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思想在現代城市設計中應用
時間:2022-10-22 04:16:37
導語:山水思想在現代城市設計中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山水城市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其要求在城市設計中充分融入“山水思想”,實現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山水思想內涵,其后論述了國內城市“山水思想”實踐情況,最后以嘉禾縣為例分析了基于“山水思想”的城市設計,以期可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山水思想;內涵;城市設計;空間結構;景觀
設計結合自然山水環境進行規劃設計是我國城市建設的優秀傳統,基于“十八大”、“”對生態型社會、現代山水城市建設的重視,山水思想在現代城市設計中的地位不斷提升,自然山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生態保護理念的充分落實,有利于實現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山水思想內涵
山水與城市聯系緊密,“山水思想”背后蘊含的深厚的東方文化背景,體現的是自古以來的“山水情結”。從諸多歷史文獻、城市圖與實地調研可知,結合自然山水是我國傳統規劃的基本理念,1990年錢學森先生更是明確提出了“山水城市”理論。山水思想對自然環境給予了充分的尊重,蘊含著山水美學、哲學等文化精髓,其提出了城市規劃建設中,山水不僅是城市的基底,更是城市構圖的重要元素?!吧剿枷搿毕碌某鞘性O計要求將人工創造的環境融入自然環境中,顯山、露水、營城、造綠僅僅是表征,內涵則是實現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共生、共存、共榮”,創造良好的人類聚居環境。山水城市可謂是人類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現階段我國城市規劃設計的重要目標,本文主要圍繞山水思想在現代城市設計中的應用展開具體論述。
2國內城市“山水思想”實踐情況
隨著“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等理念的推廣,“山水思想”在我國各大城市規劃設計中地位不斷提升,下文圍繞成都、武漢、天津三大城市展開了具體分析,其基本可代表我國內陸不同風格。
2.1成都規劃設計
基于城鄉一體理念,成都打造了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空間格局;通過田園隔離城、鎮、村,突出優美田園風光、展現豐富文化內涵;利用城市重點景觀河道形成城市水網藍脈,沿河流、道路設綠化帶,形成綠網。
2.2武漢規劃設計
武漢實施新城組群發展,根據城鎮功能結構分區、規劃布局;基于生態綠楔+TOD理念,實現“六軸六楔”發展。
2.3天津規劃設計
天津構建了“一環、三核、三帶、四軸、多中心”的串珠式空間結構;采取新城組團建設模式,有序拓展城市空間;提前控制生態用地,中心城區及環與環間布置大型綠地、城市森DOI:10.19301/j.cnki.zncs.2018.17.034林公園等綠色屏障。綜上分析可知,成都、武漢、天津等城市規劃設計中均十分重視自然環境問題,通過水系、綠地等要素的充分利用,打造“山水城市”,切實提高城市的生態性。
3山水思想在現代城市設計中的應用——以嘉禾縣為例
“山水思想”是現代城市設計關鍵內容之一,本文主要圍繞嘉禾縣具體分析了基于“山水思想”的城市設計方案。
3.1規劃背景
嘉禾縣縣域面積699km2,地處郴州一縱一橫的發展主軸上,發展潛力較強,本次規劃要求創造嘉禾的新桂嘉大道形象,繼承原本的山水格局,突破傳統的層皮結構,打造突出傳統特色、實現山水相融的城市生態景觀軸.
3.2基于“山水思想”的城市設計
3.2.1空間結構
桂嘉大道開發直接影響城市功能、空間環境、景觀等,現確定其總體結構為“一軸兩帶兩片區”:
(1)一軸:沿桂嘉大道形成的東西向發展軸;
(2)兩帶:沿鐘水河、黃獅江、陶江河形成兩條生態景觀帶;
(3)兩片區:分別為行廊片區和新城片區。
3.2.2用地布局
城市用地布局采取局部集中的規劃方法,根據總體結構將桂嘉大道分為四大段:生態農業風貌區、現代新鎮風貌區、自然生態風貌區、現代工業商貿風貌區。
3.2.3景觀設計
從地段實際特征出發,基于其自身的自然、文化特色,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繼續開拓創新,獲得良好的景觀效果,實現各種空間體驗。
(1)景觀序列。桂嘉大道空間景觀設計強調整體性、開放性、序列感,根據其軸線特點,形成序幕(生態農業風貌區)—發展(現代新鎮風貌區)—過渡(自然生態風貌區)—高潮(現代工業商貿風貌區)—尾聲(嘉禾山水風貌區)的景觀序列;兩個主要河道與道路交叉處及京珠高速公路互通處,根據相關功能需求設置綠化廣場,打造過渡景觀節點。
(2)景觀界面。景觀界面是地塊面對道路/河流的以免,分為開敞、連續、韻律界面。開敞界面:鐘水河周邊用地結合水系構成濱水綠色空間,確??臻g整體性,相鄰地塊界面面向綠地開敞,增強其與綠色空間連接滲透;公園相鄰地塊界面應向其開敞,強化自然景觀的浸透。人工連續界面:由建筑組成的臨街界面,具體控制包括:建筑沿街對齊、建筑強制后退、建筑沿街連續。韻律界面:桂嘉大道沿線建筑群需做好韻律處理,打造有節奏感的外部空間,令人在運動的狀態中欣賞街景。
(3)輪廓線。縣城區以中、高層為中心,高控制在36~54m,兩側布局多層及低層建筑,總體上形成中間高、兩頭低的拋物線式天際線,創造宜人的生活氛圍。
(4)重要標志。保護地段內重要自然標志——山體和水系,這也是凸顯城市特色的核心所在。桂嘉大道應通過布局巧于因借,對自然山體加以利用,建設郊野公園,打造自然地標;結合穿越桂嘉大道的三條水系構成綠色開敞空間,保證水景完整。此外,加強嘉禾大道與桂嘉大道交叉口處商業中心的建設投入,打造城市標志性建筑,增強場所感。
(5)視線通廊與視域。規劃中主要視廊包括:①桂嘉大道綠化軸線視廊;②山水景控制視廊;③嘉禾大道標志性建筑控制視廊;④高科技研發中心景觀控制視廊。規劃中視域開敞的景觀影響更大,主要是在河流、商業中心設視線開敞區域。(6)街道景觀。街道斷面:在各空間節點,高層、公共建筑沿街適當退后,結合人行帶設廣場綠地,增強空間的層次感。街道綠化:根據街道實際情況合理配置植物:①綠化緩沖帶:采用單列喬木,地面連續綠化,對于部分人流集中的地方,采取硬質鋪地、間植花卉的綠化方法;②休憩綠化帶:采用雙列喬木,間植花卉;③公共界面建筑退線帶:采用硬質鋪地規劃將綠化休閑空間、步行道及自行車道結合設置;④非公共界面,采取密植綠化的方法,保證路兩側用地私密性。3.2.4公共空間桂嘉大道的公共空間應是系統的、連續的、清晰的,是綠化開敞空間,其以桂嘉大道為線形空間主軸,形成脊骨式開放空間,支撐高品質的景觀環境。
4結語
綜上所述,山水思想對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其體現的是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對美的提煉、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城市在形態布局上應與山水要素、景觀格局相互滲透與配合,在建筑、道路設計上應保護傳統的自然山水城市格局,在景觀上應以自然山水為背景和依托形成良好的呼應,鑄造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城市環境。
參考文獻
[1]張群,梁銳,何林泰,等.山水型生態城市設計研究[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8,28(3):479-484.
[2]劉偉強,李旭生.順應自然山水,承揚地域文化——論龍巖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完善與深化[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2):139-141.
[3]余韻,劉琨.淺談山水思想在現代城市設計中的應用——以南充市文峰片區城市設計為例[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40(2):275-278.
[4]陳靜.山水型城市濱水地區城市設計探索與實踐——以黃石市磁湖西岸地區城市設計為例[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36(5):202-204.
作者:黃亞林 單位:郴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
- 上一篇:經濟法權利司法救濟研究
- 下一篇:測謊制度在司法實踐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