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教學策略
時間:2022-01-18 10:18:22
導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規劃、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公共藝術等諸多行業的發展也得到了有力推動,在此背景下,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斷增加。高職院校在培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方面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綜合素質、創新思維都有較高要求,對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也需要加強創新和優化。而在信息化背景下,課程教學信息化發展就是尤為重要的創新和優化途徑。本文就信息化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創新實施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信息化教學;策略
新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數據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信息化發展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動。目前,教育信息化發展也是必然的趨勢和路徑。與傳統教學相比,基于先進技術為支撐的信息化教學更加靈活、豐富、高效,在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近年來高職院校非常受歡迎和重視的一個專業,隨著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需求和要求的逐漸提高,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存在模式落后、方法單一、缺乏創新的問題,顯然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此,在開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就可以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加強利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對教學進行創新。
一、信息化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變革的必要性
新時代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變化日新月異,越來越多新的設計觀念、審美需求涌現,因此,環境藝術的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復雜、多樣、豐富、多元,這對促進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與此同時也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梢哉f,當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對人才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審美素養、創新能力都有一定要求。所以,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也必須做出變革,不斷去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斷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只有這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才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同時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行業也可以得到更好地發展。教育信息化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變革的重要方向。首先,信息化教學可以優化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這是因為基于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將更加靈活、豐富,相比傳統教學方法,也更加有趣,所以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并認可。其次,信息化教學可以豐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資源。這是因為基于信息技術可以使得教學資源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上,應用互聯網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獲取到更多的教學或學習資源,這不僅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有利于基礎課程教學的延伸和拓展,進而提供整體教學有效性。信息化教學作為當前教學改革和創新的重要途徑,其在提高教學水平及人才培養水平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朝信息化方向變革是可行和必要的。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2.1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內容較為枯燥、乏味,但基礎課程又是該專業學習的基礎和核心,所以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如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都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就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來看,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都存在單一落后的問題。比如有些教師仍然習慣以灌輸、講解等方法來進行知識講解,教學缺乏實踐方面的指導。雖然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也有諸多信息技術被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與價值,僅僅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填鴨式”教學。由于教學方法單一落后,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同時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也難以得到提高。
2.2學生興趣性及積極性較低
在任何教學中,相比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生具備較高的學習興趣和能動性才是最核心的。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若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教師再吸引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就目前來看,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就存在興趣性、積極性較低的問題。這與基礎課程內容以理論居多有關,由于理論內容較為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師教學缺乏新穎性,教師缺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與激發,所以學生整體學習動力就不高。
2.3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的專業水平、綜合素質高低與教學質量的高低有直接的關系。就目前基礎課程教學來看,還存在教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比如有些教師雖然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但是缺乏創新意識,有些教師雖然整體教學水平較高,但是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方面卻比較弱。這些問題必然會對課程教學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教學的創新和優化。
三、信息化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實施策略
3.1綜合應用各種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就必須在教學方法方面進行創新和優化。信息化背景下,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就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方法創新提供思路和途徑。目前可應用于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有很多,如微課、多媒體教學、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各種不同的信息技術都可以靈活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以提高教學的整體有效性。比如在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實現精準教學。在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幫助教師更加直觀的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就可以為教師的分層教學、針對性教學提供支撐。以《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就可以將每個教學節點中學生測試的成績進行綜合分析,對于成績下降較大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一對一溝通、針對性課堂引導的策略來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培養。精準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整體進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構建翻轉課堂,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同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實踐中,教師可以基于教材內容制作微課視頻,然后利用教學平臺或微信群將微課視頻發送給學生,要求學生基于微課視頻完成課前自主學習,然后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基于學生自主學習情況來進行課堂討論和實踐探究。這種翻轉課堂整體效率更高,且更有利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設計到諸多設計理念、設計圖片、設計技術,這些教學若僅僅通過板書教學難以達到理想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就可以引入虛擬增強現實技術來實現交互式教學。以《景觀裝置藝術制作》課程為例,教師就可以引入虛擬增強現實技術來為學生構建三維模擬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中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術,同時也可以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
3.2基于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培養是任何課程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才會積極思考和探究,最終才可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對此,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學生可以在無時空限制情況下隨時隨地通過終端設備在數字化資源庫中搜索自身需求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和探究。這種學習模式更加自由、靈活、隨意,是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平臺,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師生互動平臺,引導學生日常利用互動平臺相互溝通與學習有關的問題,開展線上討論和分析活動。在交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趣味性、能動性、成就感都可以得到提升。
3.3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信息化背景下,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專業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教學能力,同時還需要對環境藝術設計行業需求、要求所有了解,能夠基于行業需求和要求,對教學進行創新和優化,能夠對黃金藝術設計審美、理念有一定的掌握,能夠有效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創新教學等。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促進學生發展。而就目前教師隊伍現狀來看并不理想,信息化背景下,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也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高校應該積極組織教師隊伍進行定期培訓,包括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培訓,對教師進行行業發展、最新流行趨勢方面的引導,以及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應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指導。這對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還需要積極引進新型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當中,比如要基于當前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發展情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情況等來引進更多具備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專業素質、創新意識的教師人才。而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師,其自身也需要主動順應時代的變化和行業的進步,要積極吸納新的觀念、理念、方法、技術,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主動理解信息技術對教學的重要作用與價值,從而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積極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當中。日常,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以此來更好地保證信息化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結束語
信息化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不能故步自封,要實現對人才的全面培養,其教學模式及方法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行創新和優化。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創新和優化方面,作為教師就需要加強對信息化教學技術、教學手段的應用?;谛畔⒒夹g為支撐的課堂教學將更加靈活、豐富、有趣,同時也可以突出教學的創新性和個性化。這更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有效性,最終實現對優秀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哲軍.藝術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的實踐路徑研究[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1):101-103.
[2]孫淦,任建,張曉冬.互聯網時代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9(25):66-68.
[3]陳爽.基于創新視角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53.
[4]魏薇.“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創新模式研究[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8,28(01):147-150.
作者:郭瑞麗 趙垠婷 陳錕 張立麗 單位: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
- 上一篇:建設項目全過程工程咨詢問題分析
- 下一篇:高中語文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