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鄉土景觀在城市園林中的運用

時間:2022-07-19 05:57:00

導語:剖析鄉土景觀在城市園林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鄉土景觀在城市園林中的運用

摘要從鄉土景觀的概念內涵出發,總結出鄉土景觀在城市園林建設中運用的原則和方法,以期把鄉土景觀融入到城市園林建設當中,從而體現城市園林的地域性特色。

關鍵詞鄉土景觀;城市園林;運用;原則;方法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飛速發展,城市建設十分迅速,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旅游業的迅速崛起,它一方面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卻也導致本土文化流失,使得許多城市園林景觀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這不僅降低了人們的生活品質,還破壞了各地寶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如何運用景觀設計的途徑保存城市原有的鄉土景觀特色,并將原有的鄉土景觀融入于城市景觀當中將是城市發展和城市特色化營建的重要課題。

1鄉土景觀的內涵

“鄉土”是一個邊界模糊的地域概念,《辭海》中將“鄉土”一詞解釋為“家鄉、故土”,“亦泛指地方”[1]。筆者認為,鄉土景觀是一個地域綜合體,其內涵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民居、城鎮、寺廟、聚落等方面,它是此時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區域上的顯現。也就是說,鄉土景觀指當地人為了生活而采取的對土地、土地上的空間格局和自然過程等的適應方式,因此這種鄉土景觀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等的關系[2]。鄉土景觀是經過很長時間人們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動,包括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

2鄉土景觀在城市園林中的運用原則

2.1施法自然,順應生態

鄉土景觀是當地居民為適應當地環境而長期形成的穩定的景觀,是當地自然生態的最根本體現,其與氣候和自然地理條件密切相關。鄉土景觀并非獨立地存在于環境中,而是自然、文化、歷史的綜合體,它能對周圍生態環境起到積極的維護與促進作用,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應認識其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以利于鄉土景觀健康有序發展。自然風光的秀麗、河流的彎曲、山路的蜿蜒、農田景觀的秀麗,這些都是鄉土景觀的美麗景色,被城市中的人們所向往。為傳承本土特色、延續歷史文脈,為人們尋找童年時的記憶,應盡量保護這些鄉土景觀,其對人類社會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鄉土景觀是長年形成的穩定的生態圈,它由植物、土、水、動物等景觀元素組成,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能有效地鞏固自然生態格局。城市建設中,對鄉土景觀的盲目破壞,嚴重影響其自身生態作用的穩定發揮,不僅破壞了自然生態格局,而且也切斷了歷史文脈。在城市景觀建設中,應營造出健康且宜人的鄉土景觀,盡量保證其自然特性,同時延續鄉土的生態性。

2.2崇尚風土,詮釋鄉情

我國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由于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個地域的鄉土文化和鄉土景觀逐漸體現出巨大的差異和鮮明的特色。不同的區域和自然環境能形成不同的鄉土景觀。為保持其鄉土氣息和創造景觀的連續性,選擇合適的位置對鄉土景觀元素進行布置[3]。鄉土景觀中的任一景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周圍整體環境相協調的,保護鄉土景觀資源并不是保護某一方面的資源,而是必須遵循整體性原則,保護該地域景觀的完整性。因此,設計需要立足本土特色,充分考慮地方性因子(土壤、水文、地形條件和當地的精神文化),運用當地景觀素材,并隨地形自然起伏,依山就勢,少動土方,體現本土特色,延續地域文脈,找出內涵,挖掘其歷史文化及精神信仰,因地制宜地進行景觀設計,從而切合本土特色。

2.3節約為本,合理開發

當代城市園林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體現本土的特色,應充分利用當地應有的資源,運用簡易實用的施工方式創造鄉土景觀,用較少的人力、少量的資源和資金來建設城市園林景觀。一是硬質景觀。利用當地的石材進行簡單的加工,并投入到當地的城市建設當中,以促進節約型園林的建設。二是植物景觀。在鄉土景觀中首先采用鄉土樹種作為其骨干樹種,因為鄉土樹種最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具有抗性強、耐旱、抗病蟲害等特點;為該地群眾喜聞樂見,也能體現地方特色風格。充分使用鄉土樹種,是實現創造生態園林的基本保證,是建立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重要因素。

3鄉土景觀在城市園林中的運用方法

歷史是城市建設進一步發展的依托,再生是其文化的延續。鄉土景觀的營建必須把歷史文化背景作為其文化內涵,以藝術的手法、科學的理念,還原或再創造其精神文明和歷史文化,將其融于景觀的建設當中,使之煥發出新的光彩。

3.1鄉土景觀的保留與更新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認為文藝的本質在于模仿。模仿是通過觀察和仿效其他個體的行為而改進自身技能和學會新技能的一種學習類型[4]。越來越多的鄉土景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而逐漸消失,成為人們記憶中的碎片。如何尋回過去的記憶,保留其鄉土景觀,使其調節城市環境、傳承歷史文脈并充分融入到城市的景觀建設當中去。一是原樣保存與延續歷史。鄉土景觀的功能定位應該是集文化支持功能、生物生產功能、環境服務功能和文化承載功能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復合景觀系統[5]。鄉土景觀對于改善城市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一個長期形成的完整穩定的生態循環系統。此外,當地人經過長時間積累經驗,運用智慧創造出鄉土景觀中的鄉土景觀小品、村落布局,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風格。為延續其歷史文化脈絡、保護人類智慧的結晶,應保護鄉土景觀,以便使文化生態與人居環境符合人性的需要并且得以良性發展[6]。二是功能增加和更新利用。原有的一些鄉土景觀隨著城市的發展,已逐漸跟不上城市進程的節奏,因此為使其更好地發揮景觀作用和服務功能,在鄉土景觀融入的過程中,應當增加其使用功能,但前提是必須保證其基本的生態格局不受破壞。在保留鄉土景觀中的村落、建筑布局的基礎上進行修葺或更新,賦予鄉土景觀以新的活力,并增加新的使用功能,為人們所用。

3.2鄉土景觀的重塑與創新對于基地上現有的鄉土景觀,在進行城市園林建設時可以采取改造、保存和更新的方法。但是如果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基地上的鄉土景觀早已被移除時,可以采用以下3種表達手法對這片土地上曾經存在過的鄉土景觀進行設計。一是重塑與再現。對于鄉土景觀中的地形地貌、山水格局、水體形態、動物與植被資源等自然要素,可以依據相關的史料,根據基地現狀進行原樣再現與重塑的設計。例如種植鄉土植物、重塑鄉野景觀風貌,遵照當地的風水格局進行建筑群落、景觀小品的布局等。同時,也可以進行原樣重塑鄉土景觀中的生產和生活景觀,例如以鄉土景觀中的建筑、小品均可進行原樣重塑。二是比擬與象征。把違背規則作為重要的規則延續下來,這是藝術的規則之一[7]。為了實現藝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已有規則的反復推敲,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進行創新,在鄉土景觀的營建中運用該原則也是一個突破。這不單是停留在簡單機械的復制和模仿層面上,而是在將某些元素改變的同時保留其特征,保存鄉土景觀中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特點,為使人們在觀賞的過程中依然能意識到原型的存在,對景觀加以強化和抽象化處理,從而達到鄉土景觀在視覺和文化上的認同,以此實現對鄉土景觀的保留和延續。例如,在城市園林中充分運用鄉土材料和鄉土樹種,可以創造出具有兼具歷史內涵與現代功能的文化景觀小品。三是智慧與技術的傳承創新。鄉土智慧與鄉土經驗最易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改變,這是人們適應環境而生活的直接結果。這些智慧和經驗的積累是祖祖輩輩口耳相傳,一般缺乏正式的相關記載。因此,鄉土精神景觀的傳承與發展十分重要,而不僅限于物質層面的保留與傳承。在現代城市園林建設中,應積極繼承并創新鄉土生產與生活的技藝,傳承當地的風土民情,尊重其精神信仰,合理運用鄉土景觀中包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以及適應環境、規避災害的智慧,利用祖輩的智慧為現代人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