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立體裁剪在服飾設計中的應用
時間:2022-09-14 10:09:29
導語:三維立體裁剪在服飾設計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服裝設計三要素:造型、色彩、材質。伴隨著當代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對服飾著裝的要求也越發提高,不僅在審美、顏色、款式上提出要求,而且對服裝設計造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服裝造型設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平面裁剪,利用精確的數值使面料完美貼合人體,并且根據人體三維計算出數值,從而在不同的結構線上做處理,設計出不同的服裝造型款式;另一種則是三維立體裁剪,利用面料直接在人臺上做設計,表現形式更直接、靈活、實用,能直觀地看到服飾設計效果,根據人體的不同部位做設計,處理手法例如兩種不同的面料穿插、切割、剪切、重疊等。因此,設計師們做設計時不僅要充分結合三要素來完成每一件設計作品,而且還要結合不同的工藝處理手法來做設計,從而順應市場需求。
【關鍵詞】設計;造型;立體裁剪
一、三維立體裁剪的構成元素
三維立體裁剪來源于西方,它是可直接在人臺上做設計的一種裁剪方式,根據面料的特性結合人體做出不同的3D效果。它的設計也是由點、線、面為基礎導向。點、線、面也是一切造型藝術最基本的要素,是服裝構成的重要要素。點是服裝造型的基本單位,點在服裝造型中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單調的面料中加強點的運用能夠突出服裝效果,吸引視線,突出個性。點元素的運用在服裝面料改造中的主要方式為通過添加紐扣、小面積的刺繡、增加釘飾等。服裝面料點改造可以通過有序排列形成線的元素,增強節奏感、視覺沖擊力和視線方向性指引;也可以通過點無序排列形成大小不同的面,豐富設計的層次,增強服裝的個性美。點是最基本的構成元素,作為最精細的工作環節,點的布局決定著服裝整體的魅力,合理使用點的位置,能夠巧妙地將面料的缺陷所掩蓋,點綴與服飾氣質整體不符合的地方。在整體面料中,各點的布局使觀看者的視線能夠凝聚,從而增加其整體的觀賞度,具體方式可利用小型的掛飾,比如沒有功能的紐扣、小型的刺繡圖案、重疊的肩飾,或是在開口部位添加掛墜等,能夠巧妙地將服裝各個部位聯接成一個整體,使視覺沖擊力極大增強。一些服裝采用錯落式排布,和諧統一塑造美感,使其擁有一種音符的節奏美。整體效果是根據線來貫穿的,兩點的直線或曲線連接,使紋理在服裝上密布,增強空間感。整體造型會根據點的不同以及線的長短曲折形成各異的風格,在美觀上,不同的風格滿足不同的人群,沒有所謂的“大眾喜愛”,結合不同人群和不同審美觀的需要,形成風格各異的點線結合形式,以滿足不同的人群。同時,設計師對于藝術的理解,幻想與寫實,印象派的塑造,使服裝種類更加豐富多彩。面可以稱之為結果,無論點如何裝飾面料,線如何升華面料,所得出的結果就是一個整體。當然,面也有自己的工藝方式,不同材質面的結合,能夠增強服裝整體的立體效應、層次變化,粗細搭配使服裝成品更具個性,而局部面的添加和改變,也使服裝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
二、立體造型的塑造方式
(一)多種造型手法的融合。在立體造型的設計過程中,不同的設計手法表達出不同的設計思維方式。設計的起始點是依據不同設計師在創意理念、設計主題上的不同,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設計理念與設計主題?!霸O計”思維方式并不孤立,表達手法各有千秋,例如,褶皺的造型手法:疊褶——它是以點線為設計單位起褶,其特點是呈現“線”的展現效果,適用范圍廣。抽褶——呈現“面”的效果,其特點是形成堆積感、塊面感,感官效果就像雕刻出來的雕塑一樣。垂墜褶——呈現出來的效果是兩點之間與兩線之間的連接,它利用面料的質感自然垂落、柔和、華麗。波浪褶——呈現點、線、面三個造型手法,它的造型呈波浪起伏,像水波一樣酣暢自由。它在造型手法上主要是利用斜紗的面料特點使它自然垂落,可在裙擺、飾邊裝飾。堆褶——起到累積、堆積的效果,造型夸張及富有個性等之類的造型方式。雖然造型手法眾多,但當代的造型手法提升自我的造型能力往往是不夠的,必須要在自我造型手法的基礎上,同時容納吸收多種造型設計工藝手法。如從除服裝設計以外的環境設計、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等不同的工藝造型方式方法及其造型特點獲取靈感,但在造型設計的過程中不但要遵循形式美法則,而且要合理、科學地淺析、推理其設計特點,有選擇性地使用不同的創意思維進行立體造型設計。此外,由于審美角度的不同,在同一種理念或方法下,每個設計者的選擇切入點是不同的,最終也會形成不同的造型款式。例如:建筑設計的鋼架結構給人一種硬挺、流線性、轉折性的視覺沖擊力,建筑的體積形態特征彰顯設計師的主打風格與格調,包括對材料的使用方式與服裝相比如出一轍。在服裝設計中,對材料的使用就像是建筑設計對材料的使用一樣,用材料塑造外形,用面料改變人體造型。而這種建筑設計的幾何型視覺感官風格與從立體構成學中運用幾何形元素進行服裝立體構造的服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相仿在服裝造型設計時用硬挺的材料突出人體部位,形成很強的、夸張的視覺沖擊力,彰顯設計師個性、張揚的形象。三宅一生的作品包包就是以幾何型為主,幾何型視覺沖擊力大、夸張、用大色塊的幾何型拼接來改變造型效果,格外加強了作為佩戴者個人的整體性與個性,也使他的設計醒目而與眾不同。因此,在服裝造型設計上,不單單只關注服裝設計,要學會靈活運用其他設計中的別致手法和其設計特點。每個設計都有獨特的工藝處理方法,將其用到服裝造型設計上,豐富自己的造型手法,為我所用。設計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學會觀察事物的特點特征才能更好地服務大眾,提高自我的設計能力與設計修養。(二)局部與整體相呼應。立體造型在人臺上塑造形體時是一個立體的、獨立的空間,是一個三維的空間,它包含著高度、寬度與厚度。服裝是穿著在人體上的,起到裝飾人體、揚長避短的效果。人體是一個極其復雜的三維立體空間。人體通過活動時的彎曲、旋轉、扭動靠韻律使形體富有動感,而人體在穿著上服裝后呈現出來的美感是別具一格的。因此,根據不同的設計思維方向塑造一個立體空間包裹在人體上,使服裝在人體上呈現出立體空間感,是最直觀的一種體現。其次,能表達出立體空間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面料”,無論是整體還是局部都離開不設計的中心支點“面料”。不同的面料體現出來的質感、觸感、視覺觀感、層次感、塑造后的空間是不一樣的。不同的設計需求決定了選取面料的顏色、做工材料,而面料在立體造型設計時將分割、省道、裝飾、部件等設計元素利用平面構成中的形式美法則將其進行分解成局部,并最終組合成整體。兩者利用不同的裁剪方法相呼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創造出新的造型和理想的組合形式及組合規律。它由平面轉化到立體,把平面構成的細節局部形態、組合方式、靈活地整合運用到立裁上,使其設計出的服裝個性突出、色彩鮮明。最后,服裝形成最根本的條件是人體尺寸,其次是在造型整體上對空間層次感的掌握以及利用,讓不同的層面進行局部的重疊、穿插,并讓其局部發生變化,最終整體與局部的結合后造型效果別具一格,立體效果突出。因此,在造型設計上,抓住設計的核心主流,對其設計后的整體效果、服裝的體維感官、體感沖擊影響非常大。
三、三維立體裁剪的融匯創新
我們在進行構思與創作時,往往都是從同一推理方向與同一思維角度去考慮設計。當思維方式達到極限的時候,進行反向性思維是設計不可缺少的思維創新。因此,我們要突破自己的思維瓶頸,就要去探求這種反向性思維。在立體裁剪中,造型結構的創意性要從反向性思維去衍生、探索。造型設計與其他設計相比詮釋的是一種不同的設計思維。立體裁剪可比做雕塑的雕刻方式,它在雕刻時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思維的空間感。而設計者就可通過面料在人臺上做出更直觀的設計,通過堆積、重合、穿插的不同手法來達到不同的立體審美效果。但是,這些創意手法都是被熟知的幾種體現手段,一旦達到設計的瓶頸則可能很難再去突破達到更好的裝飾效果;反之,如果在造型時利用反向性思維,從三維設計轉向二維的平面裁剪,利用三維立體造型的點、線、面結合到平面裁剪的數據與結構線上,根據不同的人體結構進行不同的結構重組,只有這樣從本質上發生思維的變化,才能夠在設計制作的過程加深對人體的理解,加深對服裝立體造型的感知。在此,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平面裁剪中加放松量時,最直接的放量方式就是在側縫處加放松量,在處理的時候相當于把人體當作一種二維空間進行平面造型。但是,在立體裁剪中加放松量,會通過推移法、放置法分配到側縫處、胸寬處與胸高點、腋下等部分。雖說在整體上放量是一樣的,但平面是尺寸上的延長,立體裁剪則是量的轉移。因此,將兩種手法結合,平面結合到立體,在立體設計時考慮到平面的方式方法,對于服裝造型來說可是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提升。這對于服裝設計而言,不僅是眼界的提升,也是技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莉芳.淺析服裝制版中平面裁剪與立體裁剪的有機結合[J].戲劇之家,2019(31):106.
[2]柳文海.立體裁剪技術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9,17(27):213-214.
[3]李丹.服裝設計中的立體構成[J].藝海,2018(11):88-90.
[4]崔靜.立體裁剪中創意思維的研究及應用[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0.
[5]肖麗玲.平面版型在服裝立體造型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9.
作者:黃友圣 單位:海南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 上一篇:村支部副書記扶貧先進事跡材料
- 下一篇: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