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握竿跑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3-09 11:09:22
導語:集體握竿跑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材的選擇
長竿,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我們根據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制度和體育學科特點,加大了對地方和校本教材的開發,深入挖掘長竿的健身功能與作用,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長竿健身活動”教學單元。本課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結合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了“長竿健身活動”教學單元中的集體握竿跑為本次課主要的教學內容。
二、集體握竿跑教學特點
1.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教學中以長竿為載體,使學生學會運用生活中常見的長竿進行各種鍛煉身體的方法,充分發揮長竿在教學中的作用,體現一物多用、一物巧用的器材特點,并及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為其終身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2.教學中采用指導、開放、強化等措施,教師始終把握住教學主線,貫穿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運用已學會和掌握的知識、方法與技能,去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努力體現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和人人受益的體育新課程理念。
3.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強化人際交往與協作,通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相互觀察、學習模仿、交流展示、歸納總結、共同評價,使學生在學練中動腦想象、動口討論、動手實踐,在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和協作能力,滿足學生求知、求樂、求成功的欲望,明白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4.注重發揮學生體育骨干的作用,采用小組集體練習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激情,引導學生學會與同伴一起安全練習,鼓勵大膽展示,并嘗試學會評價別人,營造寬松的教學氣氛來滿足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導學生“學會做人”,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三、教學組織
1.興趣激發階段。采用主題教學形式,以去“游戲樂園”玩為情境設計教學主線,在去“游戲樂園”的途中,利用小游戲“木頭人”和肢體語言自我介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激趣熱身的目的。
2.體驗探究階段。在教師的引導下,巧妙地運用本校學生熟悉的集體仰臥起坐的練習,為主教材的學習做好鋪墊。在主教材“集體握竿跑”的教學中,通過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相互觀察、學習模仿、交流展示、歸納總結等師生互動過程,讓學生體驗到協作配合的重要性,以突出本課重點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3.身心調整階段。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游戲“打氣筒”進行身心放松,達到平緩身心、調節疲勞度的目的。
作者:楊旭琛劉俠
- 上一篇:土木工程制圖與CAD課程教學實踐論文
- 下一篇: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