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論文

時間:2022-03-25 09:26:44

導語: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論文

1概述

我國各個地區的城市經濟基礎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問題發生,這時人們的需求已經不僅滿足于溫飽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們將需求提升到了生態發展,和諧共存的層面,這樣一來,城市的生態綠色發展就成為了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我國也頒布了生態小區的發展意見,在未來生態城市居住區應是在空氣、水質、土地等自然資源都能達到一定的綠色環保標準,這也是城市向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

2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的現狀

近年來,城市的發展伴隨著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的情況一路前行,如果不能處理好這些污染情況,顯然是與國家發展生態經濟的目標背道而馳,同時也違背了人們追求舒適、健康、綠色生活的意志。比如,前幾年北京地區在秋季經常性的形成大面積沙塵暴,這與北京周邊山區的植被貧瘠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再比如在2013年左右,京津冀等地區出現的霧霾天氣,雖然綠化不是罪魁禍首,但引出了一些城市綠化規劃方面的問題,這些實例有力地證明了我國在城市綠化規劃方面還有許多功課要做。具體到居住區的問題上,問題則更加明顯,首先我國城市居住區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以集中性的區域性的高、矮類建筑樓層為居住區;第二,以大面積不同人口密集區為居住區;第三,先規劃社區領地,再考慮環境因素。由于以上的社區規劃方式,就直接導致了以下幾個弊端,首先,由于建筑樓層越來越高,樓宇密度愈來愈大,所以該區域使用空調的數量也大大增加,從而形成的局部性的大氣破壞是短時間內無法改善的;其次因為人口密度巨大,所有形成的生活垃圾就需要集中性的整體銷毀,這其中產生的環境污染,也是無法估量的,最后開發商在選擇用地時,優先考慮在交通發達區域進行規劃,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為了規劃而規劃,不能統籌考慮生態建設與人口分布的特定條件,從而進入了無法擺脫人口稠密的死循環。

3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的意義

我國的國土面積有960萬km2,但大部分地區都是地形較為復雜的多山地區,尤其像四川,云南等地更是山水連綿不絕,比如位于保山城西部的蘭城街道森林區域,轄區總面積39.39km2,轄7個社區107居民小組。林地總面積1805hm2,森林覆蓋率47%。在如此多山的地區進行居民社區綠化全面建設顯然是不現實的,雖然大面積的山林區包圍著城市,但這些山林儼然成為了城市環境污染的天然屏障,在空氣被污染的情況下,城市面山的植被可以有效阻隔風沙及污染空氣的進入,同時能夠有效過濾掉城市內部的空氣雜質,在面臨泥石流,滑坡等地質自然災害時,山林也可以有效起到保護城市的作用,并且山林作為生命繁衍的重要棲息地,動植物的出現也可以對該地區的生態平衡起到應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城市山林在城市的美化及市民的休閑度假方面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5月國家建設部頒布了《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及技術導則》中,提出資源和能源的利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環境保護,材料的回收利用,減少廢棄物等內容成為指導居住區建設的重要原則。這項原則中提到的生態住宅小區中的內容,恰好是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所發展的方向,所以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4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原則

首先,應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早已是中國發展的基本政策之一,在城市居住區綠化工作中運用這一原則的目的,就是在綠化規劃中將整體區域的長久、有效發展作為重要考量因素,以建立區域性長效發展機制;其次,應滿足建立有效生態功能的原則,這一原則就是為了更好地維持城市與周圍環境的生態平衡,使人類居住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的統一發展,減少空氣污染情況,是這一原則的根本目的;再次,應滿足經濟適用的規劃原則,這一原則即是通過綠化規劃,使植被規劃面積可以滿足人們對于自然之美的偏好需求,同時還能兼顧到城市經濟投入的正常比例,讓城市保證正常的經濟發展態勢;最后,還應滿足科學綠化規劃的原則,在綠化工作中不能盲目選擇植被品質與綠化規模,應當因地制宜地針對當地土壤、氣候、水源等綜合因素方面進行植被選擇,最大程度地運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最少限度地改動土方,這樣不僅能保持原始自然的和諧之美,而且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政府支出。綜上所述,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原則還是應以人為本的前提下,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向前發展。

5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方法

由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地形特征,每個城市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方案其實并不一致,但在多年的工作經驗中還是可以提取出一些關鍵性設計方法的。

5.1明確綠化的目的與核心思想

綠化之前應針對綠化區域的空氣、土質、水源氣候條件等方面做好調研工作,然后集結各方面的專家就當地的人文環境與經濟狀況特點進行探討與分析,總結出該地區所適用的主要植被種類、綠化面積,但要注意的是所討論的內容應當以“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發展”為核心思想,然后通過集體學習的方式,貫穿這一主旨,使每個綠化工作人員都能認識到這一核心思想。

5.2科學選擇綠化區域并進行預整處理

結合之前的討論結果,在經過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進行綠化區域的確定方案,同時根據該區域所需要種植的主要植物情況進行土地的預整處理,包括除草、除石、翻土等,其目的是為了減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條件,保水保墑以促進幼樹生長發育,但需要注意的是預整土地時應盡量保證面山的原始風貌特征,不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

5.3進行多樹種混交林開發

在對綠化區域進行規劃時,要保證該區域的種植品種多樣化,形成混合型森林形態,這樣的混交林的優勢就在于可以保證綠化區域減少水土流失,增強防風蔽沙及抗逆能力,而且會更加貼近原始森林風貌,有利于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同時具有非常理想的自然風景觀光性。

5.4建立幼苗保護保障機制

在沒有成型的綠化區域內,不乏多樹種的樹木幼苗,這些幼苗還無法起到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這時就需要建立起長效的保證樹木幼苗順利成長的環境,森林防火、禁止砍伐樹木、防蟲防害等措施都應當積極的執行,這樣才能使經過培育后的森林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5.5加強后續管理建立和諧的生態居住區

在綠化區域形成以后,還應當繼續加強綠化區域管理工作,為當地居民普及森林防火、防災意識,使其深刻意識到森林對于城市居住區的實際作用,讓生態居住區真正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態勢。

6總結

城市用地的不斷擴張,已經威脅到城市周邊的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在城市居住區進行綠化規劃設計是改善目前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對居住區進行科學發展、生態發展及綠色發展的是未來城市轉型趨勢,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趨勢。

作者:黃天銳單位:云南省威信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