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建筑空間設計與研究

時間:2022-03-11 03:53:55

導語:辦公建筑空間設計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辦公建筑空間設計與研究

摘要:空間是辦公建筑的真正的主角。環境心理學的重點研究對象是人的行為與城市、建筑、環境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作用。本文基于環境心理學理論,對辦公建筑空間設計進行了研究和優化。

關鍵詞:建筑空間;環境心理學;空間優化設計

一、辦公建筑空間概述

國外學者早在《雅典憲章》中就已經指出,工作時人類的四大基本活動之一,工作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辦公建筑空間環境無論對人類的生理影響還是心理影響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建筑學家布魯諾•塞維曾指出,“空間是建筑的真正主角,是評價建筑的基礎,空間決定了建筑的審美價值和使用價值。”所以,對辦公建筑空間的研究是了解辦公建筑的基礎。辦公建筑又稱辦公樓,一般指專門用來處理辦公業務或提供辦公、會議等實用功能的建筑物。辦公建筑的類型可以從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兩方面來分類。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分為:行政辦公建筑;通訊科技建筑;科研教育建筑;商務貿易建筑等。按照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分為專用辦公建筑和出租辦公建筑。建筑空間主要包含建筑形體要素、空間關系要素和空間視覺要素三個基本要素。建筑形體要素主要指建筑空間所呈現的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形態,抽象概括為點、線、面、體四種要素。建筑空間的關系要素主要包括方位、重力等。視覺要素主要是指建筑材料表現出來的質感、色彩等視覺特性。

二、環境心理學理論概述

環境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部分,注重環境與人的外顯行為之間的關系與相互作用,其重點研究對象在于建筑使用者的行為和建筑、環境、城市等宏觀要素之間的關系與相互作用。目前國外環境心理學的研究主要著眼于三個方面。1.對環境認知的研究。這種方法著重于人們感知所處的物理環境過程,以Lynch的“認知地圖”和Osgood的“環境的意義”研究方法為代表。其理論基礎在于使用者認知心理學的概念,即人類對于世界的認知是完整地與對應的知覺相聯系的。2.建筑評價。主要針對于建筑師、規劃師和環境政策制定者的實用要求而形成,為建筑專業人士提供做出正確決策的信息。3.對個人空間的研究。這種方法主要研究個體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理論基礎是環境心理學,本文也以此為基礎。而迄今為止,它們并未涉及環境認知的研究,在環境評價中所涉也不深。1999年,清華大學教授李道增的《環境行為學概論》中闡釋,行為與環境具有緊密的聯系,書中對于“觀察”這一環境心理學上的重要研究方法作出了技術上的探討。2000年國內學者林玉蓮、胡正凡的《環境心理學》一書中,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結合建筑與城市規劃中的實例,對環境心理學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歸納了環境心理學研究內容的主要特點——把環境-行為關系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強調環境-行為是交互作用關系等。

三、辦公空間優化設計

良好的辦公空間環境是人們得以正常工作的基礎。辦公建筑空間環境在設計時,就應當考慮并尊重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辦公室員工在忙碌的業務工作中體會到休閑舒適,并提高工作效率。物理環境總體滿意度受空氣質量、聲環境、溫度、視野環境、歸屬感、私密性、辦公室布局等多個因素的交互影響;因此,通過對辦公室物理環境的人性化建設來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從而提高環境心理品質和員工的工作效率,能夠從整體上改善員工空間滿意度。1.環境質量。1.1人工照明?,F代辦公空間在光環境的設計中,通常采用低照度的統一照明和高照度的局部照明相配合的形式,并且充分利用自然光線,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人工照明環境。辦公空間良好的采光條件,不能能夠刺激大腦皮層起到興奮作用,并且能夠改善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生理和心理機能。理想的光環境除了滿足具體辦公作業的照度外,還要根據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做到冷光源與暖光源結合,并且能夠自如進行調整,提供令人舒適的視覺環境。1.2聲環境。辦公空間環境中的聲源主要包括人員活動與對話、辦公設備和外界聲音。具體的物理環境噪聲源包括電腦、復印機、電話機、空調等??的螤柎髮W的研究發現,在有中度噪聲辦公室中工作會導致人體腎上腺素水平非常高,長期則會導致患心臟病的概率大幅增加。設計良好的辦公空間聲環境不僅利于員工工作效率提高,而且有利于防止“辦公空間綜合癥”的出現。有效提高聲環境質量可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對公司的歸屬感。1.3空氣流通性。辦公室空氣流通方式主要分為兩種:通過開關窗等方式的自然通風和通過空調等設施的人工通風。此外還有通過花草、盆栽等植物調節空氣質量。國外學者的實證調查顯示,現實辦公室內空氣品質中有害物質的種類和濃度從總體上高于室外,有時污染程度甚至高出允許的上限值的2-5倍。在辦公建筑硬件管理方面,企業也需要更加重視電梯維修、辦公室清潔、空調系統清洗等方面。亞健康狀態必然影響到人們對工作的態度和結果,良好的空氣質量是辦公空滿意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2.服務性能。建筑空間的服務性能包括除室內環境之外的建筑使用過程中提供的服務質量的評價。國外學者采用了不同的評價方式對使用中的建筑進行了一系列建筑性能使用后評價,并總結了相關評價的規則和指標體系。其中較為著名的有美國CBE建筑性能使用評價、美國ASTM標準評價尺度和德國Koblenz建筑性能評價等。本文針對辦公建筑中的不同區域,將建筑服務性能按照功能、審美、空間布局和維護管理四個方面進行了整理和研究。

四、結語

信息技術的進步使辦公向網絡化邁進,員工的行為和環境息息相關,所以我們研究辦公建筑空間滿意度具有一定的顯示意義。辦公建筑內部空間構成的建立與設計,首先要考慮進行辦公活動時的交流、團隊合作和空間的適應性。使用者的在內部空間的行為直接影響著空間的結構和設計,人類的復雜行為也要求在設計辦公空間時對使用者的行為作出詳盡的觀察和總結。本文基于環境心理學的角度從使用者的視角進行研究,其他如成本、技術等方面尚未涉及,分析角度有限,分析層次有待深入。

作者:曹曼 單位:同濟大學

參考文獻:

[1]許安之艾志剛,《高層辦公綜合建筑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P4.

[2][意]布魯諾•塞維.建筑空間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19.

[3]徐磊青,楊公俠.環境心理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4]白旭.建筑設計原理[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5]朱小雷.建成環境主觀評價方法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6]常懷生.室內環境設計與心理學.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7]李道增.環境行為學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8]林玉蓮,胡正凡.環境心理學.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9]MonikaFrontczaketal.(2012)Quantitativerelationshipsbetweenoccupantsatisfactionandsatisfactionaspectsofindoorenvironmentalqualityandbuildingdesign:CenterfortheBuiltEnvironmentUCBerkeley.

[10]JohnE.Flynn.etc.ArchitecturalInteriorSystems:Lighting,Acoustic,AirConditioningVanNostrandReinholdCompany,1988:24-37.

[11]托馬斯•阿諾爾德(ThomasArnold)等著,王小蘭譯,辦公大樓設計手冊[M].大連:大連理工出版社,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