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加工與編程課堂教學設計與反思

時間:2022-04-19 03:29:45

導語:數控加工與編程課堂教學設計與反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控加工與編程課堂教學設計與反思

摘要:以數控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數控加工編程》為研究對象,以行動導向的AITUD教學法改革課堂教學,對課堂進行客觀的教學反思,分析教學的優點及缺憾,并且進行問題反思和課堂重建,為教學做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提供寶貴經驗。

關鍵詞:AITUD教學法;課堂設計;教學反思

“數控車削加工與編程”課程為數控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技能課程。課程目標要求強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數控加工技能。傳統教學將教學與實操分開,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數控加工技能。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數控教研室對此課程進行大膽創新,課程教學使用了行動導向的AITUD教學方法,課程教學起到了較好的效果。以“外輪廓的加工與編程”一個教學單元4節課為例,闡述AITUD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方法,并做了深刻的教學反思。

1AITUD教學法的課堂實施

AITUD教學法,具體為Act(引導性行動)→Induce(知識導入)→Teach(新知講授)→Utilize(應用實踐)→Discuss(主題討論)五步教學法[1](見圖1)。本次課講授章節為第四單元外輪廓的加工與編程,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G71和G70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技能目標要求學生選擇合理的刀具,設置正確的切削三要素,完成零件外輪廓的加工。預計學生在掌握了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后,自發地達到情感目標:通過獨立完成零件外輪廓的加工,了解數控零件的工藝、編程和加工的過程。授課地點為數控車削加工一體化教室。教室四周擺放10臺數控車床,中間擺放課桌。全班36位同學,分為10組,1個小組負責1臺機床。具體教學環節實施如表1。在Teach新知講授環節中,設置課堂互動,布置3個題目請學生解答:①比較G71與G90指令格式的區別;②如何設置G71的循環起點;③粗精加工用兩把刀分別進行,工藝性會更好嗎?在Utilize舉一反三教學環節中,學生分組填寫加工工藝表格,完成相似的零件加工任務。在Discuss主題討論教學環節中,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主持人,討論問題,本次課程設置三個問題:①分析G70和G71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②針對學習中和加工中出現的難點分析討論,填寫主題討論表格;③小組進行總結。上交主題討論表格。本次課程成績總分為100分,分數配比如表2。

2教學評價

2.1優點

(1)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組織具備系統性和邏輯性。(2)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實踐放任自流”的教學模式。課堂上,70%的時間由學生主導并組織,鍛煉學生的關鍵能力:“引導操作”和“舉一反三”鍛煉學生的加工操作能力,“知識導入”和“新知講授”中學生參與的“課堂互動”環節鍛煉學生的歸納和表達能力,“主題討論”鍛煉學生的組織、歸納和協調能力[2]。(3)國家數控車工職業技能標準融入課程標準,減少理論知識的講授,將技能操作和理論知識有機地結合,“引導操作”和“舉一反三”都引入了真實的企業零件加工案例,靈活組織課堂,突出重難點。(4)考核方式為過程評價,并用分數量化學生的參與度。

2.2缺憾

(1)課堂互動布置任務后,只是小組檢查成績,沒有檢查每位同學的成績。(2)每小組3~4人使用1臺機床,不能有效保證學生的實踐操作練習。(3)理論知識講解時間少,技能講解和知識講授時間難以把握平衡,難以讓學生得到專業性的拓展。(4)主題討論和課堂互動環節,少數學生不積極主動。

3問題反思

(1)課堂時間4h,包含理論講解和技能操作。1個課時用于知識講授,時間比較緊張,故布置課堂互動題目后,教師在課堂上不能逐個檢查學生的答題。(2)1個班級單位學生30~40人,教室里只有10臺數控加工車床,因此將學生分為10個小組,每個小組1臺機床,3~4人共用1臺機床。若是一個人使用機床,小組其他成員不能使用,只能排隊等候。若是在實踐操作環節中,有機床出現故障,則資源將更加緊張,難以有效保證學生的零件加工操作。(3)課堂組織以學生為主,將理論講授時間壓縮,目前時間分配為教師講授新知20min,學生實踐操作25min,如何在有限的20min內拓展理論知識,是一個需要重點突破的問題。(4)零件加工類課程本身缺乏趣味性,另外,每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態度都有差異性,所以在班級授課中,個別同學不積極主動的現象普遍存在。在小組討論環節,大部分是由小組長主持和監督,所以監管缺乏力度。

4課堂重建

如果重新構建課堂,教師則應進一步加大學生主導的力度,多花時間請學生上臺分析工藝、解答程序、繪制走刀軌跡,充分暴露出學生的學習問題。(1)課堂互動中,請部分同學上臺講解答案,并悉心解答出現的問題,學生自身出現的問題具有代表性。其他同學將答案寫在作業本上,教師在課程結束后,認真批改作業。(2)機床設備緊張,可以將每組學生分批交替操作。每批學生1~2位,第一批學生使用機床加工工件,第二批學生在座位上編寫程序,回答課堂互動的問題。待第一批學生完成零件加工后,回到座位做題目和討論,第二批學生使用機床加工。(3)今后的課堂中,教師應考慮將理論知識的重難點設置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并且每次課完成后,布置下次課的預習任務,這樣會提高課堂效率。(4)教師應該廣泛搜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機械零件加工視頻,在上課前與學生分享,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在小組長主持討論同時,加大監管的力度,對于極個別不自覺的學生,單獨布置任務。教學反思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教無止境,教師要改正課堂授課中的缺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膽創新AITUD教學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控加工理論和實操知識,使AITUD教學法在機械類其它課程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作者:高淼 張玲 陳淑玲 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吉連.AITUD教學模式———一種便于普及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4).

[2]高淼,陳希,等.基于AITUD教學模式的《數控車削加工與編程》課程改革[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