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實踐分析
時間:2022-12-12 09:52:53
導語:城市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地域廣闊,國土面積極大,氣候多樣,不同城市都有其獨有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背景。而不同城市的規劃管理模式,反映了城市風貌和經濟能力,是一個城市發展的主要部分。隨著經濟不斷飛速發展,在規劃編制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協同化和精細化等。而城市設計,尤其是城市設計導則的有效控制彌補了我國規劃系統中的不足。本文以精細化為基礎提出了面對規劃設計的原則,討論了規劃設計的具體的思路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管理效能,在城市設計具體實踐時提出了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關鍵詞:城市設計;規劃設計;精細化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依靠的是法定法規來對建設區域的行為進行約束,但是對于控規的管理方式是單純的指標管理——只重視重量的控制,以至于城市均質發展,給各個地區的特色和自然環境以及公共空間的高品質要求都缺少精細化的管理,忽視了不同地域的特色的營造。為了改善城市環境和恢復城市的秩序,提高城市經濟的競爭力。城市設計是種有效的規劃手段,已經廣泛的應用到實踐中去。但是在設計管理的實施方面仍存在問題,不能讓城市設計發揮其用處。為了可以最大發揮城市設計的作用,提高空間環境的品質,本文從實際開始,對城市規劃設計管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編制了可有效實施的管理機制。
1精細化規劃管理的城市規劃設計思路
1.1結合實踐明確城市設計實施的法定載體。成熟且獨立的法定規劃在城市設計上還做的不夠,只能用作實際方案。需要使用控規法律平臺將城市設計實施作為法定載體,并將控規融入相關控制要素,以至于城市控規和設計能夠相互補充。從而形成一個“城市設計導向+控規”的體系,以帶領城市中點地區發展的技術體系。1.2以規劃管理的需求為重點規范。城市設計的編制內容,提高規劃的可實施性為了實現重點區域的城市設計可以服務到城市規劃管理上,使得城市設計有一定的可實施性,需要深入根據現狀進行調查并在分析社會經濟的前提下對空間形態進行設計,重視在交通組織、業態開發、建筑容量和形態以及經濟成本方面的考慮。對城市規劃管理中的用地和開發以及形態控制方法等問題給出回答。從廣泛到局部對規劃管理中需在意的內容進行解答。同時不斷完善規劃技術標準。1.3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利用信息化技術作用在管理效能上有以下三點:①成果分階段編制、建庫以及驗收與規劃管理銜接;②根據“一張圖”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設計信息管理體系,并和管理規劃銜接;③將設計深度和數字城市設計成果深度與數字詳細規則的需求將結合。讓數字詳細規則成為規劃管理的技術方法。1.4探討建立城市設計的審查系統。①要明確城市設計的審查審批程序和有關審查的設計內容規定;②加大規劃管理中城市設計的相關審查人員的構成,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可以請專家參與到審查中來,從而起到一定協助作用。在這之外還要建立一個地區規劃師的制度從而保證規劃可以正常進行。
2對精細化管理的城市的規劃設計實踐
在精細化的管理環境下,為有效落實好城市發展的戰略方法,需在城市的各個重點地區開展城市化競賽,利用實際工作來獲取相關經驗教訓,從而形成一套針對重點區域設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2.1以城市設計導向和控規相結合來引領區域技術的發展。在城市的重點區域進行設計實踐時,先要請在此方面的專業人員,可以是參加過設計比賽的國內外設計單位,并將在設計比賽中好的方案再經過改良來進行深化工作。二維深化工作可以分為概念設計深化方案階段與控規編制階段兩個方面。其中概念設計的綜合深化是將設計比賽中優秀的設計方案,進行深入的現狀調查和專題探討,從而明白此地區的發展定位和策略以及空間形態。要確保方案經過了初審和終審并經過了本市常務會審同意后,才可進行編制其法定法規工作??匾幘幹撇粌H需要嚴格根據相關的要求內容進行,還需按照城市設計指引內容執行,尤其是地塊控制圖中加的控制要素,需要將其轉換成規范的設計條件,才可以進行執行。最終形成一套城市設計比賽———概念設計深化———控規編制———地塊圖要素的工作流程,確定了在此城市的重點區域使用城市設計導向+控規結合的發展精細化規劃管理模式。2.2城市設計規劃編制內容加大設計的可實施性和科學性。為了城市的設計有較好的可實施性,對城市設計的編制不能只是在空間形態上進行,還應以對社會經濟形態有分析對現狀進行了調查為前提。其內容有:空間形態、開展程度、用地布局、形態控制和專項規劃等等10個大方面。2.3以專題研究和現狀調查為基礎。在規劃上,要詳細調查用地權限和建設現狀,且應收集并整理好規劃局多年來在行政許可上的可可信度并查看近期在進行的規劃項目。從而確保設計需求能夠得到良好的實行。此外需對重點問題進行探究便于明確方向。比如在某地區的城市設計上,針對其歸還特點,進行CBO、總部經濟、會展配備以及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于。最后根據城市的空間景觀,給城市發展定好位置,制定需要發展的方向,從而給相關布局和容量的提供方便。2.4從地區發展策略的實現銜接到城市的局部和總體。為了承擔其地區的職責和給地區的發展做好定位,使得規劃目標和方案具有科學性與可實施性。進行編制前就要專題研究并對比國內外相關案例,從而確定適應此地區的發展目標、功能模式和建設容量和形態的需要,最后形成一個完善的發展戰略來進行城市方案的編制。對整體的空間結構和公共中心進行分層和探討,使得戰略目標可以完成。此外需不斷完善地區產業和城市交通的研究,將發展情況及時反饋到總體發展中,使得局部的區域城市設計和城市總體發展可以有良好的銜接和互動。2.5結合自然與人文格局,建造高品質的城市空間環境。在城市設計中可以將自然格局和人文環境進行塑造,使得城市的設計具有較高的品質。比如各個城市的名勝古跡和著名風景區,確立好規劃的范圍,并在城市設計中注意自然景觀的保護。通過不同景區的特點來確定景觀的空間格局,提出對建筑高度和布局等方面的要求,從而使規劃與設計得建筑物具有與景觀相匹配的節奏感,進而表現出山城交融之感。另外通過景觀環境的保護和提升來帶動土地的價值。
3結束語
通過規劃編制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前提和基本,而精細化的管理的實現可以有效提升服務的水平和規劃管理的效能。作為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城市設計中空間形態和環境所起到的作用,能夠將外部空間的環境做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人的活動范圍和心理特征。城市設計在城市規劃中扮演這重要的角色,城市設計有效地完成了的城市設計規劃所要求的任務,給城市公共政策提供了相應的管理辦法。但其管理方法中仍存在不足之處,不能發揮出城市設計應有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城市設計的作用,需要營造出高品質的城市空間環境,探究出城市設計管理的可實施性方法。本文深入分析了城市規劃設計的思路方法以及提高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對城市設計的管理實踐提出了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這些方法還需要在實踐的證實仍需要更多的討論,給出有效的建議。
參考文獻
[1]陳天,石川淼,崔玉昆.我國城市設計精細化管理再思考[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8(2):7-13.
[2]饒利林.利用城市設計創造高質量的城市公共空間———以廣州市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實踐為例[J].建筑與環境,2011(4):14-16.
[3]謝波,丁楊,張帆.精細化管理下武漢市控規層面城市設計轉型特征和實施途徑[J].規劃師,2017(10):10-16.
[4]丁晶,秦亮軍,劉洋.廣州城市規劃測量精細化管理平臺設計與實現[J].測繪工程,2013,22(5):58-61.
作者:郁文景 吉園園 單位:蘇交科集團(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 上一篇:地方本土文化下城市設計思路
- 下一篇:交互設計思維在UGC產品設計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