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教學體系探討
時間:2022-06-29 03:56:43
導語:環境設計教學體系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環境設計專業的教育現狀
環境設計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藝術與設計門類,屬于設計類的綜合系統。從簡單來說,環境設計是以室內外空間環境來界定的,可以大致分為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大部分。其專業內容包含廣泛,主要分為以室內空間、照明、家具、陳設等為設計對象的室內設計,和以建筑空間、公共設施、公共環境等設計為目的的景觀設計。廣西民族地區高校開設環境設計專業以來,實際上從最初的室內設計專業,加入公共環境、公共設施等景觀設計內容形成“環境設計”專業。由于我國高校開設有風景園林設計(景觀設計的一部分),所以開設的環境設計專業大多數都辦成了室內設計專業,也有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者兼而有之的,也有完全是景觀設計教學的。隨著經濟發展,環境設計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其中屬于環境設計的景觀設計行業已形成與室內設計行業分庭抗禮之勢,由于商業社會對設計專業化人才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社會分工使得原有的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對設計人才的需求;當前應用型高校的環境設計教育,由于需要在有限的學制(一般為3年或3.5年)內學習完所有的環境藝術設計種類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需要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重新界定,在繼續強調創新、技術的基礎上,建立相對獨立的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教學結構。環境設計專業作為一個大專業范疇,從設計的角度可以分設為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基本專業;從設計的實際項目又可分為公寓與別墅設計、公共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家具設計、居住區景觀設計、公園廣場規劃設計、濱水景觀設計、度假村規劃設計、導視系統設計、公共設施設計、照明設計等眾多類型。其中室內和景觀有交叉也有不同,比如照明設計、導視系統設計、人體工程學等研究領域室內和景觀都有涉及,但是更多的是不同的設計類型。
二、應用型高校不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分析
(一)成都藝術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目標:面向園林景觀設計和室內建筑裝飾工程設計生產一線,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良好藝術素養,掌握室內設計技術和園林景觀設計基本知識,具有室內建筑裝飾工程設計與施工、園林景觀設計等方面職業能力,能在室內裝飾設計、園林景觀設計企業從事輔助設計與施工、管理、營銷、制圖等職業崗位技術工作的技能型專門人才。開設課程分為四大類,①專業基礎課:素描、色彩、建筑工程制圖、三大構成、計算機輔助設計、表現技法、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②專業課程:住宅空間設計、餐飲空間設計、展示設計、植物景觀設計、景觀建筑設計、景觀工程設計、景觀規劃設計、景觀項目設計、景觀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③選修課程:商業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家具設計、人體工程學、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生態與環境藝術設計。學校開設的課程大而全,開設課程語義模糊。比如餐飲空間設計跟后面的選修商業空間設計這兩門課之間具有一定的重合度;景觀工程設計與景觀項目設計也太相似。表面上看課程設置面面俱到,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是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方向,但學生的學習是實際上蜻蜓點水,無法深入理解,導致學生兩方面的技術都掌握得不夠深,與培養職業型人才的目標背道而馳。(二)昆明藝術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對客觀事物具有敏銳觀察能力,對市場具有系統分析與綜合能力,具有創造力、實際動手能力與一定的管理能力的實用型高層次職業技術人才。畢業后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景觀規劃設計、公共環境設施設計、景觀工程施工和管理等工作。開設課程分為四大類,①專業基礎課:三大構成、中外建筑史、中外園林史、設計概論、景觀設計入門、表現技法I、表現技法II;②專業課程:植物學、景觀基礎制圖、居住區景觀規劃與設計、植物造景、環境設施及導識系統設計、景觀工程專業制圖、景觀建筑設計、公園與廣場規劃設計、建筑裝飾材料與構造、景觀生態學、人體工程學與景觀設計、濱水景觀規劃設計、景觀照明設計、景觀工程概預算、城市歷史與文化景觀保護;③技能課程:Photoshop、Sketchup、AUTOCAD、3dsmax、模型與雕塑設計制作、代表作選輯、畢業設計、畢業實習;④選修課程:中外美術史、民族藝術風格研究、插花藝術、建筑風水、攝影、經商實踐、植物觀賞與保健、字體與版式設計、漆器藝術、建筑構造、室內景觀設計、中國畫與書法、展示設計。從昆明藝術職業學院開設的課程中分析,昆明藝術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是景觀設計方面的技能型人才,課程的設置以景觀項目設計為主要內容來進行開設,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基本涵蓋了景觀設計所要做到的方方面面,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教學計劃。但是在選修課程結構上與專業課程的銜接明顯不足,無法讓學生得到一個比較綜合的景觀設計延伸。
三、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思考
(一)分設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基本專業環境設計專業分為室內和景觀設計專業,有利于學生明確自身專業身份和未來發展方向,使學生在各個不同的設計方向進行專業深入的學習和認知。教學安排上,可以改變原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開設課程涵蓋各個方面的復雜局面,形成各個不同的專業特色,教學目的性將更加明確,可以促進環境設計專業群的健康發展。(二)優化課程結構,提升師資隊伍目前,我國高校的環境設計專業課程設置與環境設計就業嚴重脫節的現象十分普遍,分析其原因有二點:一是專業教學管理者對環境設計的了解比較欠缺,無法深入把握環境設計行業的各種設計種類以及就業的專業面;二是缺乏具有環境設計實戰經驗的師資力量,即便是開設了大量針對不同環境設計形態的專業設計課,也大多是流于表面,并未作太多的教學引導與設計項目教學。同時高校缺乏實戰經驗的教師,缺少對環境藝術設計市場的把握,輔導學生的設計項目具有不可操作性;教學模式缺乏實際應用,教學方式單一,布置的作業與實際的環境藝術設計脫鉤嚴重。這種教學方式、手段趨于程式化,存在著重結果,輕過程;重技巧,輕思維;重表現,輕創意的傾向。環境設計教學的改革廣泛接觸市場,將市場存在的環境設計種類納入課程體系(如現今大多數高校沒有開設的課程:辦公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居住區景觀設計、公園廣場規劃設計、濱水景觀設計、度假村規劃設計、導視系統設計、公共設施設計、照明設計等),使之成為我國環境設計專業新的教學方法。另外,在師資上可以采用主干課程由有設計經驗的商業設計師來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完成商業設計。商業設計師作為課程導師,在課程的開始、中間、結尾的各關鍵點和設計講評時親自授課,使學生能很快理解商業社會對設計的需求,使之畢業之后能更快適應社會對設計師的需求。(三)改革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應用型高校環境設計課程設置應實施以培養創新設計思維為主。設置以項目設計課為主的核心課程體系,將項目設計通過設計主干課程連接起來,技術課程與輔助課程融于主干課程。根據環境藝術設計的設計形態,由淺入深地從小空間到大空間進行過渡,而不是像目前大多數學校的進行條塊分割。通過從小空間到大空間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找到學習方法。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將課程均勻地分布在每學期的每個周,使得環境設計課程的學習有更長的時間段,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程的市場調研、學習方法不斷改進、方案可以經過長時間的醞釀以使設計更完善。室內設計專業可以采用:室內設計入門→家居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公共空間設計;景觀設計專業可以采用:景觀設計入門→庭園設計→居住區景觀設計→廣場公園規劃設計→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主干課程均勻分布在5個學期,每周4節,這樣使得主干課程貫穿于學生的每個學期。學生對環境藝術設計的理解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每個時間段都在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對設計的理解。(四)改變作業形式,以工作進展冊和報告書為主要形式期末考試也相應改變了設計專業交作業的考試方式,改為期末作業講評為主。即學生自己陳述設計作品的創意和所完成的方案。根據實際案例做具體的方案設計。期末設計作品必須做兩部分:①工作進展冊(主要為方案的市場調查分析、整理、客戶的分析、材料的收集、設計構思、方案草圖等);②設計報告書(平面布置圖、地面鋪裝圖、線路圖、頂面圖、立面圖、效果圖、材料、預算等)。過程評價是全過程跟蹤,綜合考察,打分合理,取高分不易,從根本上杜絕了評分隨意,以結果評分的弊病。
通過利用設計師參與設計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及時改進;通過專業課程的改革,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創新能力;通過改革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環境藝術設計有更全面與深入的認識;以工作進展冊和報告書為專業的形式,使學生逐步完成設計項目,逐漸建立對設計的理解與認知。通過上述幾方面的教學改革的主要措施,希望打破應用型高校設計教學與社會設計脫軌的嚴峻現實,創造適合應用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的一條新路。通過教學改革,使得廣西民族地區環境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在了解本地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能將現代設計思維帶入到設計中,在畢業時能掌握商業社會對設計師的要求,為學生的商業設計師生涯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夏燕靖.中國高校藝術設計本科專業課程結構問題探討[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232-233.
[2]江濱.環境藝術教學控制體系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168-171.
[3]呂永中.室內設計原理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3-35.
[4]彭亮.畢業設計指導[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5:98-107.
[5]俞孔堅,李迪華主編.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M].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334-341.
[6]蘇丹主編.環藝教與學[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4-15.
[7]胡晶,廖啟鵬主編.環境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M].第二版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93-94.
[8]張楠,都偉*.大學生心理需求與環境設計研究[J].設計,2017,30(2):108-109.
[9]宋立民.對環境設計專業理論建設的思考[J].設計,2017,30(7):96-97.
[10]高鈺主編.室內設計全過程案例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13-26.
作者:曾遼華 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 上一篇:虛擬現實技術在室內設計的作用
- 下一篇:變電站土建工程施工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