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家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分析
時間:2022-06-25 08:59:06
導語:高職家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家居空間設計課程為訓練學生室內設計相關學術能力,強化理論與技術并重,學生不只需具備專業理論外,亦需具有精湛的專業技術,以銜接就業過程中適應社會環境為目標。家居空間設計的教學復雜又多變,要使學生能夠了解并融會貫通地運用思考至家居空間設計當中相當困難,使學生經由做中學的模式實際體驗建筑相關專業技能,內化為個人專業素養。本文將主要探討高職院校家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優化改革。
[關鍵詞]高職院校;家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優化
家居空間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在建筑提供的戶型、面積、朝向、結構等空間基礎上的二次創造。家居空間設計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是以家庭為單位,或以個人私密空間為主的活動空間的設計,為家庭或個人創造安全、健康、舒適、環保、美觀的家居環境,從而提升現代人的生活品質。當國際間興起普通教育職業化、職業教育普通化的觀點時,我國亦適時進行高職教育轉型;相較于普通教育所培育國家學術、科技等專門人才,高職教育被視為社會發展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屬于職業導向的教育,旨在培養各行業類別的實用專業技術與管理中高級人才,依據個人能力及興趣,培育特定職業的一技之長,以服務社會并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一、高職院校家居空間設計課程的特點
家居空間設計教育不僅只是培育學生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的是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其具備能夠連結空間設計與影響家居設計的社會性、技術性、經濟性與美學等專業素質為目的的教學原則。設計教育所學習的不只是對于設計與相關其他專業課程的整合,更是處理社會心理層面問題,以及建立和其他學習領域的認知關系;綜合上述,家居空間設計教育可說是結合思考、工作及理想,于設計過程的中充分表達家居空間設計所傳遞的信息,以達成構想與實踐的設計目的。家居空間設計教育的主導方向,首先是空間設計的功能性,以提倡安全、健康、環保有益人們身心健康的生活空間環境,提升人們生活空間品質;其次是空間設計的藝術性,符合視覺的審美強調空間實體造型,最后是空間設計發展可持續性,隨著社會科技的高速發展,空間設計的智能化模式,借助多媒體科技信息輔助設計來構建舒適的生活空間也將成為未來空間設計的主導方向。家居空間設計教育主要的教學模式包含:建立完整專業設計并整合教育體系、確立家居空間設計學術地位與專業學科素養。國內家居空間設計教育是以家居空間設計為主要的課程科目作為教學內容,其課程修業的時數及學分數更是占專業必修學分相當多的比例,且家居空間設計課程貫穿室內設計的整個教學體系,因此也顯示出家居空間設計課程科目在家居空間設計專業培養的重要性;家居空間設計課程科目在家居空間設計教育的專業領域中,課程目標是為培養學生專業的能力,而教師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將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全面而系統的傳授給學生,其教學策略是教師與學生互動及溝通重要的橋梁。
二、高職院校家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隨著科技信息國際化的快速發展,高職教育受到社會產業結構改變的沖擊,但仍致力于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的目標,因此高職教育勢必適應社會轉型而進行多方面改革,如強調實務操作訓練、與社會產業結合等以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因此勢必適應社會轉型進行高職教育多方面的改革,如入學方案、課程與教學、師資提升、產學合作等;在進行相關改革的過程中,部分改革政策未契合高職教育的宗旨及水平,以致逐漸造成高職教育產生合流,高職教育無法有效發揮其特長與功能。(二)課程教學與產業結構調整契合度不夠應用專業特色并緊密與產業界結合,強調面對未來得以隨社會變遷與時俱進,培養于專業領域中具研究及創新的能力;技術學院則應專攻專業技術為主,利用三明治教學訓練學生某項技術知能,以發揮專業于未來的就業職業生涯;并從創新體制、課程等環境因素,建立產學合作的基礎、技術本位的思考,強化個人核心能力與個人特質,以創造自身價值;高職教育應以目標模式的精神為建構課程主軸意念,輔以過程模式強化學生學習的活力與彈性。高職教育的精神與價值,應回歸高職教育縱向的連結,必須建構完整得以銜接的路徑,以適應社會變遷及時展之需。高職教育的課程發展、教學內容與方式和普通教育同質化發展,著重于學術研究,不再趨向實務經驗,又在學術研究上表現不如普通大學,其已失去技術實務導向的特色。(三)缺乏實務的訓練家居空間設計需要在空間與環境之間符合機能性,并須解決對結構、材料、工法、環境控制等實務需求,保留社會歷史人文的內涵,以創造結合工業與藝術中最大的價值。家居空間設計教育為培育室內設計從業、管理、研究高階專業人才。設計教育強調理論與實務結合,卻缺乏實務的訓練,造成設計課程無法與實務相連結,進而導致產學落差現象。
三、高職院校家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優化改革措施
家居空間設計必須強調綜合性能力及實踐性的專業,通過家居空間設計課程目標及其教學策略來引導學生,其教育目的:通過學習與實踐,全面培養學生各種必備的專業基礎能力與職業素養,以便適合未來職業所需,符合行業人才標準。其教學中的評價制度是作為學習評量的檢驗機制,不僅是家居空間設計教育的核心活動,也是其教學的主要特色教學方式和家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主要內容。社會科技高速發展,人們的經濟實力和生活水平也空前高漲,每個人都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生活環境和品質,進而推動居住空間設計的發展也越來越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其主要包含了單身公寓、大型別墅、多用空間等。一方面,在課程內容的改革上,在對原有住宅空間設計教學內容進行沿用的同時,還要增加別墅、大戶型等方面的設計內容;單身公寓等小戶型空間設計的內容;以及酒店、娛樂、餐飲等行業空間設計的內容。同時,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還要適當增加一些地域特色、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加強對傳統民俗、民間配飾等的教學,充分展現出家居空間設計教學的時代性。此外,還應該向學生們講解當代的設計需求和專業概念,讓學生明確了解專業范疇,保證教學內容與文化科技、社會等發展相適應,促使設計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另一方面,在設計與操作方面。應該轉變傳統原有的教學觀念,在關注繪圖和創意教學時,還應該注意繪圖的規范性,家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并不是讓學生自己進行想象設計,而是要讓他們接觸更多優秀、經驗豐富的設計作品,并且從作品中感受到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意圖,增強對設計的認識,促使學生的繪圖更加規范。在軟件操作方面,可以讓學生對圖紙進行臨摹,逐漸提升學生的軟件操作能力,例如,PHOTOSHOP等圖片和文本處理軟件、AUTOCAD等圖紙繪制軟件。(一)穿插各種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首先,互動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討時間,與學生們進行雙向的溝通和交流,而在課余時間可以充分運用網絡手段和學校的教學條件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提升學生對空間設計課程內容的理解掌握效果。其次,啟發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開拓學生們的設計視野,增加學生對家居空間設計內涵的理解,了解各種家居空間設計實踐。同時,還可以不斷啟發學生們的大腦思維,使其在相關案例的基礎上,可以提出新的設計想法和建議,不斷鍛煉學生的思維,培訓學生的創造能力。再次,項目情景教學。將真實的項目工程導入課堂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對工程項目流程的理解,參與相關的設計實踐中去,提升項目方案的設計水平和能力,充分了解設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而且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相關的設計項目和工地,提高學生對家居空間設計工作的認知。(二)豐富家居空間設計課程的培養方式,提升學生的務實能力。在設計教育有一個周期的循環模式,從教學目標的制定及教學的計劃再到教學的執行及最后的評圖,學生學習成果則作為教學計劃的修正;而從教學的計劃到課堂的教學方式以及評量方式則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家居空間設計教育是為了未來于執業時所需具備的各項專業能力的培養,因此,更應探討家居空間設計的教學以及評量的方式。產學合作的教學模式一直以來為高職教育精神所在,是在學校課程中運用外在資源如業界師資,加以培養學生實務能力,將概念轉換學習教學模式導入家居空間設計課程中,概念學習轉換教學模式將輸入至學習過程,再到輸出的學習過程模式,強調三階段的概念轉換,結果發現概念學習轉換的教學可提升學生創造力想象,并改善傳統教學不足之處;另以參與式設計探討學生實際參與的經驗于設計操作的影響,以讓學生面對真實的教學模式,并強調教學與學習的問題及落差須被重視。
總之,對于高職院校家居空間設計課程的專業能力培養上,在圖面繪制要求著重在三度空間的理解,除基本圖學外,也加強模型的制作及計算機輔助繪圖的操作能力,并訂定較量化的圖量,包含各樣的施工圖面及大樣或者燈具配置等,使學生能夠接觸較實務的面向,并通過創意的想象,培養學生自我操作及執行的能力,并能完整的進行設計操作學習,在未來工作中獨立思考及操作、規劃的能力。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比如,在講授曲線擬合這部分內容時,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夠掌握polyfit和polyval這兩個函數的功能和調用格式,以及怎樣進行曲線擬合。如果在舉例時,僅僅給出若干個數據點,然后用指定次數的多項式進行擬合,學生只能生硬地學習這兩個函數。然而如果將實際問題引入,比如給出某企業連續若干年每年的生產利潤從而預測未來一年企業的生產利潤,在這個例子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如何去確定擬合多項式的次數,如何利用曲線擬合去預測利潤以及更好地區分數據插值與曲線擬合之間的區別。學生一旦發現可以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就會調動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地自主學習Matlab更為精深的知識。當然,在引入實際問題時,需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調整雙語教學中中英文的比例。
四、總結
Matlab內容豐富,功能強大而且編程效率很高,深受各專業學生的歡迎。通過開展Matlab課程的雙語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查閱英文文獻,掌握最新研究成果。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高等院校Mat-lab課程的雙語教學仍處于嘗試階段,無論從教師英語水平、課程安排以及教學方式方法上都需要得到進一步完善。因此提高雙語教學質量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應當循序漸進,為培養具有國際合作和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尹霄麗,張健明,李寧.“數字信號處理”雙語教學課程建設[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3(5):122-123.
[2]馬斌.Mat1ab語言及其工程應用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思考[J].甘肅科技,20l1,27(2):162-163.
[3]李新.MATLAB在“數字信號處理”雙語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2).
[4]董宇欣,印桂生.高校雙語教學模式與評價機制的研究與實踐[J].高教探索,2007(6):30-31,33.
[5]趙海燕.對高校雙語教學教材建設的若干思考[J].世紀橋,2007(5).
作者:劉志紅 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集裝箱公寓空間設計研究
- 下一篇:中職廣告專業畢業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