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理念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4 08:38:08

導語:游戲理念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游戲理念教學設計論文

一、學生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是開展教學設計的基石,沒有這一基石,再華麗的教學設計都是空中樓閣,徒有其表。本教學設計的學情分析將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以便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一)學習情感認知興趣是有效學習的動力,也是實現可持續學習的保障條件。對于今天的90后學生來說,游戲無疑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娛樂方式。本教學設計將要求學生課前去玩超級揀貨員游戲,該游戲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且準確的從貨架中挑選出購物清單上的所有商品。(二)現有知識及技能認知分揀作業技能形成是出庫作業操作技能形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學生需要形成該技能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倉儲管理人員。而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完成入庫、在庫作業的操作技能形成。倉儲分揀作業技能的學習已經具備必要的基礎條件。(三)學習方法認知現有固化的教學過程:“課前下達任務——任務相關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實施任務——教師反饋評價”,讓學生非常被動。學生在學習該任務前缺乏對自己現有能力的認知,不知道自己的現有能力與職業崗位需求能力之間的差距,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疲軟、不愿意主動思考、學習的后勁不足等問題。

二、教學分析

(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能復述分揀的流程;(2)能區分不同分揀作業的方式。2.技能目標:(1)能夠對給定的客戶訂單選擇合適的分揀方式;(2)能夠熟練且準確的完成分揀作業。3.素質目標:(1)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職業精神;(2)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快速且準確的完成分揀作業2.難點:快速且準確的完成分揀作業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程引入(5分鐘)學生分享玩“游戲”(超級揀貨員)的感悟,教師總結討論結果。根據各小組完成情況,給予過關同學頒發入門揀貨員等級的榮譽獎狀(榮譽獎狀級別根基本門課程累積分值確定)。拋出問題:是否具備了較強的記憶力、反映能力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揀貨員呢?(二)技能的實現及獲?。?0分鐘)1.設計教學實踐場景。課前,根據游戲場景設置一個真實的分揀作業實踐場所。2.布置教學任務——游戲的實踐。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每組3人,每小組完成2-3個客戶訂單的分揀任務,教師記錄每個小組在分揀過程中的關鍵技能點。教師講解操作考核指標為:規范性、準確性、及時性三個指標。分別讓每個小組實施三輪分揀作業,要求分別是:第一輪每個小組在限定時間內(5分鐘)完成3個客戶訂單揀貨任務;在第一輪規定要求完成任務小組在限定時間內(3分鐘)完成3個客戶訂單揀貨任務,在第二輪規定要求完成任務小組在限定時間內(2分鐘)完成3個客戶訂單揀貨任務,三輪中未完成小組將被淘汰,觀察未被淘汰小組操作。通過三輪分揀作業實踐的競技沖關,對最終獲勝小組成員頒發達人揀貨員榮譽獎狀。獲勝小組總結分享獲勝的經驗,教師歸納總結各小組的心得體會,根據各小組提出的分揀操作實施的關鍵點,得出優化倉儲分揀作業的方法。(三)技能的提升(10分鐘)將獲勝小組及教師總結得出的優化分揀作業實施的方法用于指導在第一輪分揀任務實施中淘汰小組。要求他們再次實施分揀作業。教師記錄該過程及結果并對兩次實施結果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感知分揀作業實施中方法的重要性。最后對于對學生技能的提升進行鼓勵,給學生頒發鼓勵獎——熟練揀貨員。

四、教學評價設計

(一)教師通過頒發入門揀貨員、熟練揀貨員、達人揀貨員對于學生技能的獲得及提升進行肯定。(二)學生通過觀察其他小組的分揀作業的實施并進行評價。(三)獲勝小組分享成功經驗進行自評,淘汰小組總結失敗原因進行自評。

五、特色與創新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教學設計運用游戲來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根據游戲場景來布置真實的教學環境,使學習的可持續性得到很好的保障。(二)打破傳統教學流程。將教學過程轉變為“能力認知測試——教師反饋——共同探索解決的方法——再次實施任務——教師/學生總結反饋”,發揮學生的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主觀能動性。(三)運用游戲理念中交互性強、持續成就獲得感的特點,加強學生學習效果的及時反饋,反饋越多,學生的學習動力越強。同時對學生的每一個技能獲得進行獎勵,肯定學生的每一個細小技能的獲得與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博俊,劉丹.游戲化學習理念下的教學活動設計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8):52-59.

[2]黃偉琴.闖關游戲理念與《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活動融合發展探析[J].科技展望,2015(25):147-148.

[3]李彤彤,馬秀峰,馬翠萍.教育游戲的情感化設計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0(09):32-34.

[4]肖海明,尚俊杰.游戲進課堂:融入學科教學的游戲化創造力培養研究[J].創新人才教育,2015(01):32-36.

作者:曾慶菊 單位: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