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應急救援金融創新產品設計研究
時間:2022-12-01 10:35:06
導語:社會應急救援金融創新產品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政府承擔著應急救援的主體地位,突發事件帶來的巨大損失絕大部分由政府承擔,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應急救援管理亟需金融產品支持,本文通過借鑒國際先進應急金融產品尤其是保險產品,吸取經驗,運用到我國應急救援金融創新產品設計中。從我國國情出發探討雙方結合的可能性,提出我國應建立政府和市場相結合的合作模式,最后對具體產品即應急救援保險進行設計。
關鍵詞:應急救援;金融產品;保險
一、背景
我國是一個災難頻發的國家,災難種類多造成損失重。洪澇、臺風、森林火災、干旱、地震等等每年都有發生,相應帶來的經濟損失嚴重,如2018年山竹臺風造成經濟損失52億,2019年利奇馬臺風帶來的經濟損失近157億。事實上我國絕大部分經濟損失都由政府承擔,巨額賠償對政府產生了巨大的財政壓力。應急救援管理是針對突發事件做出的一系列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處理的活動。對于應急救援管理產業來說,如果有良好的金融產品支持,可以很好的實現金融發展對應急產業創新的促進功能,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起草的《應急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鼓勵應急救援行業創新。2019年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召開會議強調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性,要深入推進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把應急管理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去思考謀劃。國家一直重視應急救援的發展,倡導將應急救援管理積極和其他產業聯合,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強調要把應急管理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去思考謀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保障。應急救援管理應和經濟結合發展,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國外主要國家成熟經歷
一般來說應急相關金融產品有保險、災害債券、各類定向基金等等,目前在國際上較為成功且成熟的應急金融產品是保險。以下概述較為成功的保險種類。(一)美國洪水保險計劃。運營模式是政府占主導地位,商業保險公司為輔,且要求居民強制性投保。美國歷史上洪澇災害頻發,這些洪水對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促使了美國政府設立聯邦洪水保險制度。具體舉措是制定《洪水保險計劃》,模式為政府提供洪水保險的種類和保費,保險公司負責出售洪水保險。保險公司以公司名義出售保險,承諾居民發生洪水災害將賠償一定范圍的損失,收取的保費都上交國家洪水保險基金,保費由國家管理,若災害巨大,保險基金不足夠支付賠償時,剩余賠償由國家負責。從保險體系上來看,政府負主要賠償責任,而保險公司只按保單數量獲取相應的傭金。(二)日本地震保險。運營模式是市場和政府相結合。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島國,歷史上地震頻發導致日本地震保險發展迅速。具體舉措為制定日本地震保險制度,運作模式為商業保險公司和政府共同合作建立保險體系,具體的保險運營由私營日本地震再保險機構負責,構成了由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和政府共同負責承擔的風險分攤模式。
三、應急金融產品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現狀
(一)存在的問題我國現階段應急管理體系基本完善,但是相關應急金融產品還處于起步階段不成熟,最多是依附在其他綜合產品中,應急金融產品無獨立品種,相關依附金融產品賠付小、種類少。(二)發展現狀應急救援產業與金融業在努力聯合發展,其中相關的保險和基金發展較為突出。1.保險業積極推動試點。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近年來進行試點,如人保財險推出的環境污染險“無錫模式”,受到好評。試點的成功打開了突破口,可以繼續在經濟發達地區推出相關產品。2.政府引導基金支持應急產業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加大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支持力度,有效帶動全社會加大對應急產業的投入。如國家開發銀行、平安集團聯合設立了國內首支安全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規模達1億元。
(一)應急救援管理與金融產品結合的可能性。應急行業和金融業聯合發展,外部大環境和應急救援業自身特點都有利于雙方的結合。1.體制改革方面?!秶彝话l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以下稱《規劃》)提出推動社區和企業、事業單位落實應急責任。應急體制改革方向說明今后應急工作將在日常中進行,分工也更加細致。這有助于讓政府和市場互相借鑒,推動發展。2.機制完善方面?!兑巹潯窞檫M一步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對保險直接或間接提出了要求,有利于推動相關領域承保面的擴大和保險創新的發展,比如強調應急救援人員人身安全保險保障。隨著突發情況的增多,救援人員的安全問題也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據估算持證應急救護員人數接近1500萬,加上遇到突發事件時出現的武警戰士邊防官兵和當地專業救援人員,救援人員群體的數量不容小覷,未來會出現大量救援人員專用的人身險。這是一個潛在的市場,促進保險公司提出豐富多樣的專屬產品。3.發展前景方面。應急救援管理是新興發展起來的行業。我國的應急發展歷史較短,以“非典”為開端,逐漸重視起來,因此有許多成長的空間。加上應急救援管理是先導性產業,一旦發展就能夠帶動各種行業如服務業制造業的發展。應急產業的強帶動力足以推動與其相關金融業的發展繼而衍生出各種新型金融產品如應急保險產品、應急期貨產品、應急金融服務等等。同時應急救援管理社會化和金融業聯合發展可以減輕政府的壓力,在財力物力上幫助政府應急渡過難關。(二)政府企業合作模式。應急產業金融創新產品宜采用政府支持,企業執行的合作模式。我國特有的政治制度在應急管理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反應迅速、動員有力、實施有效。政府執行力強,掌握大量資料信息,可以協助相關金融機構發展。具體的金融產品可以由保險公司這樣的金融機構來設計和銷售,幫助政府承擔突發事件帶來的風險。(三)設計定價。因為國際上應對突發事件,相關保險產品較為成熟且運用廣泛,鑒于此,本文著眼于中國特色應急救援保險產品的設計。如果要設立應急救援保險這項金融產品,我國政府可以快速設立應急管理委員會來負責應急保險管理,一方面在事前預防,另一方面,對應急保險基金進行經營,投資國內外風險較小收益相對較高的項目,盡量選擇短期,大賠付能力。1.承保主體。保險的主體不僅有居民,還應包含應急救援人員。經常受災地區的居民是重點投保對象;同時應急救援人員群體也相當龐大:有消防員、民警、巡特警大隊、救援官兵、電力檢修員等等。每當突發事件發生,救援英雄們都沖鋒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和災民一樣重要,保險公司可以推出專屬產品和服務。2.保費厘定。保費是保險的基礎,可以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支付保險公司的自身運營費用,另一部分是純保費,這是根據突發事件的發生規律,通過政府提供的大量數據,由政府和保險公司合作研究得出。制定全國風險區域圖,區域風險程度不同,收取的保費也不同,同時對經濟不太發達地區推出優惠項目。對于應急救援人員,應收取較低保費。3.強制保險和保險承保責任。由于我國國情是大災大難的損失一般由政府補償,所以人們往往不愿意自己花錢購買保險,拿臺風為例,我國可以強制臺風高發地區如浙江、廣東、福建等省份的重災區居民購買保險,從而提高保險的投保率;對于應急救援人員,相關人身險可以由國家出資購買。保險公司在保單設計上,可以先設立一定的免賠額,即保險公司只賠付合同約定范圍內的經濟損失,超過范圍的損失由投保人自己承擔。如果損失巨大,受災范圍內的損失全部由保險公司賠償,可能會造成規模小的保險公司破產。
五、總結
我國亟待發展應急救援金融產品,目前我國應急救援金融產品存在的問題是無獨立金融產品,多依附在其他險種中。根據這一現狀,可以通過借鑒國際上成熟經驗,設計具有我國特色的應急救援保險,并且將救援人員列入投保對象中,豐富產品種類。希望通過此舉分擔政府財政壓力,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宇,肖文濤.應急產業技術創新的金融服務需求及政策建議[J].中國行政管理,2016(8):100-104
[2]黃明.加快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J].勞動保護,2019(4):8
[3]李瑾.巨災保險制度國際比較:理論困境.政策突破及中國啟示[D].南京:南京大學,2011
[4]黃斌.保險業主動參與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保險,2018(5):24-29
[5]肖嬋.借鑒國際經驗論我國巨災保險機制的設計[D].上海:復旦大學,2010
作者:成凱 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
- 上一篇:淺談城鄉規劃設計的生態建筑設計
- 下一篇:高職體育課程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