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配料攪拌筒創新設計分析
時間:2022-08-14 10:04:00
導語:飼料配料攪拌筒創新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現有自動配料的攪拌筒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一種自動配料系統中的攪拌筒,裝置中攪拌葉的葉片寬度可調,可以在混合不同糧食時調整攪拌葉的葉片寬度,達到不同的攪拌程度。設計中增加疏堵裝置,解決出料處容易堵塞、出料不暢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生產成本。
【關鍵詞】攪拌筒;攪拌葉;疏堵裝置
目前的配料系統中的攪拌筒,是主要用來攪拌混合飼料的裝置,具有結構簡單緊湊、經濟實用、維修方便和應用較廣的特點。這種攪拌裝置操作簡單,半自動化運行,適用于小型企業及家庭。該系統中共有8個儲料倉,用來分別存放物料載體、微量元素等原料。系統啟動運行后,依照配方的要求逐一開啟對應倉的絞龍,直至配方中全部倉都完成。當稱重儀表上顯示秤的測量值達到設定的重量時,絞龍要立刻停止運行。本系統中共兩個秤,1#秤主要是稱量需要粉碎的物料,2#秤主要稱量不粉碎的物料和小料。倉罐和稱重倉的下端均設置有控制閥,稱重倉上設置有重量傳感器。但是在實際運行時這種裝置在出料時不順暢,時常發生堵塞現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1-倉罐2-連管I3-連管II4-稱重倉5-連管III6-攪拌筒圖1配料系統中攪拌筒的位置所述的倉罐有多個,倉罐的下端設置有連管I,其中幾個倉罐下端的連管I與一個連管II連通,另外幾個倉罐下端的連管I與另一個連管II連通,兩個連管II的下端均連通連接有稱重倉,兩個稱重倉通過連管III與攪拌筒上的攪拌筒進料口相連通,如圖1所示。
1攪拌筒的創新設計
在傳統攪拌筒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設計,改進后的攪拌筒可在混合不同飼料時,調節攪拌葉的寬度,滑動擴展板槽的擴展板可以調整攪拌的表面積,達到不同的攪拌程度。增加了疏堵裝置,出料時十字推架可以上下往復運動,防止原料堆積造成錐形筒的下端堵塞,并且裝置下端采用螺旋葉片推動出料,使出料更加均勻方便。1.1可調攪拌葉設計。1.1.1傳統攪拌筒的結構。包括料倉、輸送管一、提升機、輸送管二和攪拌機構,料倉通過輸送管一與提升機相連通,提升機通過輸送管二與攪拌機構相連通,攪拌機構內設有攪拌葉,攪拌機構與攪拌葉皆為鋼制,攪拌葉上方設有電機,電機與攪拌葉電性連接,電機上方設有減速器,減速器與電機電性連接,攪拌機構上方蓋有蓋帽,電機和減速器皆設于蓋帽內,攪拌機構底部開有輸送口,輸送口處連有輸送管道,攪拌機構通過輸送口與輸送管道相連通,輸送管道內部設有堵板,堵板上設有控制把手。但是這種裝置中攪拌葉的葉片寬度無法調節。1.1.2可調攪拌葉的設計結構。針對以上缺點,本研究設計一種飼料配料裝置,更具體的說是一種自動配料系統中的攪拌筒,包括筒體、上蓋、電機、攪拌筒進料口、主軸穩固架、攪拌葉、閥門、出料口、錐形筒和主軸,裝置中攪拌葉的葉片寬度可調,可以在混合不同糧食時調整攪拌葉的葉片寬度,達到不同的攪拌程度。圖2中,攪拌筒6包括筒體6-1、上蓋6-2、電機6-3、攪拌筒進料口6-4、主軸穩固架6-5、攪拌葉6-6、閥門6-7、出料口6-8、錐形筒6-9和主軸6-10,筒體6-1為圓柱筒狀結構,筒體6-1的上端通過螺釘連接有上蓋6-2,上蓋6-2的上端中間位置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電機6-3,電機6-3的轉軸穿過上蓋6-2,上蓋6-2上設置有攪拌筒進料口6-4,電機6-3的轉軸上固定連接有主軸6-10,主軸穩固架6-5為十字形狀,主軸穩固架6-5固定連接在筒體6-1的中間位置,主軸6-10插在主軸穩固架6-5的中間位置,主軸6-10的上端和下端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攪拌葉6-6,筒體6-1的下端通過螺釘連接有錐形筒6-9,錐形筒6-9的下端焊接有出料口6-8,出料口6-8上設置有閥門6-7。攪拌葉6-6包括轉筒6-6-1、矩形框6-6-2、中條6-6-3、擴展板槽6-6-4和擴展板6-6-5,轉筒6-6-1的兩端焊接連接有矩形框6-6-2,矩形框6-6-2的中間位置設置有中條6-6-3,中條6-6-3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擴展板槽6-6-4,擴展板槽6-6-4延伸至矩形框6-6-2上,擴展板6-6-5滑動連接在擴展板槽6-6-4內,擴展板6-6-5上設置有緊固螺釘,攪拌葉6-6通過轉筒6-6-1套在主軸6-10上。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1.1.3可調攪拌葉設計的工作原理。該自動配料系統中的攪拌筒的工作原理為:有一半倉罐1裝著一種原料(玉米),另一半倉罐1裝著另一種原料(豆粕),需要配料時,打開倉罐1下端的控制閥,使一種原料(玉米)進入一個稱重倉4中,另一種原料(豆粕)進入另一個稱重倉4中,稱重倉4稱出每種原料設定的重量后,關閉倉罐1下端的控制閥,打開兩個稱重倉4下端的控制閥,兩種稱重好的原料進入攪拌筒6中,電機6-3轉動時帶動主軸6-10和攪拌葉6-6轉動,對原料進行攪拌混合,滑動擴展板槽6-6-4上的擴展板6-6-5可以調整攪拌葉6-6的表面積,擴展板6-6-5上的緊固螺釘可以將擴展板6-6-5位置固定,在混合不同原料時調整攪拌葉的葉片寬度,達到不同的攪拌程度。改進后的攪拌葉3D立體圖如圖4所示。1.2疏堵裝置設計。攪拌筒的下端出料處容易堵塞,出料不暢。增加了疏堵裝置,出料時十字推架可以上下往復運動,防止原料堆積造成錐形筒的下端堵塞,并且裝置下端采用螺旋葉片推動出料,使出料更加均勻方便。1.2.1疏堵裝置設計結構。筒體的上端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筒蓋,筒蓋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轉軸穿過筒蓋連接主軸,主軸上設置有多組攪拌葉,筒蓋上設置有攪拌筒進料口,筒體的下端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錐形筒,錐形筒的下端與出料筒相連通,出料筒的右端的下端設置有出料口,出料筒的左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穿過出料筒的左端面連接螺旋葉片軸,螺旋葉片軸上焊接有螺旋葉片,錐形筒的內壁上焊接有圓桿架桿,圓桿滑動連接在圓桿架桿上,圓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十字推架,十字推架位于錐形筒的出口位置,圓桿的上端焊接有連接桿,連接桿的右端鉸接有推拉桿,轉盤軸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錐形筒的壁上,轉盤軸的左端固定連接有轉盤,推拉桿的另一端鉸接在轉盤的邊緣位置,轉盤軸的右端固定連接有手盤,如圖5所示。1.2.2疏堵裝置工作原理。一種便于出料的飼料攪拌筒的工作原理:有一半倉罐1裝著一種原料(玉米),另一半倉罐1裝著另一種原料(豆粕),需要配料時,打開倉罐1下端的控制閥,一種原料(玉米)進入一個稱重倉4中,另一種原料(豆粕)進入另一個稱重倉4中,稱重倉4稱出每種原料設定的重量后,關閉倉罐1下端的控制閥,打開兩個稱重倉4下端的控制閥,兩種稱重好的糧食進入攪拌筒6中,開啟第一電機6-2,第一電機6-2帶動攪拌葉6-4和主軸6-5轉動對兩種糧食進行攪拌混合,當錐形筒6-11的下端發生堵塞時,轉動手盤6-19帶動轉盤軸6-18轉動,轉盤軸6-18轉動時帶動轉盤6-17轉動,轉盤6-17轉動時通過推拉桿6-16帶動連接桿6-15上下移動,連接桿6-15上下移動時帶動圓桿6-14和十字推架6-13上下移動,對錐形筒6-11的下端進行推動,將堵塞處通開,第二電機6-10轉動時帶動螺旋葉片軸6-6和螺旋葉片6-7轉動,對進入出料筒6-8中的原料進行推送,最后從出料口6-9出料。疏填裝置立體圖如圖7所示。
2結語
經實驗,改進后的攪拌筒,可以調整攪拌葉的寬度,達到不同的攪拌程度。在出料時,堵塞現象明顯減少,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姚衛平,錢竹明,夏國新.中小企業預混料生產工藝及設備選擇[J].飼料工業,2017,38(13):5-8.
[2]孫志禮,冷興聚,魏嚴剛,等.機械設計[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0.
[3]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減(變)速器•電機與電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作者:胡瑞玲 單位:鶴壁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 上一篇:非標自動化機械設備創新設計分析
- 下一篇:公益廣告中海報創新設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