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建筑空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3 10:19:48
導語:養老建筑空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現如今正面臨著老齡化進程,因此養老建筑的設計尤為重要。面對老人,設計建筑時需秉承安全性及人文化兩大原則,在保障老人的安全及適應性的基礎上,構建全面養老設施。本文將從兩大設計原則入手,對居住空間、公共空間、醫護空間、餐飲空間以及娛樂空間進行設計,旨在為老人群體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氛圍。
關鍵詞:養老;建筑;空間設計截至
目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發展進程,六十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約占我國總人數的16%。為了保障老年群體的健康生活,國務院下達有關養老服務建設的通知及意見,要求各地區相關部門結合老人生活特點,遵循其生活需求,構建合理化養老建筑及設施。因此,對養老建筑的空間設計進行探討十分重要。
1設計原則
1.1安全性原則
對老年人人身安全的保障是養老建筑設計過程中的第一大原則,亦是老人生活及建筑設計的基礎。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特征,有效提高建筑空間的安全性,例如做好地面防滑、設置安全扶手等,切實做到全方位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及生命健康。
1.2人文化原則
人文化原則主要包括減少障礙以及適應老年人行為特征兩個方面,首先,要結合老年人的身體情況及其行為特征進行無障礙設計,保障建筑內外能夠與老年人的行為障礙等互補。例如,在面對視覺障礙的老年人時,需要設置光線柔和但明亮的燈,保障地面平坦無障礙,設置安全標識以及引導標志等。此外,在設計過程中要將人文理念作為遵循宗旨,使老年人在舒適生活的同時亦能擁有有趣的活動及健康的餐飲,充分緩解老年人的壓力,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
2設計要點
2.1居住空間設計
居住空間是養老建筑中的核心空間,也是老年人使用頻率最高的空間,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設計時需秉承著舒適、安靜的原則,并結合老年人的需求進行人性化的設計與室內布置,使老人具備一定的歸屬感。通常情況下,矩形居住空間最為合適,在面積選擇上需要具備一定的彈性,面積最小為10m2。而在設計多人的居住空間時,應做好隔斷,設置保密性較高的窗簾或隔墻,并做好隔音,確保老人的睡眠不會被打擾。此外,居住空間還應包括衛生間以及陽臺兩個部分,保障老人的生活及行為不會受限。但老人在衛生間里會時常遭受意外,且使用頻率較高,因此,要保障衛生間與臥室的距離便捷,保持出入口地面的水平,確保老人的輪椅或其他設施的隨意移動。不可使用內開門及蹲式坐便器。陽臺設計同理,但要注意陽臺的采光切忌過強,并注意風向,保障視線開闊,使老人心情愉悅。
2.2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大多包括走廊、門廳、樓梯等,是十分重要的交通樞紐。因此其空間內部形態、面積、流線等是設計重點。在設計門廳時,要著重結合老人的行為特點,大部分老人的行動不夠便捷且喜靜,因此,需要在保障空間開闊的基礎上,具備合理的功能性分布,設置扶手、休息椅等必備設施,并開設服務臺、辦公區、超市等,使老人感受到生活的溫暖。其次,在設計走廊時,要明確老人利用走廊的用途,在保障疏散通行順利的同時,還需注重空間內部的需求,與其他生活空間充分聯通,并設置相關緩沖地區,使老人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有地點使其思考與適應,真正做到適老性。此外,在設計樓梯、電梯空間時,要注重公共環境的處理設計,設置充足的休息平臺,保障老人在行走過程中隨時都可停下休息。
2.3醫護空間設計
老年人的患病幾率較大,因此設置完善的醫護空間是養老建筑設計的重點組成部分。醫護空間主要承擔老人日常檢查、常規癥狀的基礎醫療、基礎護理及特別監護等作用。因此,在設計醫護空間時要著重設立護理室、醫療室、活動室、檢查室等。在僻靜的地區開設衛生環境達標的區域,安裝與家庭類似的家具布景,選擇淡雅的色彩作為墻面的主色彩,設計明確、清晰的空間流線,消除老人的身心不適感,使老人對醫護空間的排斥性降低。此外,由于老年人的記憶力、腦力以及體力等因素逐漸衰退,因此要求醫護空間的內構造具有明確的功能性。通常矩形空間的利用率較高,內部空間關系十分明確,可設計度較高。最后,醫護空間需要具備良好的通風性與采光性,利用陽光進行基本的紫外線殺菌,并使老人身心放松,緩解緊張的心情,使其正面面對疾病,對生活充滿信心。
2.4餐飲空間設計
餐飲空間需要具備舒暢且活潑的特點,此空間不僅要為老人提供飲食,還要為老人提供交流、溝通的區域。因此設計輕松的氛圍,能夠給老人快樂、自由的感覺,而曲線的運用可以將趣味性進行最大化。因此,可以將餐桌、椅子設計為多邊形、橢圓形等形狀,使老人在用餐時,感受到視覺上的愉悅。亦可將餐廳的廚房與就餐位置進行公開化連接,使老人了解餐品被制作出的過程,充分調動老人的積極性。此類設計亦可提高老人的參與性,從而擴大其交流、活動的范圍。其次,餐飲空間的通風性亦要得到重視,防止制作餐品時產生的煙塵影響老人的身體健康。最后,餐飲空間的內部設施不應過于緊湊,要流出應急道路,并設置報警器、醫生緊急聯絡器,桌角、柜角采取柔和化處理,防止老人摔倒后,身體的碰撞為老人帶來二次傷害。餐飲空間的設計不僅要為老人提供健康的飲食,亦要從根本上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以及人身安全。
2.5娛樂空間設計
娛樂空間主要包括交往空間、鍛煉空間、游戲空間、觀賞空間等方面,從身心入手,為老人營造活潑、快樂、輕松的生活環境。交往空間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內,主要承擔老人之間的交流、溝通作用。但空間的設計需分為開闊及半私密兩個方面。開闊空間可種植清新空氣的植物,并設置安全座椅,為老人提供舒適的活動空間。而半私密空間可以按照老人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進行分類設置,2~3人的交流幾率最大,因此這樣的半私密空間不宜過大。鍛煉空間則主要承擔老人的身體鍛煉責任,但這樣的空間需要有一個輕松、自由的氛圍,防止老人的戶外活動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首先,要在鍛煉空間內設置休息空間,注意此時要安放獨立的小凳,供老人放腿、伸展用。亦要在此空間設置健身設施,充分結合老人的行為特點,安放按摩裝置、鍛煉設施等。游戲空間則更加自由一些,可為老人設置棋牌室、讀書室等空間,使老人感受到多人游戲的樂趣、單人生活的恬靜。最后,設計觀賞空間需要以參與性、安全性、健康性為主要原則,使老人從室內外皆能觀賞到魅力的景觀。因此室內要選擇合適的高度安放可坐窗臺,擺放高矮合適的植物減弱光線。室外要種植利于觀賞的植物,在水邊安裝觀賞性較大的護欄,并安放休息椅或涼亭。
3注意事項
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老人的行為特點、身體特點以及心理特點。老人群體普遍出現行為、行動技能衰退的現象,因此在設計空間時要從交通、活動等多方面進行分析,且老人的安全感較低,因此要保證空間的開闊性,并設置依靠護欄、休息椅等,使老人獲得充足的行動空間的基礎上,亦能保障老人的安全,從根本上方便老人的行動。其次,老人群體普遍出現視力、聽覺衰退的現象,因此在設計時要做到消除視覺障礙,安放適合老人群體的光源,并注意室內空間光環境的設計,減少反光現象。且室內顏色要選擇合適老人視覺效果的顏色,減少視覺高低差現象的出現,避免視覺上的安全隱患。此外,空間設計亦要注意噪音的危害,減少噪音對老人的干擾,明確靜、動區域的分別。最后,養老建筑的空間設計亦要結合老人的心理狀況,充分減少其失落感及孤獨感,多為老年人種植安全的植物,并建設服務站,與老人進行交談,使老人不再感受到孤獨,真正為老人營造舒適、放心的養老環境。
4結語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明顯,因此構建完善的養老空間十分必要。而在設計時要充分結合老人的生活習慣、行為特點,設置舒適的居住環境、和諧的公共空間、有效的醫護空間、放心的餐飲空間以及有趣的娛樂空間,真正為老人營造舒適的生活的環境。
作者:董衛丹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余志紅.基于適老化理念的養老建筑空間設計[J].工業建筑,2016(08):56~60.
[2]曾鳳,朱明君.養老建筑特征解讀與公共空間設計方式探尋[J].江西建材,2017(11):29~30.
[3]李迎偉.養老社區建筑空間設計研究[J].河北企業,2015(12):135.
- 上一篇: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措施
- 下一篇:淺談節慶POP廣告色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