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規劃設計探究

時間:2022-10-19 03:06:37

導語:土地整理規劃設計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土地整理規劃設計探究

1研究內容

本文試圖以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協興園鎮冠子村、向陽村為例,從土地整理的基礎理論入手,針對研究區的基礎設施現狀進行了土地平整工程、農田水利設施和田間道路工程規劃設計的探討,根據多方面情況分析了適用于研究區的規劃設計方案,實現土地整理的價值。土地整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在進行規劃設計時應根據現場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規劃設計方案,提高規劃設計的合理性、適宜性、經濟性及可操作性。這對提高土地整理的工作效率,確保土地整理的施工質量,強化土地整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土地整理的規劃設計,最初是由德國巴伐利亞州土地整理的規劃、設計,只是以簡單現場調查為基礎,然后進行土地合并。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土地整理的實踐積累,農業結構的變化和農林業技術的不斷提高,現在各國土地整理已經是涉及面非常廣的系統工程,除了起到協調經濟、技術、生態和社會之間的密切聯系外,還要兼顧不同階層的利益,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更加注重環境保護等。我國在重視耕地保護的基礎上開始逐漸重視農村農業的發展,雖然開始實施土地整理工作的時間比較晚。但是我國關于土地整理規劃設計的研究還是很迅速的,自2000年以來,國家對于土地整理的新規定出臺,全國各地逐漸開展了大量的土地整理項目。在不斷的試點實踐中,我國土地整理規劃設計研究開始不斷發展完善。

3研究區概況

3.1研究區存在的問題

研究區位于廣安市協興園區協興鎮,涉及協興鎮冠子村、向陽村2個行政村,幅員面積為4786.20畝。研究區存在的問題:①研究區內耕地分布相對集中,但是地塊零散細碎,耕地利用率不高。配套生產設施、灌排設施不足,土壤被侵蝕,土壤肥力不高,水土保持能力差。②研究區沒有足夠的灌排水系設施,當前主要靠山平塘、小河堰、土溝土渠等水利工程灌溉。③研究區內兩個村除了主要村級道路外并沒有多少其他鄉村水泥路。沒有一個合理的農田道路系統,布局并不均勻。研究區內道路交通不發達,部分道路是土路機耕道,不適宜行人和機械行進,特別是大雨過后,泥濘不堪,行人出行不便。

3.2實施土地整理公眾參與度

根據研究區現場踏勘以及對當地村民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本次土地整理得到公眾的普遍擁護和支持。盼望此次土地整理能改善當地的農業經濟條件,增加農民產業收入,提高農村生活生產設施條件質量。同時當地村民村委對于部分設施的規劃建設提出了參考意見,希望能通過土地整理解決當地的實際問題。

4研究區規劃設計

4.1設計任務

通過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總體目標達到土壤平整、土層厚度足、土壤肥力強、水土穩固,并且耕作區道路、灌排水系配套完善。1)通過對研究區進行地塊合并、平整土地、坡改梯整理,減少研究區內地塊的細碎度,增加部分有效耕地面積。同時使得田地成片,布局合理,方便農民耕作和機械化處理。2)通過坡地、田、水、路綜合治理,重新調整土地利用布局,理順耕作區的排灌水系,完善坡地的坡面水系,做到旱能灌溉、澇能排洪,提高耕作質量。3)基于研究區內現有土路和村民生產生活需求,對研究區內的道路交通進行規劃,使得研究區內交通設施貫通發達,人行、機械耕作均能方便快捷到達耕作區,做到村民出行容易、耕作方便、運輸通暢。

4.2研究區單項工程設計

4.2.1土地平整工程規劃設計

土地平整工程包括格田整理和坡改梯整理。格田整理是對整理區域進行平整,并配套道路溝渠,使整理區域形成一個完整的灌排耕作體系。坡耕地實施坡改梯工程,對田土坎布局不合理的田塊進行合并平整等,讓坡耕地形成階梯狀平臺耕作區,同時配套溝渠和護坡石埂,保證坡體的穩定性和形成完整的坡面水系。土地平整的總體要求:土地平整后田塊集中、大小規模適當,坡度較為平緩,能保持水土,土壤肥沃,適合農作物生長。既要便于農業耕作,符合灌排水要求,也要保證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并且能提高作物產量。1)格田田塊設計。土地平整要根據平整區的地形、地貌、地面高程來進行,并不破壞現有灌、排水系為原則。為了耕地的合理灌溉,節約用水,基本消除水田的潛育化危害,充分發揮機械作用效率,提高經營水平和土地生產能力,需對研究區部分土地進行平整。土地平整時以條田為基本單位,條田內部土方挖填基本保持平衡。同時,為確保排灌渠道水流暢通對地面高程的要求,在條田之間再適當進行土方調配。田塊的形狀基本上以路、渠或渠、渠及路、路相交構成的矩形結構,形狀規則,便于機械化耕作,減少勞動強度,提高勞作效率。田塊間高差約5cm,與研究區大地形基本一致,向斗渠或河流方向遞減,以便灌、排自如。田塊的設計滿足機械化作業的開行長度,通過整理達到田成方、地面平整,不留荒地,局部地區因地形、地勢的變化而有適當的調整。大部分田塊的內部坡度大約控制在1/1000]。2)坡改梯田塊設計。梯田埂依照自然臺位,沿等高線布置。田面寬度依坡度而定,在每臺地的外坡位置設置砼網格護坡埂,保證坡體穩定,防止水土流失。并沿坡面橫向、縱向設置配套溝渠設施,以保證整個坡面體系橫向能灌溉,縱向能排澇。

4.2.2農田水利設施規劃設計

農田水利工程包括灌溉、排水、蓄水、引水等方面的水源應用。土地整理項目灌排工程設計的主要對象是項目區內灌排渠道輸水工程,其規劃設計應與整個研究區內的現有水系設施和田塊地塊分布緊密結合,做到滿足田地水源灌排需求,因地制宜建立科學合理的灌排工程系統。此次對于研究區水系設施的規劃布局,對部分原有主干土溝土渠做了硬化處理,同時規劃了部分溝渠,做到田塊、坡面灌溉引水有源,洪澇排水有道。避免出現旱季時無水源引水灌溉;防止暴雨時坡地水流四處亂流、沖毀耕地,減少水土流失;疏通水田排水路徑,防止水田積水等水資源災害情況。

4.2.3田間道路工程規劃設計

道路是固定的長期使用的基礎設施,是一定區域范圍內生產、生活、發展的基本保障。在規劃布局田間道路和生產路時應考慮多項因素。便利和適應機械化耕作;以直線為主,方便農戶生產生活;互相貫通,循環有機結合形成道路網;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有田間道,防洪防地質災害;溝通農戶集中居住區和耕作區;依靠地形,選擇堅實土質,避開不利地段。此次對于研究區規劃后的道路交通布局力求做到交通貫達,田間道貫通兩個村內的各個集中居住區和耕作區,為貨物運輸、作業機械向田間轉移等生產操作過程服務。生產路穿插于格田、坡地,方便村民生產生活。

4.3設計成果分析

土地整理的進行可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促進農村現代化。圖1所示為此次廣安市廣安區協興園鎮冠子村、向陽村土地整理規劃設計的規劃布局圖。按照此規劃設計研究成果,研究區通過對田坎歸并和對田邊地角的整理可以有效減小耕地零碎程度,增加部分適用耕地,平整出成片肥沃土地。同時研究區內的農業基礎設施將得到極大的改善。農民可充分利用完善的農業生產設施和成片的肥沃耕地發展多種大規模種植經營,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加收入。同時,還可降低農戶勞動強度,節省勞動時間,事半功倍。

5結論與討論

5.1結論

本文在對廣安區協興園鎮冠子村、向陽村土地整理項目進行工程布局規劃設計時,依據地方實際現狀,借鑒國內外實踐經驗,運用土地整理、規劃設計相關理論和基本原則對土地平整工程、水利設施工程和田間道路工程進行了較為合理的規劃布局。規劃布局后的研究區地塊集中成片,適宜機械化耕作和發展大規模經濟作物種植等;配套有足夠的灌排設施,能滿足耕作灌溉和暴雨降水排洪的需要。道路連通多處農戶居住區和耕作區,方便農戶出行、耕作?;具_到了預期的效果,形成了大片系統的耕作區,有利于農業的發展。

5.2討論

土地整理規劃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研究內容廣泛,限于知識水平、時間、資料等條件的限制,文中研究尚有不全面的地方,還有許多因素沒有考慮到,沒有涉及到具體工程設施的設計等。對研究區土地整理規劃設計還需要更進一步研究。本文主要側重對研究區內土地整理規劃設計宏觀方面的研究,由于不同地區的條件存在差異,所以不同地區土地整理規劃設計的具體技術方法也不盡相同。今后,應針對不同土地整理類型區的技術與方法開展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齊海燕 賈秋容 馬珍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