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論文

時間:2022-03-30 11:33:00

導語: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論文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促進了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使得我國居民小區住宅需求悄然發生轉變。傳統的小區住宅正在向著生態型住宅小區的方向轉變,做好城市、小區的生態建設,提高居民的小區居住質量是現今乃至今后一段時間我國住宅小區發展的重點。本文將在分析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特點的基礎上對如何做好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可持續發展

做好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與建設是國家發展和諧社會的重要方向,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建設好生態型小區最主要的是要做好小區住宅的節能,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住宅能耗占國家能源總能耗的20%以上,同時這一數據還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做好小區住宅構造節能的規劃與設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是促進我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建設高效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方向,是現今乃至今后一段時間小區住宅設計中的重點。

1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的特點與功能分析

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相較于傳統的住宅小區在注重居民居住舒適性、健康性的基礎上重點還應體現出其良好的生態效益,并呈現出一種新型的人類生活方式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新思路?,F代生態型住宅小區具有的功能與特點如下:

(1)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綠化覆蓋率大幅提高,這種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綠化率的提高不僅僅是簡單的栽花種草,而是在結合生態學、建筑與美學、生物工程學、地理學、城市和小區環境規劃、水資源等學科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分析與論證妥善處理好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在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做好對于住宅小區的綠地建設的合理規劃設計。

(2)實現了對于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節約了土地資源。做好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能夠有效的提升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

(3)節約水資源,水資源的合理化利用是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的一個重要方向,水資源是小區住宅中應用較多的資源,但是相較于國外的住宅小區我國住宅小區在水資源的收集和利用方面遠低于西方國家。做好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的規劃與建設對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節約用水,促進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4)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F代生態型住宅小區通過將生態設計引入到住宅小區的設計中,做好住宅小區的生態系統的建立,各中生態系統都具有獨特的結構和與之相適應的物質循環方式與途徑,通過在小區住宅做好能源的合理利用,從而極大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費。可以通過加裝太陽能發電、熱能循環以及節能設備的使用等都能夠優化生態型住宅小區能源結構水平。

(5)實現對于住宅小區垃圾的分類處理,“垃圾是防錯位置的寶藏”通過在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中做好對于垃圾的分類處理,促進垃圾的回收利用對于實現綠色環保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2做好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

住宅是由墻體、屋面、門窗、地面等圍合起來的空間,也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間結構。其內部根據活動功能的不同分為休息、起居以及廚衛服務等幾大區域。同時各部分之間的分工更為明確、合理。其中,住宅中的臥室也不再是多功能區域,而是被重新定義為休息區,其主要實現居民休息、衣物的存放等功能。住宅環境節能性能的優劣與自然環境和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的高低及住宅構造的合理性密切相關。在住宅能耗中主要分為傳熱能耗的和通過門窗縫隙能耗兩個方面,其中傳熱所帶來的能耗占據整個能耗的70%以上,因此,在小區住宅構造節能的規劃與設計關鍵是要做好對于住宅圍護保溫結構的構建,做好住宅的隔熱、防濕、防結露等,防護的主要功能是做好住宅的熱防護,減少住宅冬季和夏季的熱量損失,現今在小區住宅構造節能的規劃與設計中普遍采用的措施是在住宅構造中加設住宅保溫層,通過在住宅外墻使用熱導率較低的材料來阻隔住宅內的熱量損失,從而實現對于住宅內部的節能保溫。

2.1小區住宅構造節能的規劃與設計

在小區住宅構造節能的規劃與設計中做好對于保溫層的構建對于實現住宅的構造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F今,在住宅圍護中設置保溫層構造保溫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單設保溫層是在小區住宅構造節能中使用較多的保溫層布設方式,采用此種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出輕質保溫材料的絕熱性能和結構材料的強度,同時,使用此種結構形式施工較為方便,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2)封閉空氣間層保溫,將空氣層封閉能夠得到良好的絕熱效果,為達到此種效果,需要在住宅的圍護中設置4cm~5cm厚的保溫層,同時為了提高保溫效果,層面件需要采用強反材料。(3)將保溫與承重相結合,在小區住宅構造節能設置中通過采用空心板、多孔磚等的結構,在墻面間加入了空氣隔層可以使得住宅保溫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同時采用空心磚等材料既輕便、保溫性又高,采用此種結構形式不但構造簡單且施工較為方便,在結構上采用較多的常常是混合型保溫構造用以提高保溫效果。同時在墻體保溫時還應進一步推廣空心磚墻和復合墻體技術。

2.2做好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空間結構層次的劃分

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原則之一就是要做好小區空間的合理利用,從小區住宅內部的空間到小區外部交流空間以及公共綠地等都屬于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所需要考慮的范疇,通過做好空間的合理劃分與構建,從而實現在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內部構建起功能齊備、適宜居住的居住環境。

2.3做好自然環境的改造與搭建

僅僅合理的利用自然環境是不夠的,在合理利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對自然環境進行再造和搭建,在其中加入人文環境,使得兩者之間互相包容、提升是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另一個重要方向,需要在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3某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實例

某小區規劃占地面積約6萬多㎡,小區中的建筑以多層和小高層的住宅為主,此小區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定位為現代生態型的高檔住宅小區,注重居住質量的和居住品位,對于設計的要求較高。

3.1做好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的規劃組織形式

整個小區在規劃設計時對于建筑采用的是南北朝向的建筑布局結構,在小區內部環境的構建上著重突出自然、舒適、宜居型景觀營造,對于小區中的重點位置,依照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的概念來進行小區的規劃設計,同空間層次的搭配組合,形成東西合圍、高低錯落的整體布局,構建起別具特色的、向心圍合的、開敞多用途的綠色大宅院和住戶日常生活是最直接貼近的交往、休息、活動空間,而且大大改善了生態環境條件,使得用戶戶外活動空間大為增加。

3.2小區綠化系統的規劃

在綠化系統的構建中,注重小區內的點、線、面之間的有機結合,在小區內部主干道主要栽種常綠樹木。減少行車等造成的噪音污染,并在小區內部構建空間綠化網,常綠植物與落葉植物相互穿插,并通過灌木、花草等填充中下層綠化空間,構建起完善、合理的小區整體綠化系統。

3.3做好對于小區水系統的規劃設計

水系統是小區規劃設計中的重點,此項目設計是通過人工引入河水,并在小區中心形成一個人工湖泊,并通過運用點、線的方式連接小區內的各個景觀點,將水、綠、路等有機聯系起來,構建典型的江南水鄉特點,同時對于給排水、雨水系統規劃設計時建立起中水回收處理系統,將其應用于小區綠化、景觀等方面,在設計做好對于雨水的合理利用,通過合理規劃雨水徑流途徑、設置多種滲透設施等措施,充分利用雨水,從而為小區內大面積綠化和景觀水體提供了大量的生態用水。

3.4做好小區內照明系統的構建

小區照明根據空間層次分為高位、低位和公共三個部分,在主干道采用高位照明,并對不同的照明用途設置不同的照明亮度,通過三者之間的合理搭配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同時在建筑住宅的墻面屋頂上可以通過加裝太陽能板的方式增強對于太陽能的利用,將發出的電能利用與小區的照明和公共設施用電,同時在夏天通過太陽能電池板還能更好的進行隔熱。

3.5做好小區人文系統的規劃設計

在小區公共設施的構建上,不僅僅要強調其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和實用性,同時還需要注重與環境的和諧,在配合廣場休閑綠地適當安排中小型雕塑,提高小區的文化品位,增強小區內的藝術氛圍。

4結語

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對于住宅小區已不滿足于居住功能,現代小區需要實現居住、娛樂、環境等多方面的有機結合。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是小區規劃設計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實現小區建筑的合理布局以及綠色生態系統的建設,在提高小區居住舒適度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作者:鮑捷音 單位:北京鑫海廈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夏云,夏奎,施燕,等.生態與可持續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周滔,李啟明.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在中國的發展分析[J].建筑管理現代化,2002(08).

[3]劉威.城市綠地系統的生態功能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環境管理,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