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理念下城鄉規劃設計分析

時間:2022-10-22 04:38:50

導語:生態理念下城鄉規劃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理念下城鄉規劃設計分析

摘要:生態理念一詞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無論是城市建筑還是農村規劃等方面,都能看見這個詞語。而目前又出現一種新的倡導,將生態理念應用于城鄉規劃建設中———這一理念就是指主要遵循生態為主的前提下,從環境的保護角度出發,對城市建筑和鄉村建設重新進行規劃。這不但能更好地提升鄉村生活的水平,同時也能提高環境水平的持續發展性能。旨在探討如何將生態理念更好地應用于城鄉規劃建設中,提出相應的意見,希望能對相關讀者有所助益。

關鍵詞:生態理念;城鄉規劃;設計理念

在當今社會,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無論是大氣污染、水污染、還是土壤問題都已經成為當下影響人們生活幸福指數最大的障礙,這些問題的出現將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巨大的隱患,一旦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對社會的發展乃至人類的進步產生巨大的阻礙。如何將資源實現最大化利用成為了困擾我們的難題,最重要的問題是市場供應和人們的實際需求協調性不夠,如果能有一種科學性、合理化、規范化的設計手段介入管理,想必一定能夠提高相關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所以從長遠看來,以生態理念為主的城建規劃建設尤為重要。

1生態理念背景簡介

目前主要困擾我國人民的環境問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脫離不開關系的,近年來的生態問題主要是由城市化、工業化進程飛速發展而引起的,在大力推廣城市化、工業化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忽略了他們對生活環境方面的影響,暫時被利益蒙蔽了雙眼。據調查我國的環境污染地區主要以城市為主,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覺醒,國家相關領導部門也逐漸出臺了相關治理政策,期許這些政策能夠解決目前因為發展帶來的窘境,但是事與愿違,正因為一系列的突然改變,污染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將污染源漸漸轉移到了廣大的農村地帶。自從2007年末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頒布了《城鄉規劃法》旨在努力實現統一規劃城鄉發展前景。此項政策中明確表明,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城市和農村的發展要進行具體的統籌規劃設計,力求共同協作,無論是城市進步還是鄉村發展都必須遵循環境保護為前提,要將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2何謂“生態城鄉發展”?

生態城鄉規劃的設置目的是充分利用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地理條件,二者之間進行互補,來構建符合不同建設功能區域的具體布局和各種基本要素,實現資源的合理化利用,最大限度的進行開拓和管理,力求實現城市和鄉村的和諧發展,齊頭并進、共同努力。發展的首要前提是對城市和鄉村之間的資源做到合理管控,發展過程中采取科學控制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點也是必須要做到的,在建設過程中,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的各種建設性活動都要規劃進一定的合適范圍內。第二點,規劃出合適的范圍之后,一系列管理單位的相應工作還要以所規劃的實際范圍為基礎進行現場指導、布局工作,這樣才能夠引導城鄉建設按照最初的布局發展,力求完美,這樣能夠有效阻止前文中提到的現象,防止污染源從城市轉移到農村,第三點,在實行工作的過程中,要重點將注意力放到城鄉邊緣地區的結構建設和規劃建設中,近幾年發現,地處城鄉結合部的區域管理相對較差,各個地區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責任意識分化不清,互相推卸工作才得到不到良好的解決。引起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城市管理者認為其不屬于自己的管轄范圍內,應該隸屬于農村的管理范疇。而與之對應,農村的管理,者也認為該地帶不屬于自己的義務責任內,二者相互推脫,逐漸就將城鄉結合部形成了城市中的“三不管地帶”,這個地帶不但環境問題較為嚴峻,治安問題也得不到保證,這兩點問題一定要引相關部門管理者的重視,否則會成為城鄉規劃前進路途中巨大的阻礙。不論如何,人們一定要意識到,以生態理念為基礎的城鄉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之路,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這項發展的主旨是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從可持續發汗的角度出發,立足于人類的發展,尊重自然、社會和諧,建立的一個良性循環體系,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個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如今更加注重生態理念不但能夠形成經濟的高效發展,而且能夠促進社會進步,打造一個全新的城鄉發展模式。

3城鄉規劃設計和管理的現狀

3.1城鄉的規劃設計和管理中耗費資源較多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建設前期都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所以必須需要相關部門的資源支撐,但是在整個設計應用過程中不乏出現資源過度浪費情況。目前我國各地城市化進程膨脹發展,快速擴張的前提下引起耕地面積急劇減少,如果單單將建設的注意力放在擴張城市上,不但不能夠增進人們生活水平的便捷,同時伴隨的是耕地面積的急劇減少。過度的發展也會忽視綠色公共交通的重要性,產生交通資源浪費的情況。經濟的快速發展讓私家車的擁有著也越來越多了起來,小汽車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普遍應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目前我國的石油資源大部分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本土能源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進口能源大大降低了我國能源安全性,而汽車的廣泛應用無疑加重了這項負擔。水資源使人們生活中賴以生存的能源之一,目前城市人口急劇增長,資源浪費現象屢見不鮮。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量也日趨增大,只能通過加深汲水深度才能滿足人們日常的需求,長時間下去,一定會引發城市地標沉降這一危害現象。

3.2城鄉的規劃設計和管理中污染較多

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推廣過快,很大程度上缺乏合理性的整體規劃和統一布局,整個過程中,污染問題又成為困擾人們的主體問題。目前我國內部空氣污染、水源短缺、土地利用率下降都是影響發展進程的首要問題。空氣污染主要是指空氣中得可吸入性微粒,近年來我國各地均報道出現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峻。水污染的問題也成為了我國有待解決的有一大難題,水的流動性較大,因此污染的水源極易擴散且處理不易。水污染本身還會引發周圍的土地污染和空氣污染,所以水污染問題不容忽視。而一旦土壤污染,種植區域的農作物能夠被污染的土壤所污染,致使污染源轉移,有污染的植物一旦經口進入人體內,也較易誘發食品安全問題。近年來食品安全人人自危,不斷給人們敲響警鐘,由此可以看出土壤污染問題也直接關系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其問題不容小覷。

4生態理念下的城鄉規劃設計優化策略

4.1建設生態城鄉,減少環境污染

在城鄉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須以生態保護為首要目標,杜絕任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情況出現。在規劃設計中加入大量的篇幅,來具體控制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對于環境污染事件的處理措施,以及相關污染問題出現后的解決辦法,都要有所說明。

4.2合理規劃城鄉結構,重塑美麗鄉村

在城鄉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需合理的規劃城鄉結構,對于人口、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要仔細的考慮、統籌的安排;在具體建設過程中,除了要注意保護城市形象之外,還要保護城市的生態環境。在鄉村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重塑美麗鄉村,使得鄉村在獲得發展的同時,留存住鄉村生活的記憶,不被工業化、現代化問題所干擾。

5結論

城市和鄉村的建設過程中,應該結合生態理念進行調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應該慎重考慮區域環境資源的承載力,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同步進行,轉變公眾對環境保護的觀念,調整相應的產業結構,通過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建設保障生態理念的逐步推行,建設和諧、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只有將經濟、環境、生態三者融為一體共同發展,才能夠創建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進程,經濟發展、社會的穩定才能夠更加長久。

參考文獻

[1]張旭.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表達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6,(8):75.

[2]德智,張博.基于生態規劃理念的園林設計研究[J].山西農經,2016,(7):86.

[3]高子嵐.基于生態理念的城市園林設計分析[J].現代園藝,2016,(6):92.

作者:趙域博 單位:黑龍江省嘉蔭縣城鄉規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