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態保護規劃設計分析
時間:2022-03-29 11:00:37
導語:林業生態保護規劃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護生態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在經歷多年的工業發展后得出的深刻結論,同時可持續發展已經被列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全國人民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會中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林業生態保護規劃設計是林業生態保護的前提。
一、林業生態規劃設計的幾點特性
(一)設計要具有全局性。林業生態規劃講究全局性,林業的生態規劃整體上要堅持與社會的政治經濟以及環境優化相適應,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整體考慮各個方面的整體要素,考慮各個方面的利益以及相互之間的制約關系。綜合考慮天地人之間的關系,制定適于當前始于未來發展的規劃策略,切記顧此失彼,只顧眼前利益忽略長遠利益的做法。就研究的方法而言,要綜合運用到多個學科的知識,來開展多因素、多層多維度的綜合規劃設計。
(二)設計要具有長遠性規劃設計形成的方案應該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適用于我國林業生態規劃的現狀,并且對現實情況均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因此,規劃設計者需要立足高點,俯瞰全局,在宏觀視角把控林業規劃的方向,結合地域差異、總體布局、結構差異、戰略定位、發張方向建設的重點、難點予以綜合的規劃設計。正確制定出一個林業生態保護的穩定協調發展策略,為指導我國未來林業生態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因此,在制定林業生態規劃的大目標時切記急功近利,因為規劃一旦制定,就意味著一代人甚至幾代人都將為之付出努力,如何減少及決策者思維上的波動,做出有益決策,將會為祖國經濟減少大量的損失,并能夠促進社會發展的持續穩定。
(三)設計要具有實踐性林業生態規劃設計不是一個簡單的規劃設計問題,而是一個結合實際經驗,經過不斷的總結、歸納以后制定出的一個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宏觀決策,因此,決策者制定的規劃一定要具有長期性,并且要不斷的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完善現存的規劃設計。
(四)設計要具有群眾性林業生態規劃設計的目標都需要群眾去實踐,將來必須要用到群眾中去,因此設計的規劃應該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再規劃設計制定的過程中,不能只考慮專家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更應該到走進群眾中,了解群眾的意見,這是一項影響子孫后展延續的大工程,不是幾個人或一群人就能完成的,必須上下一心,眾志成城,讓規劃更有生命力。
二、規劃設計的任務、內容和程序
(一)規劃設計的任務。林業生態規劃有兩個重要的目標,第一:形成林業生態保護的總體布局,總體規劃,制定未來建設的宏觀方針,為各級領導提供進一步規劃的依據;第二:形成具體的工程建設方針,保障建設的合理性、有效性,增加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效益。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社會良好發展。
(二)規劃設計的內容。規劃設計的內容主要有設計的要求和需要完成的任務所決定。一般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了解土地和森林資源,落實林業生態規劃;做好水文、地質、土壤、植被的專業調查,編制立地類型表、林業生態工程典型設計和森林經營類型表;在前面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建立各項規劃,變質規劃設計文件。但是,鑒于林業生態規劃的種類不同,規劃的設計深度和廣度也不盡相同。
1.林業生態工程總體規劃,為各級領導制定宏觀的林業生態規劃制定依據。其包含的內容相對廣泛,規劃的年限也相對較長,提供林業生態規劃發展的遠景、方向、布局以及投資效益等內容。,因地制宜地進行生產布局,提出關鍵性措施。
2.一個流域或一個區域的林業生態工程規劃設計,為區域林業生態規劃提供依據。主要規定生態工程總量的完成年限,每年需要完成的任務量,規劃具體的技術措施,這些措施需要具體落實到山頭、地塊;此外,需要對林業規劃的投資效益進行規劃與評估。
3.林業生態工程施設計是直接為當年工程施工服務的,這項工作一般開展于一個流域或者一個區域。
4.林業生態工程目的的不同,規劃內容也有所側重。根據主體的林業主體種類有所不同,林業規劃的內容也有所差異。例如三北防護林主要以風、沙、水的情況為考慮內容,因此具體林業工程以多葉林和多種樹木為主。
(三)規劃設計的工作程序。林業工程規劃工作是整個林業工程建設的關鍵環節,是保證建設必要性和投資有效性的評價依據,這將制動未來的林業建設規模、進度、資金使用情況等。在規劃文件得到批準之后,建設單位要嚴格按照文件指示執行工程任務,如果發現文件中存在重大的漏洞或者建設中需要改動,需要經過原單位批準和設計單位的同意。
作者:曹亞妮 單位:長武縣林業規劃設計隊
參考文獻:
[1]鄭風田,阮榮平.集體林權改革評價:林產品生產績效視角[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19(6):107-114.
[2]王蕊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以貴州省甕安縣的林改實踐與林權糾紛為考察點[J].法制與社會,2009(32):66-67.
[3]回良玉.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J].林業經濟,2009(10):5-8.
- 上一篇:鐵路客運產品設計優化與創新
- 下一篇:規劃設計中人文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