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聽力課教學設計原則
時間:2022-06-26 09:00:17
導語:日語聽力課教學設計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教育已經成為了當前我們國家最為重視的問題之一。日語聽力課是職教日語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其課堂教學效率往往與課程本身的設計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本篇文章將對日語聽力課設計原則展開探討,并對具體設計方法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職教日語;聽力課;教學設計
語言的終極目的是讓學生們獲得交流溝通的能力。綜合而言,日語學習主要涉及聽、說、讀、寫幾個方面,這些能力是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獲得的,將其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完成與他人的正常溝通。這其中,聽力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技能,因此職教學校理應加強對學生日語聽力學習方面的重視程度。
1教學設計原則的重要意義
教學本身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依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將知識完成傳遞。而教學設計則是將教學的目標作為第一原則,將其劃分為多種不同的任務和層次,進而再進行有機結合。教學設計本身的合理性以及規律性都是具體教學優化的一大標準。由于多數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接觸過日語知識的學習,因此整體水平相對比較差,如果能夠優化現有的教學設計,可以有效提升課堂學習的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后期的學習打下有力的基礎。然而,目前多數職教課程的日語教學更像是一種聽力測試,往往都是教師安排學生進行聽力練習,之后再進行相關測試,因此學習效果不佳。聽力學習本身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練習,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對課程進行設計,促使學生們不但能夠獲得日語知識,而且可以有效訓練其聽力技能。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1相關概念分析。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理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多以鼓勵的方式為主,對于學生的每一個進步都要予以肯定。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往往只能保持在一個較短的時間范圍內,因此需要在聽力學習時設計相關區域,為學生創造一個十分輕松的學習環境,促使其能夠有效完成課堂學習的內容。好奇心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來源,而自主探索和發現則是其好奇心的具體表現。學生自身創新能力與教師的教學設計有非常大的聯系,教師予以一定的引導之后,可以讓學生主動進行聽力學習,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1]。2.2具體案例分析。例如教師在對一篇有關于病人在醫院求醫的文章聽力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把文章的標題寫在黑板上,并向學生們進行提問“自己所了解的病痛日語名稱和醫院的日語名稱”,“根據自己去醫院的情況設計出相關日語問題的表達”,“自己所了解的日本醫院與國內醫院之間的差別”等。不僅如此,還可以在黑板上列舉一些醫學聽力文章中常見的語法句型以及相關單詞,讓學生們提前有所了解,從而在進行聽力練習之前做好心理準備。如果學生可以依靠教師的提示能夠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便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另外,教師還能夠對問題進行延伸,將其上升到關于公共場所方面的討論,之后再將其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們了解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之間的差異。如此一來,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便更具有實用價值,也能受到學生們的歡迎。曾經以往,學生們在進行日語學習時,很少進行對話討論,導致很容易出現聽不懂的情況,因此無法表達。而按照這種方式進行長期訓練,學生們的口語能力也將得到提高,從而在與他人進行日語交流時可以十分熟練地表述自己的觀點,進而促使自己的日語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3加強課堂教學的動靜結合
3.1相關概念分析。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動靜結合同樣是日語聽力學習的一項重點內容。一般而言,教學的“動”主要是指教師在授課時需要對節奏進行控制,所提的問題必須具有一定針對性,并非隨意進行。而教學的“靜”則是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對于知識點認真鉆研。如此動靜結合,可以有效消除學生們在學習中產生的疲憊感,從而能夠保持自身注意力集中,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聽力學習時,教師常常會播放一些音頻材料,學生邊聽邊作記錄,如此很容易造成學生們出現主次不分的情況。因此在教學設計方面,教師應讓學生們注重文章關鍵詞和關鍵線索的捕捉,對其進行辨別,從而獲得重要的信息[2]。3.2具體案例分析。例如教師在對一篇有關于人生中出現一次偶遇的聽力教學時,第一次聽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對文章中所涉及的人物及其相關職業進行記錄,同時密切注意故事實際發生的具體地點以及時間。完成記錄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設問,采取分層的方法,及時獲取學生們對教學的反饋,同時還能讓其對一些模棱兩可的內容進行提問。之后,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們對文章中的細節內容反復聽,將一些重要信息進行把握,盡可能在原本泛聽的基礎上,捕捉到更多的細節,進而深化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
4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4.1相關概念分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但涉及感情方面,同樣涉及語言或者行動方面。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進行合理調整。如果聽力課僅僅是音頻播放以及信息記錄,只會導致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枯燥。然而,如果教室氛圍太過喧嘩,則又很容易影響學生們的正常思考。所以,教學設計必須要具有靈活性,對于整堂課程的起點、過程以及轉折等方面進行設計,再利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促使課堂教學更具應用性,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聯系。學生們只有發散自身思維,學習興趣濃厚,才會在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不斷產生學習的火花。4.2具體案例分析。教師在實際進行聽力課程教學時,需要合理分配聽力練習以及口語表達的比例。其所占的時間都需要提前進行設計,確保整堂課學生既能有效訓練自身聽力技能,又可以盡情表達自我。學生們在課堂中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想法,使得知識逐漸轉變為學習技能。只有如此,課堂學習的過程才會轉變為智慧成長的過程,課堂學習也才會充滿應有的色彩。
5結語
綜上所述,日語聽力是一項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理應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利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并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改善現有的教學模式,促使課堂學習的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周鐵霞.論職教日語聽力課的教學設計原則[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11(2):107-109.
[2]馬艷波.基于支架式教學的日語聽力課程教學設計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4):41.
[3]沈旭映.高職院校日語聽力課教學和考試改革探索[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4(4):61-64.
作者:胡成蕓 單位:青海省西寧市世紀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淺談教學設計撰寫方法
- 下一篇:數字電視信號傳輸技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