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理念小城鎮規劃設計
時間:2022-10-22 04:35:22
導語:生態理念小城鎮規劃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城鎮規劃建設也隨之被人們廣泛關注,這也導致我國的生態環境遭受了巨大的壓力。所以,小城鎮的規劃設計要以生態視角為出發點,加強城鎮的綜合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生態小城鎮。論文通過對生態理念的介紹,對當前小城鎮規劃設計中所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闡述,分析出基于生態理念的小城鎮規劃設計。
【關鍵詞】生態理念;小城鎮;規劃建設
1引言
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對小城鎮規劃的過程中,人們只重視城鎮發展,忽視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破壞環境、亂排亂放的現象隨處可見,這些都使得周邊的環境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生態發展不平衡,環境質量明顯下降。而基于生態理念的小城鎮規劃設計,對于環境保護十分重視,這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2生態小城鎮規劃理念
小城鎮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已逐漸經意識到生態的重要性,人們正在采用自然環境與生態理論相結合的方式,來建設無污染、無有害物質的生態小城鎮。在規劃過程中,結合小城鎮的實際情況以及在進行建設當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破壞現象,提出了“生態城鎮”的全新規劃理念,主要表現為以下3方面:
1)規劃與環境相結合。對于小城鎮的自然條件及建設的實際情況要合理地進行分析,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對城鎮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預測,并且要對小城鎮和城鎮周邊自然環境的承載力進行明確的分析和了解,最終制定出一套完美的城鎮規劃設計方案。
2)真正做好城鄉統籌,滿足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要求。根據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具體要求,對小城鎮的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把控好,努力做好城鎮公共設施的資源共享,使小城鎮產業可以向周邊村鎮靠攏,把城鎮里面的公共設施及基礎設施可以延伸到周邊的村落,把城鎮公共服務覆蓋到周邊的各個村落,滲透城鎮的現代化文明,最終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及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真正轉型。
3)將可再生資源進行有效再利用。提高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避免城鎮環境受到不必要的破壞,通過城鎮發展的實際性質來最終確定其發展的方向及內容。為了可以使小城鎮發展的性質和職能更加明確,就需要對各個行業領域在城鎮中的真正地位以及城鎮經濟發展的特點進行全面的考慮,同時還要根據生態發展的基本原理,制定一套綜合性強的小城鎮資源管理系統。最后,要建立小城鎮資源的可再生體系,形成一個低污染、低消耗、高利用的城鎮再生資源體系結構。
3小城鎮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
3.1對于生態理念的認知不夠
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在進行小城鎮的規劃設計與發展中,部分的基層官員并沒有遵守小城鎮發展的規律,他們把大城鎮發展的模式套用在小城鎮發展上,對于小城鎮的建設只做了表面工程,使得小城鎮的規劃建設需要破壞大面積的生態環境,最終使得農村的生態環境出現更嚴重的惡化,同時還會浪費并閑置大量的資金和土地,這與進行小城鎮規劃建設的最初目的完全相反,沒有辦法實現最終的目標,農村經濟也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3.2盲目模仿大城市的規劃設計
在對小城鎮進行規劃設計時,通常都會把基礎較好的小城鎮當成是樣板城市,一味地效仿大城市的規劃建設,完全不考慮自身經濟條件及改造的能力,出現小城鎮的規劃設計與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完全忽略了自身環境所具有的特殊性。部分城鎮甚至還建造了“工業園”,這與自身的發展完全不符,在這期間,肆意地毀林毀田,使得當地的生態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資源也被極大地浪費掉。由于小城鎮的規劃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而且發展速度很快,這就使得周邊各村落的經濟沒法得到發展,導致農村經濟停滯不前、城鎮經濟發展迅速的不合理現象,無法實現小城鎮發展帶動周邊村落發展的最初目的。
4生態理念的小城鎮規劃設計
4.1與自然環境相配合進行小城鎮的規劃設計
我國小城鎮的人口增長近年來呈上升趨勢,這也使得小城鎮的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小城鎮規劃建設會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從本質上來講,這屬于是人與自然的一種對抗,是環境容量和生態不能夠負荷的最終結果。所以,小城鎮的生態規劃必須要把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理念作為出發點,真正實現技術圈和生物圈之間的相互協調,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因此,在進行小城鎮的規劃建設時,要及時對鄉鎮工業的分布情況及人口規模進行準確的掌握,確保小城鎮規劃不會超過當地環境的容納程度,而且需要對城鎮布局和自然因素的結合加以重視,實現自然因素的保護與利用最大化,同時,還要把小城鎮周邊的自然環境也一起加入到城鎮的規劃設計當中,加大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接觸,努力使自然環境保持平衡,創造出一個更加貼近自然的生態小城鎮。
4.2合理預測城鎮發展規模和環境容納度
這是一項技術性和理論性非常強的工作。任何一個城鎮的規劃發展,都需要遵守自身發展的規律,不能夠全部一致,需要從城鎮的實際情況出發:
(1)對城鎮的發展水平進行詳細分析,并且以此為基礎,對城鎮未來的發展規模以及人口運動的情況進行提前預測,建立一支包含已知、未知、不確定的灰色系統;
(2)要對將來對小城鎮發展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多層次、多元化的分析;
(3)要與當地環境的最大容量相適應,小城鎮的環境容量通常都是由自然環境條件所決定,水資源與土地資源是對環境容納量進行制約的最主要因素。
4.3建立可再生循環利用的產業結構
建立一套可再生循環利用產業結構,能夠大大降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最終可以形成一個生態環保型的新型小城鎮,把小城鎮平時活動的內容、方向及形式進行系統的規劃,最終制定出小城鎮基本的產業機構框架。因此,為了使小城鎮的職能和性質更加明確,就要全面考慮到小城鎮在地區中的地位,確定生產的布局,重視小城鎮在國民發展中的具體作用。通過生態發展的要求,各個相關部門要注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加強廢棄物的再利用,最終形成一個低污染、低耗能、高效率的產業化結構。
5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理念小城鎮規劃建設是一項十分艱巨,同時又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定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環境與發展相結合,并且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最終構建出適合人們生存與發展的全新小城鎮。除此之外,對于小城鎮的生態環境也要進行綜合整理,改善城鎮的生態環境,加強城鎮建設,全面促進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景偉.基于城鄉一體化理念的小城鎮生態規劃探索[J].四川水泥,2015(11):16-17.
【2】姚萍.基于生態理念的小城鎮規劃設計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1):32-34.
【3】張定青,孫亞萍,郭偉.基于生態與人文理念的小城鎮特色規劃設計策略———以陜南小城鎮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7(1):55-57.
作者:曹明雷
- 上一篇:司法個案輿情現象與引導
- 下一篇:不確定法律概念司法審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