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高校環境小品設計

時間:2022-07-29 11:31:17

導語:淺議高校環境小品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高校環境小品設計

一、高校校園環境設計特征

高校環境景觀小品,是高校校園環境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點的選取、功能分類、造型的設計等等,都要與高校校園環境相符合,校園環境小品的設計必須在充分了解了校園環境特征的前提下,展開設計與布局。

1.校園環境的整體性建構

現代大學校園是有機的整體,其景觀設計中,多以系統的思維來思考校園景觀的整體性,而不是把校園空間割裂成片段。其校園環境從整體總布局到建筑實體及其外部綠化環境。強調綠化的獨立性,建筑實體是主體,外部環境是背景與襯托,兩者相互統一形成完整的環境系統。

2.人性化的空間環境營造

高校校園空間環境的營造,歸根結底是為了生活在其中的學生,教師。環境是課堂的外延,對學生的健康品格的塑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大學生特有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決定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開放性、易變性、復雜性、自主性。因而決定了大學校園戶外環境的需求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將人文空間的規劃思想融入到校園環境設計中,使校園環境更具人文關懷的深刻內涵。

3.開放性的功能分區環境

為了滿足校園師生學習和工作的需求,學習的生活區大都規劃在靠校園外出的位置,以便社會化管理;同時開發相應的科技園區,并與校內科研區相聯系,后勤分區也更加的分散化、外向化、社會化。這些傳統的功能分區,都逐漸加強其開放性,將校園環境與城市環境密切聯系,使校園環境與城市環境高度結合構成系統。

4.校園環境的文化個性

校園文化與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是密切相關的,校園環境文化體現了校園人的生活方式、理想追求,審美情趣,精神風貌等等。校園環境各個構成要素作為媒介和載體,都以各種形式反映,表達著文化品位,通過人的認識與體驗活動以隱性形態完成的。校園環境景觀小品就是其文化表達的要素之一,既要體現時代科技文化特征又要具備學校的文化品位特點。

二、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原則與方法

1.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原則

(1)環境小品布局少而精:根據人的視力的局限性,觀看活動是有選擇的行為,決定了我們在特定視覺范圍內能看到的和仔細看到部分,以及我們所不能看清楚的部分。一個突出的標志性景觀,可能勝過我們對整個場地的注意,因此在高校校園環境小品的平面布局過程中,要尋找和創造視線焦點,形成場地中的主景,使主題更加突出,這在景石、雕塑、亭廊類小品的布局設計中尤為重要。(2)比例、尺度與環境相協調:和諧的比例可以引起人的美感,高校環境小品與高校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們的尺度、比例需與其所處的環境相協調,才能取得均衡的視覺效果,使人感到愉悅。而其中的尺度一般不是指要素真實尺寸的大小,而是指要素給人感覺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獲得預想的藝術感。(3)明確環境小品的主要功能:在高校校園室外場地中,環境小品設計根據景觀軸線的需要是環境設計的主題要素,是否滿足休憩功能還是增加趣味性等,對確定小品的形式,大小,色彩等十分重要。(4)注重校園精神和文化內涵:環境小品能夠體現當代大學校園的文化特色,是很好的文化傳承載體,能夠起到美化環境,提高環境品位以及“環境育人”的作用。無論是在弘揚校風學風精神,理論宣傳方面,還是在展示先進科技,體現學習專業特色等方面,環境小品都能體現出很大的優勢。

2.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方法

(1)根據校園環境規模和規劃設計:根據不同校園環境的規模和規劃設計手法,確定需要布置的環境小品種類。從實際使用功能考慮,在綜合性的校園環境中,休息類結合照明的功能性小品是必需的,裝飾性類小品,往往根據景觀軸線或室外空間組織的需要確定是否布置。(2)依據校園觀賞視線設計:依據觀賞視線的流動性分析,將環境小品與周圍建筑廣場、道路、綠化等空間因素相協調,確定環境小品的尺度,比例。同時注意最佳觀賞空間的營造,并確定該小品的主要景觀界面及朝向。(3)從展現校園文化需要設計:從展現校園文化的需要考慮,根據校園歷史和學科設置特點(如師范類院校,醫學類院校、理工科類院校等),統一構思小品的精神和文化內涵,并對主題性,科教性、紀念性的要素加以意境上的提升。(4)根據整體環境風格和投資預算設計:根據整體環境的風格和投資預算,確定環境小品的風格,色彩和圖案內容,在高校校園內,低造價的環境小品同樣能夠實現美觀、實用效果。用量較多的功能類小品,重點考慮風格協調,堅固耐用,便于管理,物美價廉等因素,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品體系和豐富多樣的產品類型,適當體現出地方特色。

三、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的意義

1.實用價值與精神功能的結合

校園環境小品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具有精神功能。滿足人體需要的小品,如涼亭、柱廊、公共衛生間等;滿足人們所需信息的小品,如路標、電話亭等;滿足點景需要的景觀要素,如雕塑、花壇、噴泉等;滿足生活必需品的小品,如垃圾箱、路燈、郵筒等。校園環境小品作為校園景觀設計的元素,具有提供空間界定、轉換、點景,甚至成校園地標的作用。良好的環境小品設計與布局,還是校園空間中富有吸引力的許多活動的前提,是觸發學生與教師積極使用戶外環境的重要因素。能夠成為凝聚能量、釋放活力的區域象征,而并不只是局限于“室內家具外移”的意義。校園環境小品的整體性,藝術性,文化性和休閑性等特征,能夠與校園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同時有能體現藝術性和文化性,本身還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針對不同的主題,其造型、色彩、材質亦會不同,從而體現現代高校不同的特點和校園文化背景,并使整個校園空間的層次更加豐富。

2.環境小品是校園景觀的文化性表達

大學校園文化景觀是一種能夠體現大學文化精神和傳承歷史文脈的符號,這種景觀符號具有傳遞文化信息的能力,而標志性的具有文化內涵的環境小品,往往是校園環境景觀里起到畫龍點睛的特殊作用。校園環境景觀不僅是校園的物化形態,還是一種精神產品,是校園歷史的見證,同時又是一種隱形的極富吸引力的亞文化系統。理想的校園環境景觀,不僅要求有布局合理的建筑,更重要的是要有與之匹配的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環境小品,將其與建筑、綠化等環境景觀元素組合進行造景,使校園的每一處每一景都成為校園精神的載體,是校園景觀的文化性表達。利用環境小品增強校園文化內涵可以使人們獲得大學校園的意象和對大學的回憶。結語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文化歷史、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校園景觀建設必須依據實際情況建出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環境,而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是大學校園環境景觀建設的重要構成元素,與校園建筑、校門、校園文化廣場、雕塑、鋪裝、綠化、水體、校園標識系統等校園文化景觀載體構成了整體的大學校園文化環境。優秀的校園環境小品設計,不但具有自身的完整性,而且能賦予校園環境以特定的場所意義。更加能夠充分地發揮大學校園文化景觀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審美功能、塑造功能和生態等功能,對弘揚民族與地域文化、傳承大學精神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本文作者:尹悅工作單位:常州建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