把符號作為載體的有意義的系統。只聽懂“音”,是不能全面、準確地理解語言含義的,需要“音”“形”兩種因素俱在,才能真正使語言“達意”。

三“引入(Bridge-in)”設計形式的多樣性

語言知識浩如煙海,每節課的難點和重點都有差異,教師應立足課程體系要求,把握學生“興奮點”,將問題嵌入導入環節中。除了提問題,還可以用“角色扮演(RolePlay)”“小組討論(GroupDiscussion)”“趣味測試(Quiz)”“案例教學(CaseStudy)”等教學方法將“引入環節”變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在應用BOPPPS教學設計模型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謹記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教學相長。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教師的“主導”角色應該通過教學設計來體現。是否能夠有效地體現學生的“主體”角色,是衡量一個教學設計優劣的標準。優秀的教學設計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主動學習、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創新,從而不斷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教師作為課堂的設計者,關注點應該從“知識傳授”轉向“智慧啟迪”,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團隊合作,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具有創造性的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so.com/doc/6399653-6613311.html

[2]HmeloCE,FerrariM.Theproblembaselearningtutorial:cultivationhigherorderthinkingskills[J].JournalfortheEducationoftheGifted,1997(20)

[3]羅宇,付紹靜,李暾.從BOPPPS教學模型看課堂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5(6)

[4]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so.com/doc/773428-818306.html

[5]姚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小組討論法的應用[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

作者:袁云博 單位:長春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