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藝術形式下的包裝設計論文
時間:2022-09-07 11:39:02
導語:水墨藝術形式下的包裝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筆墨語言的體現與包裝點線面組合的創新
造型過程中,畫者的感情一直和筆力交融在一起活動著,筆所到處無論是長線,線或短線,還是點或塊,都是感情活動的痕跡。設計中又何嘗不是,山水畫造型的成敗,意境有無,關鍵在于用筆。設計的成敗可不就是點線面體,光影色彩的組合。
1.2創新于包裝設計意境品味
李可染說過“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詩的境界,就叫做意境?!痹O計師在設計的時候也要注意到中國山水畫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2水墨藝術在包裝設計的設計思路的創新
在現在的居多包裝中,包括中國特色的茶包裝或酒包裝,大多數為應用中國傳統文化或中國傳統符號,在包裝中運用水墨元素師極為少見的。水墨畫傾向體驗感悟式的,由通感連接心和物,注重所觀察事物的整體性,重視生生之生命感,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這種中國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多種多樣,有象思維、字思維、體驗感悟、辯證思維中和思維等多種方式。這種思維模式正是當代包裝設計所缺少,包裝設計不應該只是純粹的停留于外在的美觀性,增加設計的文化內涵、道義哲理才是設計的最高最求。
2.1包裝設計結合水墨藝術蘊含的意象思維的創新應用
《易•系辭下》中云“:立象以盡意。”《易經》的卦象用來“象”事物,也即以觀物取向的方式,達到立象盡意的目的。這種觀物取象、立象盡意的思維方式形成了中國人獨特的思維特點,且滲透到各個方面。有學者這樣論道:中華傳統文明是一種尚象的文明。而在現如今我們的各個設計當中,大多數的設計中注重商品的傳播與信息性,少數的平面設計則已經慢慢地呈現“象外之象”之象。而靳隸強的招貼設計品絕大部分都是將實物和水墨相互結合(圖1),這也就是象外之象的最好解釋。特別是包裝設計中也特別需要這種“象外之象”的創作思路來深化商品包裝的藝術性。
2.2包裝設計結合有關象思維的體驗感悟的創新應用
氣韻生動是中國水墨畫的最高要求,明唐志契《繪事微言》中論氣韻生動云“:蓋氣者有筆氣,有墨氣,有色氣;而又有氣勢有氣度有氣機,此間即謂之韻,而生動處又非韻之所代矣。生者生生不窮,深遠難盡。動者動而不板,活潑迎人。要皆可默會而不可名言?!薄澳瑫本褪求w驗感悟,“氣韻生動”只可“默會”,而不能明確的說。在包裝設計上同樣是必須要體現的,通過細節的元素,整體的形狀,色彩,線面的走向,以及結合產品的內涵,向受眾傳達一種感悟,讓受眾在購買產品是能夠在包裝上感受到產品的內在含義并在很大程度上讓受眾感受到商品價值,也契合了中國文化中通過對“象”的體驗感悟來體會世界的意趣、意味。
2.3整體把握思維在包裝設計的創新應用
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不僅重視體驗感悟,也重視整體的把握。所謂的整體就是認為世界史一個整體,人和物也都是一個整體;整體包括許多部分,個比分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因而構成一個整體;想了解部分,必須先了解整體。整體把握的思維方式是中國畫創作實踐和說莫話理論共同具有的。季羨林說中國人的思想是綜合思維,強調就是整體綜合性,不同于西方人的分析思維。在設計中也同樣注重整體與局部的統一性,細節做得再好脫離整體也無作用可言,整體做的再完美如果在受眾關注細節時發現其說包含的意義與商品脫節,那設計只能說是失敗了,兩者缺一不可,互相彌補又互相影響,這與水墨畫中整體的把握是契合的,雖非一脈相承,但也有著密切關系。
2.4設計的元素對比與陰陽對峙的設計思路的創新
中國人的思維注重整體性的同時也注重“陰陽相推”的觀點。董欣賓和鄭奇的《中國繪畫對偶范疇論》一書認為中華民族的思維特征是辯證象形思維。此書中有“意——象”、“情——景”“、造化——心源”、“受——識”“、形——神”“、觀物——取象”等對偶范疇。例如,圖2應用“黑——白”、空——密、凹——凸相間的對偶手法,來表現包裝的結構。給人一種特殊的視覺感受。
3結論
在現代生活高速發展、大眾文化多元的今天,雖然水墨藝術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仍要在創作中對傳統水墨元素在現代設計中更好發展進行創新。應將當今新思想、新觀念更好地融入設計中去,掌握、了解、熟悉新出現的創作動態,努力探索、創新傳統文化內涵,使傳統水墨傳達出新的文化和審美信息。
作者:趙玉潔單位: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
- 上一篇:高職涉外護理專業生物化學論文
- 下一篇:中成藥包裝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