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6-07 08:31:49

導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對傳統教育模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信息技術教學在高中階段的推廣,是教學改革的需求,也是時展的客觀需要。由于知識結構的不同和知識、技術更新速度的差異,信息技術的教學有別于其它文化課的教學,更需要教師注重教學的設計。

一、高中信息技術概述

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中最為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學習、思想壓力都比較大,他們非常渴望有一門技術既能用于學習提高效率,又能解決生活實踐中的許多問題。而信息技術以其時代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恰好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一般來說,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會保持持續不竭的動力,因為這門學科的發展是持續不斷的,它不僅解決學生學習中的諸多問題,還解決了生活生產中的諸多問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各方面。第一,工具性。信息技術是社會高速持續發展的工具,只有掌握這項技術,才能在未來社會建設中發揮作用;第二,現代性。時展速度加快,信息技術每時每刻都在更新換代中,就科學技術領域來說,其知識和技能的先進性始終處于時代的前沿位置;第三,應用性。社會各個領域發展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文件處理、數據分析計算、圖形資料的構成等等。

二、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的要求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以學生的自我、自主發展為前提?,F在的學生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學習信息技術并運用信息技術,到了高中階段,大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在知識理論的支撐下,學生的自學能力已經得到充分的發展。這門學科知識滲透的廣泛性和社會實踐性,也堅定了學生的自學信心。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已成為了一種必然。教師應該精選教學案例,讓學生對其進行自主剖析,正確理解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幫助學生建立信息技術協作、協同能力。

2、以社會需求和社會實踐為動力。高中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目的和初中、小學學生不一樣,后者在于夯實基礎,前者更側重于運用。所以,在課程設計中,應著眼于動手、立足于操作、根植于運用、放眼于更新。通過電腦的普及和運用、通過網絡和生活的密切聯系等相關知識,使學生認識到這門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實踐的各個領域,可以說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3、以學科體系特點為依據。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過程中,必須遵循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一方面,應該將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學科,依據其學科體系背景等,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另一方面,需要遵循信息技術的特殊性,增加技能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三、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方法

1、創造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教師需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內容,創設探究性的情境,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設疑發問,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如在學習Excel這個內容時,可以問問學生有沒有參與過測試成績的統計與分析,有的話回顧一下:手工操作繁瑣不繁瑣;在分析和計算的時候容易出現什么錯誤。然后問:現在有了計算機能不能用它進行成績匯總、計算平均值呢?接下來,再讓學生閱讀Excel相關內容,帶領學生用Excel分析一個實際的成績表,學生就會發現用Excel既快速又準確,能很快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興趣油然而增。

2、增加實踐教學。信息技術一旦離開了實踐,就會變成理論知識的“空殼”,也背離了教學目標和學科體系的應用功能,所以,應貫徹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原則。例如在學習字體的設置時,先和學生一同研討相關知識點,即:字體設置的方式、方法。然后,讓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相應的操作。當學生在學習“如何改變字形”時,由于學生有了前面的操作技巧,就可以大膽地讓學生自主實踐,逐步把握字符的加粗、傾斜、下劃線等方法。

3、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微機室的條件和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探究信息技術問題。在分組時,充分考慮學生信息技術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差異性、性格品質的和諧性。同時,還應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班級中展示探究的成果,教師給予中肯的評價,鼓勵、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主動性。

4、切合高中生實際,合理設計課余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計算機上機操作能力、軟件工具運用能力等,同時也需要對學生家庭文化氛圍、學生個體差異等情況進行了解。在作業設計時,既不能使作業量過大,還必須保證作業具有足夠的新意,讓學生通過作業能夠鞏固學習的信息技術知識,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此外,還應考慮學科的滲透性和關聯性,使信息技術既能解決本學科的學習問題,還能夠幫助解決其它學科的學習問題,提高高中階段的整體學習效率。通過作業的科學設計和合理訓練,實現信息技術的知識、技能的鞏固、內化、遷移和拓展。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尊重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作者:王天平 單位:江蘇省睢寧縣凌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