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景觀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6 08:43:38

導語:中國古典園林景觀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古典園林景觀設計論文

1、景觀設計雷同化及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借鑒

在現代居住小區的景觀設計中,西方園林的多元化文化的融合,通過現代科技文明與各種文化積累的結合,構成現代樣式,并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和都市文化的建立促生下,從形式到內涵都有著很大的包容性。但是,在當今城市居住小區的景觀設計中,受制于土地和房屋的限制,在設計中不得不充分的利用有限的空間,來體現出居住的環境文化。于是使用太多紛雜的文化符號牽強的空間拼接,結果造成千篇一律的布局設計,再加之以概念化的運作,居住者往往是在建筑與樹蔭中,感受不到文化的認同和歸屬,這種所謂的現代化、全球化的景觀設計,非常單一化,簡單無味。而在中國古代園林的設計中,更多的是讓建筑成為園林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有機的、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來規劃設計。園林在創造中,從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到小巧精致的私家園林,都無不體現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處處展現出“可賞、可游、可居”的美境。如:在不少名園中可以看出,從人口開始就各有特色,有的“露”,有的“藏”,進門后就曲折、起伏,開始了起、承、轉、合,空間層層變化的景觀序列,以主要廳堂為核心,與周圍水池、山石加上植物配置融洽無間,往往還通過廊、墻、臺、榭等,分隔區劃,既讓你通透觀景,又易于捷足到達,連一帶漏窗、一個框景以至一花一木都恰到好處,令你既可漫步品味,又可駐足欣賞。若從繪畫的視角來看,即使一個面積不大的宅園,也有著無數的取景可以人畫,既是一幅長卷,也是一連串的特寫和條幅;若從音樂的思辨,猶如聆聽一部有多個樂章的交響樂曲?,F代居住小區景觀的設計要改變其單一雷同的缺點,就要充分的運用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的精華或是更好的與古典園林元素有效的結合,傳承其豐富多樣、變化曲折的樣式。在實際的設計和規劃中,使人游賞于藝術化的山石水木豐富、多變的組合之間,搭配廳、軒、亭、廊、閣等建筑元素,營造出亭軒呼應,齋榭比肩,樓廊相接的多樣化功能,使居住在小區的人能夠切實地感受到現代居住小區景觀的設計豐富性和多樣性。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精髓會越來越多的影響到現代小區景觀的規劃與設計中,并占據著指導的地位。其發展的趨勢是中西相兼,立足本土,共融創新,才能創造出有著人文認同、文化歸屬、地域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居住小區景觀。

2、景觀設計人文氣息及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借鑒

中國古代園林設計是我國傳統文化,在逐漸積淀的社會心理與群體意識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并深刻浸人于中國園林空間建構、組景方式、序列結構等設計手法之中。昭示了“天人合一”的親近自然化審美傾向,迥異于西方哲學框架上的理性精神意識。其中國古代文人的人格價值取向,也就是通過調整自身而適應外部景觀來力求達到精神與物質的雙重和諧的目的。在現代居住小區中,景觀設計在居住文化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在小區建設伊始,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就成為建設者或開發者的最終目的,不斷升高的容積率,不斷升高度樓層高度,與不斷縮小到綠化面積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其在小區的景觀規劃與設計中往往忽略了景觀的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的營造作用。所以,現代居住小區景觀代表了一個小區文化的、社會的和活動的精神。應在其設計規劃中,尊重傳統文化、人文底蘊,來更多的讓人在居住生活中感受到文化的歸屬感,從而達到精神享受和感到人文關懷。古代園林是將精神通過實在的物化形式存在于現實之中,可感受到的、看到的“園景”,由此變為居住者心靈棲居之所,而又能收到庇護的場所空間。在都市生活中滲人了對自然環境的追求與傾慕。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中國古代園林設計,以蘇州園林設計為古代居住園林設計的代表,彰顯中國古代)園林的特色精華,師法自然,整體系統結合園林體現綜合藝術,既有繼承又有創新發揚。計成在《園冶》中論及疊山時,提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也是把“自然”作為園林景象創作的原則和藝術標準。核心是順應自然山水之精華,滿足物質生活要求,而在現代居住小區的景觀設計規劃中,往往與自然相反,在一棟棟的樓宇之間,一點少的可憐的用地來體現出一點點的綠意,無從談師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宗旨。從而在實施過程中,用現代的手法去拼接、解構、重組,往往顯得很無力,缺失了更多的文化底蘊,人文脈絡,而在其居住小區的人們往往無從找到文化歸屬,難以感受到文化的歸屬。面對全球化發展下的現代居住小區景觀設計,應更多地關注地域特征、傳統文化、文化脈絡等的繼承與發展,把中國古代園林設計中的精髓運用到現代居住小區的景觀規劃與設計中,系統化的設計實施,運用古代園林中的精華,建設現代社會背景下具有文化底蘊,有地方特色的現代居住小區景觀,為成都發展提供更加和諧的生活居住環境。中國古典園林里的傳統文化,使人達到“人處園中走,靜觀細品深,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的境界。特別是寓情于景,寓義于物,以物比德。在現代居住小區的景觀建造中,可以用跌宕起伏多種自然要素組合,反映人為技術與藝術的園建小品,以多樣的形體與之配合,通過楹聯匾額、刻石、書法藝術、文學、哲學、音樂等形式表達景觀的意境,從而使園林的構成要素富于思想內涵和景觀厚度。既突出人的存在,又呈現出人類文化情趣同自然的結合,從而對大自然發自內心的贊嘆。在現代景觀設計中,運用一些造園元素,如石刻、書法、文學典故、聲音等等。人為的使建筑與景觀融為一體,相互滲透,這些要素在細微之處使園林獲得了生命和文化韻味,也是我國園林文化的一脈相承和發揚。可以肯定,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美好城市、美好生活、美好社區的理解,從淺層次的形象炫目、功能完備、生活富足過渡到更高層次的理解和追求“和諧城市”、“和諧社區”其內在的涵義,簡單闡述為創造自然與城市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從而塑造一個居住小區的景觀就是創造一個美麗的人文畫面。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是用簡單的形式就能夠呈現的,應該追求內在精神,將形的東西抽象,將神的內涵進行吸收,將傳統的文化潛移默化的運用到現代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中,傳承歷史,展現時代風貌,融合地域文化,強調文化性,充分利用歷史、文化遺產,在設計中尊重人文,在尋求地方文脈與精神時發現回憶,找到心靈的歸屬,并賦予小區景觀以豐富的想象空間。綜上所述,中國古代園林設計對現代居住小區景觀設計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園林仍然具有的強大的生命力,并應該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得到新的補充和發展。

作者:任留住盛臻工作單位:鄭州輕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