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區景觀設計文化趣味性研究

時間:2022-10-21 11:05:39

導語:城市街區景觀設計文化趣味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街區景觀設計文化趣味性研究

【提要】城市街區景觀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與體現。而在城市街區景觀設計中增加趣味性則為城市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讓城市更具活力。本文主要探討城市街區景觀設計中的趣味性營造,結合景觀設計的文化內涵,提出一些相關建議,以期為城市街區景觀設計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城市街區景觀設計趣味性文化內涵

一、引言

現如今,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物質生活越來越好,壓力卻越來越大。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當功能層面的需求得到滿足后,人們對于更高層面的精神需求將不斷加強。讓城市變得好玩,無疑將成為未來城市設計中的主要趨勢,城市中的人們迫切需要釋放壓力的場所,而此時在城市街區中融入趣味性的設計營造就顯得十分有意義,它讓人們走出室內,與城市產生互動,讓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

二、城市街區文化與趣味性景觀設計的聯系

街區景觀作為一種社會公共產品,應當體現出社會對文化的追求以及公眾共同的文化價值觀,充分展現城市的人文美。文化的表層是物,即人類一切勞動包括藝術勞動的物化形態;中層是心物結合;深層為心,即屬于這一文化整體的社會群體心態,包括群體的倫理思想、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民族性格、宗教感情、審美趣味。它離物較遠,卻是在精神的物化過程中決定物的根本,而趣味則是文化深層中離物最近也是人最不可或缺的存在。趣味性是群眾在城市進行活動的本質追求,是指進行活動時輕松自由與心情愉悅的體驗。體驗趣味性是人們進行室外活動的重要理由,也是進行戶外活動的最終目標。城市街區景觀設計只有兼顧趣味性與豐富性,才能夠更好地滿足群眾的活動體驗需求。街區文化景觀設計的趣味性除了要符合時代的文化精神,更要充分考慮不同群眾的景觀行為多樣性,充分發掘空間的不同受眾群體景觀行為,才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以此來滿足不同群體的空間主體感受。在景觀設計中,追求趣味性是一種精神情感的自然表露,所體現的是理性層面與感性層面二者的重合,不需要利用固定的語言表達方式與結構方式來表達自身的內心想法。趣味性在設計之中的運用體現,需要面對特定的用戶群體進行有目標的藝術創造活動。設計師需要充分考慮用戶的需求,以此來減少與其他用戶之間產生的認知差異,從而獲得更好的情感共鳴。

三、城市街區設計中的趣味性表達

(一)道路設計的趣味性。供行人行走是城市街區的基本功能,也是最為簡單的打破常規,讓人們與城市進行趣味性互動的方式。人在路面上行走會變換不同的姿勢,比如蹦跳、跑等,都是產生游戲與愉快的基礎方式。因此在景觀設計的時候,可以在街道上鋪設地上棋盤、游戲格子以及足底按摩石等,為過路者帶來更多的快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有河流的城市街區之中設置浮橋與吊橋,促使人們感受到道路的趣味性與游戲性。(二)坡道與臺階的設計趣味。臺階與坡道的功能主要為連接不在同一水平面的平面,因此存在高度落差的兩個平面交界處是人們喜歡停留與休息的地方。另一方面,這些區域也是城市街區中人流較多的地方,設計中可以考慮設立涼棚、座椅等,供人們休息。坡道與臺階不僅是下雨天水流流淌的地方,也可以是孩子們自上而下的跑跳游戲區域,因此成為趣味性景觀設計的重要區域。比如,在樓梯上設計踩踏游戲,配合腳步而產生的聲音震動,會較好地鼓勵幼兒進行攀爬,這對于其他人來說也是一個有趣的體驗。另外,還有臺階邊沿坡道上的滑梯游戲,在坡道上設置可以溜冰、滑板以及小車自由下滑的區域等。(三)景墻設計的趣味性。城市街道之中,居民樓周圍的景墻也是最為常見與不變的因素,其作用就是起到分割與隔離。景墻隔出了不同的屬性與面貌,也帶領著我們領略不同的世界,因此知覺空間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但是在城市景區趣味性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一些非私密的空間景墻進行設計與改變處理。比如,傳統建筑之中的回音壁、花窗借景處理等,所呈現的就是對景墻單一的隔斷功能的創新。在對景墻進行趣味性與游戲性設計的時候,可以對景墻進行創新設計:當人們靠近的時候,景墻會出現光色反應,當人們沿墻壁走動的時候,墻上特殊的光纖材料可以變幻出不同的光怪陸離的圖像或者景象。在趣味性景觀設計中,景墻的趣味性很容易會被忽略,但其可以發揮創意的空間其實是非常大的。(四)具備想象空間的水景設計。水是街區景觀設計中不可小覷的元素,景觀設計的趣味性在水景中也能得到很好的體現。水景設計一般設置在城市街道較為繁華的區域,比如公共游戲活動的中心區域,水景的設計不應單單是一個點綴城市景觀的角色。然而在一項調查中顯示,許多城市可供游人玩樂的水景最高不超過5%。通常情況下,以水為主的趣味性景觀可以不是特意安排的,一般雨后的水洼與河岸的低矮臨水處也是孩子們開心游戲的區域。而供人游樂的水應當是淺水,形態可以是多樣的,但是必須要安全,體驗者可以在此發揮其想象力,使景觀與水、水中的動植物以及其他景觀等進行結合,形成較好的游樂場所。因此在城市街區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當選擇一部分可以親水與戲水的設計,還要注意其可行性與實現方式的多樣性。(五)原生態景觀的冒險游戲。一些具備原生態面貌與豐富的多樣性綠地景觀可以有效地作為兒童游戲的場所,可以有效地發揮兒童的想象力,培養兒童的冒險精神。在街道兩旁設計高低不同的植物,設計曲折的小路與可躲閃的石塊,可以滿足兒童的游戲樂趣。雖然這些場所看似渾然天成,但是也經過設計師的規劃與設計,需要綜合考慮植物種類、安全性、多樣性以及石塊的安全程度等,保障城市街道的美觀,又為兒童提供游玩的場所。

四、結語

城市景觀設計文化是人類文化的“景觀”表述,趣味性設計的融入則為景觀設計文化增加了活力。景觀設計是城市街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裝飾美化的同時,也要為群眾構建不同的趣味性空間,讓文化與景觀在趣味性活動中得到充分的融合。另外,要挖掘空間趣味性行為存在的可能性,利用地形、自然生態以及人文情感等進行系統化的設計,滿足不同群眾文化趣味的體驗需求,更好地實現趣味性設計在城市街區景觀文化中的營造體現。

參考文獻

劉凱2008《我國街道景觀設計文化的現狀分析與對策》,《藝術教育》第11期。

葉郁2015《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體驗式景觀設計研究與實踐——以天津泰達濱海天街商業景觀為例》,《建筑與文化》第3期。

翁劍青2015《當代藝術與城市公共空間的建構——<藝術介入空間>的解讀及啟示》,《美術研究》第4期。

劉小科、吳焱2017《兒童視角下城市公共空間的景觀提升策略研究——以西安環城公園部分區段為例》,《美與時代》(城市版)第7期。

郭巍、侯曉蕾2018《胡同里的新生活——北京舊城景山片區公共空間景觀更新》,《風景園林》第4期。

作者:沈青 單位: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