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人文景觀設計論文

時間:2022-11-18 03:11:20

導語:高職院校人文景觀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人文景觀設計論文

1景觀設計教育現狀及凸顯問題

景觀設計在我國雖然還屬于新興學科,但根據學科的發展與市場的需求,許多院校都開設了景觀設計專業或者園林景觀設計課程。由于學習這門學科專業組建方式的不同,也導致學習園林景觀設計的側重點不同。例如,建筑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景觀設計課程,研究方向主要偏重關于景觀中的空間營造及建筑設計,課程內容多以規劃和建筑外觀設計為主;園林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其研究方向是關于景觀中自然生態系統的營造,課程內容多以綠化設計、植物造景、生態設計類為主;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景觀設計課程,主要研究的是關于景觀中的空間環境及景觀環境設計,課程以環境設施及環境美化為主。從中我們不難發現景觀設計課程的設置存在很多割裂和交叉的問題。所以容易形成以偏概全的錯誤認識,將園林、景觀、建筑、環藝等專業的某些課程內容等同起來。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學習園林景觀設計課程中作業階段過度依賴于計算機作圖軟件、風格混亂、傳統文化及地域特色缺失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1)過度依賴計算機軟件。隨著社會發展,計算機普及,環藝專業學生在設計方案時都大量使用計算機軟件。用電腦沒有錯,時展,計算機軟件所制做出的效果圖及方案相對逼真。但是帶來直接后果就是學生手繪能力大大下降。導致工作后和客戶談方案,有些實習學生連基本草圖都無法繪制出來。(2)盲目跟風、風格混亂、傳統文化及地域特色缺失。近些年來,由于國外景觀設計流派和風格的沖擊,一些園林景觀設計師,盲目跟風照搬,使園內景觀風格混亂。甚至在一個整體的濱河體系中出現幾種不同風格的景觀,產生出不倫不類的視覺效果,奇怪至極。相對而言,在設計園林景觀時,我們應該將我國的傳統文化或者是當地的地域文化融入景觀之中,這樣不僅地域風土特色明確,而且還傳承了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但是跟風現象不僅使風格混亂,也使我們地域文化特色產生了缺失。(3)學生自身審美及情趣修養不夠。高職院校中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學習課程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他們在學習設計專業課的時候,往往會很用心,尤其是一些專業技能課時甚至會熬夜來加強訓練。但是在學習一些公共和專業理論課時,會出現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例如,中外建筑史、藝術概論、設計概論等課程。這樣就產生了自身審美與情趣水平難以提升的問題。從而降低了學生審美情感的敏銳度,進而影響其對于建筑景觀設計的想象能力。

2景觀設計教育中具體問題分析

我們學習研究藝術人員都知道,藝術、好的設計她是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她需要我們設計師觀察體驗生活,體驗社會。如果學生僅僅把做設計停留在技術層面上,那么他所做出來的方案就是閉門造車,會給人一種沒有細心思考推敲,沒有創意的感覺。就絕對不會做出生動的、感人的、震撼人們心靈的好的設計。學生不外出接觸社會還會導致他們于我國傳統的歷史文脈、當地的生態環境系統以及該區域的本土文化相脫節的嚴重后果。高職高專環藝專業的學生大部分都來自于城市,其成長生活的環境遠離自然,這樣就是使他們缺乏對大自然的認知和理解。而且現在的學生,他們從小生活在混凝土的世界里。因此,缺乏對原生態自然的體驗,還有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業現代化高度發展的農村,自然棲息地被農田取代,所以他們從小面對的是單一的經濟作物,具有原生態的鄉土景觀地貌也遭到破壞。因此,他們也缺乏對原生態自然多樣性的理解。作為高職院校環藝專業的學院更應該研習當地的人文景觀。它的實現就要求我們學生要不斷地體驗社會、體驗生活、體驗不同地域文化,學習了解不同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要善于感悟人文精神,尋找出適宜當地歷史風俗、文化背景的符號載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設計出符合當地人生活習慣及審美情趣的公共園林景觀空間。

3拓展新的教與學方式

教育部針對高職院校的辦學模式有明確規定,即2+1。就是兩年在校學習專業文化課程,一年在校外由學院聯系的校企合作單位實習一年。而且各個高職高專院校也在教育部的指導下,積極籌建校內實訓、實習室。所以在這樣的辦學背景下,我們高職院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接觸到先進的設計理念就能夠更好學習景觀設計課程。首先,我們應該將“師法自然、體驗文化”的觀念引入到景觀教育實踐中來,要求學生進行景觀設計之前應該先從自然風貌、歷史文化、自然現象、風土人情等方面人手,尋求一個設計思路,確定好設計著力點之后再加人相應的設計理念和表現方式。通過這種形式,可以使課堂教學不再是空洞的技藝傳授,而更多地將學生們的思緒帶回到大自然、歷史及我們的文化與生活中來,這樣不僅使他們在學習和設計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多的創作情趣,同時也彌補了他們對自然缺乏理解體驗的缺陷。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設計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認識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要理論聯系實際,學院為專業準備的設計工作室教學為學生實踐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讓他們在學習園林景觀的課程中盡可能的從頭到尾都經歷一遍。即實地考察、構思方案、繪制草圖、設計組討論、客戶溝通、電腦效果圖繪制以及最終局部方案實現。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全局觀、挖掘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熏陶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熱愛之情。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我們園林景觀設計學科的發展。有助于我們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4小結

未來屬于學生,城市歷史文脈的恢復與建立和自然生態系統良好持續的發展需要他們去努力。所以,在景觀設計教育中,我們要向學生灌輸正確的設計思想和方向,引導他們去認識城市地域歷史文脈和自然生態系統,喚起他們對園林景觀設計學習的熱情和熱愛。景觀設計教育更是任重道遠,它影響了我們這一代甚至是后代的生存環境。因此,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作者:劉翔單位:鄭州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