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公路建設綠化

時間:2022-07-04 11:30:46

導語:鄉村公路建設綠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公路建設綠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與農村間的差距將越來越小,為能更好更快的縮小城鄉差距首先應確保農村公路暢通,即在交通領域實施科學發展觀,實施公路交通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農村公路不僅可保證社會觀賞、并且能夠提升文化品位以及經濟效益的多方效應,而要實現該目的則應堅持公路建設養護及綠化工作,方可加速農村公路綠色生態經濟通道建設,實現農村公路生態環境保護。

理順關系明確責任在農村公路養護綠化工作中應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綠化養護管理體系以保證該項工作可順利開展,同時可考慮以農民、專業綠化公司以及相應社會團體為養護主體,改變當前養護、監管都歸地方政府的現狀,應使當地農民充分明白其是農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在綠化養護工作中應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實現民養、民享,并以此保證農村公路綠化養護能夠健康發展;當地各級政府應配備專職公路綠化管理人員來負責轄區內公路綠化的規劃及管理工作,改變當前農村公路中重建設、輕管理的現狀,要求該管理人員掌握轄區內公路綠化規劃及養護的詳盡資料,以充當公路綠化養護的監護人,并應加強專職管理人員的業務指導、培訓以便于能更好的協調工作。布局規劃措施在地方交通規劃時應將綠化作為專題進行研究,確保交通建設與綠化相協調一致以確保交通發展的可持續性,即應結合交通業的特點,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明確提出切合實際的交通綠化發展機制,便于將綠化工作有機的融合于交通行業總體發展規劃中,在實現可有效控制交通建設對環境帶來影響的同時實現交通行業綠化目標同環保目標相一致的目的;在具體規劃時應結合公路種類、形式等布局,并在實施中遵循喬、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原則,當前農村公路多為一板兩帶式,該種布局存在機非混行的現象而不利于交通安全,因此為改變該缺點在后期公路規劃中應盡量采用二板三帶式,在路中間設置分車帶,并在其中種植花草樹木,在將上下車輛嚴格區分的同時可在中間形成綠色通道,并可為行駛車輛遮陰,最終達到既安全又美觀的效果;若條件允許則應在公路規劃中實現立體綠化格局理念,即充分結合不同區域不同植物的原則對綠化種類進行合理選擇,并盡量選用可降低噪音、降低廢氣污染的植物種類,若當地水源充足則可建設人工濕地以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對農村產生的生活污水進行處理以實現自然景觀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的效果。設計控制在公路決策及設計階段應深入分析,對公路建設對環境帶來的影響進行科學評估,設計過程中應采取先進的設計理論并優化設計方案,在選線定線過程中應以降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為原則,同時應結合附近構造物盡可能實現地形與地貌相吻合,盡量減少土石方開挖量,并可采取多設橋隧等措施以避免大填大挖,隧道設計時應采用早進晚出的原則,并減少在隧道洞口部位的深挖現象;采取工程防護同生物防護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土流失和山體失穩現象,同時應美化路容,增大植被面積,最終實現公路既可滿足行車要求又實現其與自然景觀和再造景觀間的和諧統一。

建設控制在公路施工中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精心做好填挖方工作的平衡分析和合理調配,并對施工廢棄土渣充分回收利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各項技術規程,實現對沿線植被最大程度的保護,對于沿線需開挖巖石地段因其不適宜植被生長而不可綠化,對于該類地段應將邊坡修整平齊,并在邊坡根部留置適當寬度堆積土方,可在其上藤類植物讓其沿坡面生長而減緩坡面風化,而對于土質邊坡則應種植根系發達的植物來防止水土流失;對公路外側首先應將施工中產生的堆土清除,后將坡面清理整齊,避免因堆積土方導致滑塌現象發生,并可在清理后的邊坡上種植根系發達的植被或適宜當地環境的經濟林木。

增強經濟意識要加快農村公路綠色生態建設則應采取多元化融資,確保相關人員能夠安心工作,并為其提供增加經濟收入的措施,引導其自覺學習公路綠化及養護知識,實現其在思想觀念上能夠將公路文化品位和發展公路綠色生態通道建設有機結合,實現既能養好公路又能美化公路;相關部門應增強為民服務意識,采取相應措施提高農民的思想、文化素質等綜合素質;在具體建設中應正確處理經濟作物同社會觀賞效應的關系,正確處理公路建設中綠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關系,避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對當地原來植被和地被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應正確處理綠色生態經濟中的責權利間的關系,避免厚此薄彼現象。拓寬籌資渠道農村公路綠化資金投入較大,而地方財政拿出固定、充足的資金投入到公路綠化養護工作非常不現實,導致許多地方公路綠化養護資金存在很大缺口而無法滿足資金需求,因此要實現農村公路綠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則必須積極拓寬籌資渠道,通過多種途徑擴大融資方式,可采取將上級財政資金用于土地征用及基礎建設,將當地政府財政支出及社會融資來彌補資金不足,同時將公路綠化承包款一起組成公路綠化專項資金,將該部分資金按照實際公路管養情況按實支付,并可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以解決農村公路綠化養護中資金不足現象。優選綠化品種在公路行道樹種的選擇上應盡量選用鄉土并能體現當地特色的樹種,并應盡量選用抗性強、耐修剪的樹種,但應避免選用根蘗生長力旺盛或自播能力強的樹種,同時應盡量實現樹種的多樣化,應注意品種發芽及落葉時間,應盡量選用發芽早、落葉遲及落葉期整齊的品種,應避免選用帶刺或花果有毒有味的品種,以免其散發刺激性氣味而污染環境及行人安全。

提高樹種成活率在綠化移栽時應合理確定時間,最好在樹木萌動、生根、發芽階段進行移栽,對樹木尤其是大株樹木移栽時應帶好土球而避免挖傷樹根,并將土球外側用草繩等捆好以免水分散失或土球散落;樹塘挖設時應保證其略大于土球,在挖掘時應將內部生熟土分置以備填土時用熟土;應近兩個隨起隨栽以免樹體內水分過度蒸發,在移栽時盡量在樹根部位噴灑消毒劑和生根促進劑以提高樹木的成活率,栽植前應先將坑塘內澆足水分,當根系被表土覆蓋后應將樹苗向上提以利于根系舒展,填土時應隨填隨踏實,最后應澆足水分,最終覆土應呈饅頭狀以防止雨季坑塘內積水;對花草類在移栽后若天氣干旱無雨則應保證澆水充足,對于直播類綠化則應將土體整平、整細后方可播種、澆水以保證出苗率。加強養護管理對于植物而言后期精細管理對其成活及生長尤為重要,種植和管理二者缺一不可,對于農村種植的行道樹或花草類因其生存條件較差,因此在種植后應更加精細的管理。對于大株樹木應確保及時培土扶正,以免由于初期土層疏松,一旦受大風和暴雨侵襲導致樹干傾斜,必要時應加設支架固定;當多雨季節水分過量應及時對其排水以免植被因漬害死亡,并避免水分過多而影響樹根通氣導致腐爛死亡,當水分少則應對植被尤其是新植樹木及時澆水,確保其根系能吸到充足的水分而成活;應經常進行松土除草以免因澆水或踩踏導致土體板結而影響土壤透氣性能,應注意對植被追肥,肥料品種及用量應結合品種及植株大小合理確定;為了保證行道樹的美觀及行人安全應對樹木進行抹芽及修剪,對生長繁茂的樹種應將其腔內部分枝葉剪掉以保證透光性;在植被病蟲害防治上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應結合病蟲的危害規律及相關部門建議適時進行防治。如何在今后公路養護綠化工作中緩解其與公路建設間存在的矛盾是當前農村公路建設成果保護的當務之急,相關部門應強化責任,加強對該工作的支持力度,采取多方籌集資金,結合植被性能及當地環境提高移栽及養護技術,才能從根本上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綠化工作,逐步規范該項工作,更好的實現公路的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