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園林造景設計特征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09 02:12:00

導語:水生植物園林造景設計特征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生植物園林造景設計特征探究論文

摘要:“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水就代表智慧。也正是因為有了水,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情趣,我們的生存環境才會充滿活力。水生植物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還能吸收水體中的養分物質,對富營養化水體起到凈化作用,讓人們真正享受到“碧波瀲滟,如在畫中游”的自然美景。所以,在人們日益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時代大環境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水體景觀營造以其貼近自然、迎合人們追求原生態的審美意識而受到大眾親睞。

關鍵詞:水生植物造景設計

一、水景的功能及形態

水是生態環境中最有靈性、最活躍的因素,水景能以大見小,寓意深遠。巧于因借的水景還能起到組織景觀、協調空間變化的作用。在景觀設計中,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營造出湖光山色、碧波蕩漾的開闊水景;或壘壁引泉作瀑,筑池蓄水成景等。情趣各異的園林水景空間,觀感不同景觀效果的同時,也彰顯出園林水景的無窮魅力。

水體的形態從平面形成看,一般分為規則形和自然形。通常規則形平面,如方形、圓形、多邊形、橢圓形等,這在西方古典園林中很常見。中國古典園林中多采用不規則的自然形,水池依池而建,蜿蜒曲折,富有情趣。而在中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中,水體景觀的營造更強調滿足人們的審美意識和實際需要。如風格各異的濱江、濱湖景觀;小橋流水,宛若西子恬靜的溪流景觀;或是懸崖飛瀑的壯麗水景等。

二、水生植物及其造景含義

我國幅員遼闊,大小水系眾多,水生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園林水生花卉特指生長于水體中、沼澤地、濕地上,觀賞價值較高的花卉,包括一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在園林中,對水生植物的分類按其生活習性、生態環境,可分為浮水花卉(根生長于泥土中,葉片漂浮于水面上)、挺水花卉(根生長于泥土中,莖葉挺出于水面之上)、沉水植物(觀賞水草)、海生植物(紅樹林)以及沿岸耐濕的喬灌木等濱水植物。在水景設計中應用較多的有浮水花卉如睡蓮、芡實、萍蓬、荇菜、菱等;挺水花卉如荷花、菖蒲、小香蒲、水蔥、千屈菜、蘆葦、燕子花等;濱水喬灌木如落羽杉、水杉、竹類、木芙蓉、水松等。而水生植物造景,即是以適應當地生態環境條件、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水生植物為材料,運用藝術的手法,科學合理地配置水體并營造景觀,充分發揮水生植物的姿態、色彩等自然美,達到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協調統一。

三、水生植物的園林應用特點

是園林水體周圍及水中植物造景的重要花卉,是花卉專類園—水景園的主要材料,常栽植于湖岸、各種水體中作為主景或配景。

四、水生植物的景觀設計

4.1種植設計要求室外水生植物造景,以有自然水體或與附近的自然水體(湖、河)相溝通為好。流動的水體能使水質更新、減少藻類繁衍,“流水不腐”就是這個道理。按植物的生態習性設置深水、中水及淺水栽植區。通常深水區在中央,漸至岸邊分別做中水、淺水和沼生、濕生植物區。無自然水體溝通的情況,可挖湖或造池,還可結合疊水、小溪、步石等豐富景觀效果??紤]到一些水生植物不能露地越冬,多做盆栽處理。這種方便的栽植方法。不但可保持水質的于凈,有利于對植物的控制,還便于替換植株,更新設計。各種水生植物原產地的生態環境不同,對水位要求也有很大差異,多數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在100~150cm的水中,挺水及浮水植物常以30~100cm為適,而沼生、濕生植物種類只需20~30cm的淺水即可。所以可按水生植物對水深的不同要求,在水中安置高度不等的水泥墩,再將栽植盆放在墩上。

在種植設計上,除按水生植物的生態習性選擇適宜的深度栽植外,專類園的豎向設計也可有—定起伏,在配置上應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從平面上看,應留出l/2~1/3水面,水生植物不宜過密,否則會影響水中倒影及景觀透視線。為此,山下、橋下、臨水亭榭附近,一般均不宜種植水生植物,即使種植,也常在水體中設池或設置金屬網,以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長范圍。對一些受到嚴重污染和富營養化的水體,宜配植石菖蒲、水蔥、鳳眼蓮等可以吸污凈化水質的植物。

4.2景觀生態學要求“生態園林”強調重視園林的生態效益、利用園林改善城市生態系統,造園要以植物為主要材料模擬再現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觀的創造等。對水生植物景觀的再認識,不能僅停留在“風景如畫”上,應從更深、更廣的層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別是要從景觀生態學的角度去分析。要注重水生植物景觀宏觀的視覺效果、視覺的時空變化及生態效益。除了要滿足人們游憩、觀賞的需要外,還有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再現自然、凈化與提高城市景觀的環境質量等功能。但是,在對水體景觀營造的過程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個別地方政府官員大搞“形象工程”,一味的追求人工水系,不惜代價挖湖堆山,甚至開辟數十萬畝的人工湖,更有甚者,為了模擬天然的江河水系風光花重金修筑數十公里的人工渠,凡此種種,不僅勞民傷財,而且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生態群落,其結果便和“圍湖造田”沒有什么區別了,整個自然環境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在整體的水體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4.2.1“績優股”原則景觀是一系列生態系統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與功能的整體,在水生植物景觀設計時,應把構成水體景觀的所有元素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發揮出最佳的生態與景觀效應。除了水面種植水生植物外,還要注重水池、湖塘岸邊耐濕喬灌木的配置。尤其要注意落葉樹種的栽植,盡量減少水邊植物的代謝產物,以達到整體最佳狀態,實現優化利用。

4.2.2景觀多樣性原則景觀多樣性是描述生態鑲嵌式結構的拼塊的復雜性、多樣性。自然環境的差異會促成植物種類的多樣性而實現景觀的多樣性。景觀的多樣性還包括垂直空間環境差異而形成的景觀鑲嵌的復雜程度。這種多樣性,往往通過不同生物學特性的植物配置來實現。還可通過多種風格的水景園、專類園的營造來實現。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風荷”就是立意成功的范例,它占地28.4hm2,是以夏季景觀而著稱的專類園。

4.2.3體現地域文化特色每個景觀都具有與其他景觀不同的個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觀具有不同的結構與功能,在園林水景營造中,應充分考慮地域差異,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不同的周邊環境,選用適宜的水生植物,結合瀑布、疊水、噴泉以及游魚、水鳥、家禽等動態景觀,在園林水景中體現地域文化特色。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風荷”,從全園的布局上突出了“碧、紅、香、涼”的意境美,即荷葉的碧,荷花的紅,熏風的香,環境的涼。植物材料的選擇上,又與西湖景區的自然特點和歷史古跡緊密結合,大面積栽種西湖紅蓮和各色芙蓉,使夏日呈現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觀。從欣賞植物景觀形態美到意境美是欣賞水平的升華,不但含意深遂,而且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公務員之家

4.2.4創造園林意境中國園林中,水景常構成一種獨特的、耐人尋味的意境。水面波光粼粼,利用水面的倒影作借景,能豐富景物的層次,擴大視覺空間,能增強空間的韻味,從而產生一種朦朧虛幻的美感。史書記載,漢武帝曾鑿影蛾池以賞月色。在池旁建望鵠臺,觀月影于池中,并令宮中人乘舟以弄月影。

五、結語

園林水景設計所追求的目標是讓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具自然氣息,更遵從自然的規律。追求景觀的可持續發展是水景生態設計的最終目標。在高樓林立的鋼架森林里,久居的人們更需要一份心靈的寧靜,一種“坐看云起時”的淡定,一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釋然。園林水景植物以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獨特氣質撫慰著一個個倦怠的靈魂,滿足了人們渴望真實,回歸自然的最本真欲望。也許,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