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辦公空間環境設計分析
時間:2022-04-14 10:29:27
導語:聯合辦公空間環境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浪潮背景下,滿足互聯網創新型企業對聯合辦公空間日益突出的設計需求。對辦公空間的變革背景、聯合辦公空間的定義及特征進行分析,并結合具體設計案例分析聯合辦公空間的設計策略??偨Y了聯合辦公空間的主要特征及設計表達手法。聯合辦公空間環境設計研究能為今后的設計者和建設者帶來啟示。
關鍵詞:聯合辦公;變革背景;主要特征;建筑空間;設計表達
自2015年開始,總理強調必須積極適應“互聯網+”的大形勢,主動促使全民創業、主動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的商業發展道路,網絡經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許多由年輕人建立的創業隊伍不斷進入到市場中來[1];其次,信息技術的進步降低了在固定時間、地點進行辦公的必要性,移動終端和網絡逐漸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靈活、自由的新型辦公模式逐漸取代了城市朝九晚五的傳統工作模式。傳統封閉、固定的辦公空間顯然已無法滿足年輕創業者的需求,他們常選擇圖書館、咖啡館、購物中心等城市公共空間工作,但這些場所存在環境嘈雜、干擾過多、效率低下的弊端,而空間相對開放、辦公服務設施完善、滿足靈活辦公需求、環境良好的聯合辦公空間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此類問題。
一、聯合辦公空間概述
由于社會經濟的持續改革,產生了很多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空間、資金等,而在當代社會中出現的分享經濟恰好解決了這些閑置問題,它是信息化時期以共享閑置產品或服務為核心的新型商業發展方式,分享經濟造就了一個新穎的經濟時期,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于多元化發展的同時,也改變了傳統辦公空間的格局。聯合辦公空間為分享經濟環境下“互聯網+”和生態文明相互作用所帶來的產物[1],是對傳統辦公模式的進化和升級,指的是有辦公不定性需求的個體或集體通過有償租賃的方式共同分享的辦公空間,具有形式靈活、資源豐富、辦公高效的特點,滿足創業型企業對低租金和靈活辦公的需求。在這樣的空間中,各個創業隊伍聚集在一起,按照自己的需求租用大小不一的辦公室,另外,在開放且資源共享的辦公區域中,各企業團隊能夠充分交流、信息共享,從而有合作得到更多利益的機遇,營造從“個體創業”轉變為“社區創業”的氛圍[2]。
二、聯合辦公空間的主要特征
(一)服務對象多樣化。聯合辦公空間區別于傳統辦公空間的特征之一是前者的服務對象是多樣的,聯合辦公空間內的工作人員不屬于某個組織機構,也不存在上下級關系,彼此之間相互獨立平等,但他們對聯合辦公空間內的空間資源、信息數據等進行共享,因此聯合辦公空間的服務對象在原有基礎上呈多樣化趨勢。(二)空間功能復合化。聯合辦公空間的使用者來自不同的個人或團隊,為滿足不同團隊或個人的社交行為和自我需求,聯合辦公空間更注重空間的體驗性與交互性,空間功能具有復合化特征,將不同的功能空間融入完整的辦公空間中,創造出多元滲透的復合空間環境。使用者不僅可以在各種形式的辦公空間中工作,也能夠在共享活動空間和靈活的交通空間中獲得交流、信息共享的機會[3]。(三)空間風格個性化。雖然聯合辦公空間的服務對象越來越多樣,但本質上針對的是創業型企業人群。互聯網時代中的創業者不斷創新以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在這樣的價值觀下,他們對辦公環境的選擇也愈加重視,聯合辦公空間風格需輕松自如且更具創意與個性以激發創業者的靈感。(四)空間結構社區化。社區是指若干社會群體在某領域內形成的互相關聯的大集體。聯合辦公空間是一個創業、生活、工作的共同體,具有明顯的社區特征。不同的創業團隊如同友好的鄰里關系,在各自獨立的辦公空間中工作,在公共活動空間中交流互動、協同合作,信息共享,形成動態化的工作模式以及生動的社區化空間氛圍。
三、聯合辦公空間設計表達
聯合辦公空間開放、自由、空間流動性強,多采用簡約、舒適、具有活力與趣味的風格,提供各種形態的辦公及互動區域,讓空間可以盡量開放運用,激勵創業人員隨時隨地互動、探討,為其創造一個舒適、良好的辦公環境。(一)復合化的空間布局規劃。創業創新背景下的聯合辦公空間承載著創業人員的辦公、會議、娛樂、洽談、休閑等諸多功能,空間功能呈多元化與復合化趨勢。平面布局圍繞日常辦公與活動的需求進行,各功能區域的有效聯結確??臻g使用的舒適性與高效性。聯合辦公空間的功能可分為工作空間、活動空間、休閑娛樂空間與輔助空間四類,工作區屬于聯合辦公空間中的最核心部分,重點涵蓋了獨立辦公區、會議室等區域?;顒涌臻g所占面積比例僅次于辦公空間,包括企業文化展示區、報告廳及臨時性交流活動區等(圖1)。休閑娛樂空間所占面積最小,卻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能在整個空間中起到極為重要的調節作用,包括餐廳、共享廚房、運動區、咖啡吧、閱覽區等(圖2),休閑娛樂區域不僅為工作人員提供放松的場所,更是不同團隊人員的社交平臺,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企業的創新性思維。輔助空間是對辦公空間功能的補充,能夠完善創業人員對空間的使用和體驗,包括衛生間、文印室、吸煙室與接待空間等。相較于傳統辦公空間的布局,聯合辦公空間需具備共享性與自由性、開放性與通透性,盡量使每一處空間都得到高效的規劃與利用,空間布局也需更有新意,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北京光華路SOHO3Q為例,設計師基于各個隊伍的社交行為和需求,進行規劃與開發,在兩萬平米的空間中安排了三千五百多個工位。在空間平面布局中,辦公空間是核心功能空間,涵蓋了開放式辦公區、獨立辦公區、會議室等辦公區域,約占總面積的75%至80%。辦公空間以開放式辦公空間和獨立式辦公空間的相互補充進行設計。三層的整體寫字樓空間中擁有五個挑空中庭,開放式辦公空間以中庭布局為主,獨立辦公空間配置在四周并配置交通道路。活動空間占整個聯合辦公空間面積的10%-20%,包括大型、小型報告廳、工作社交、工作人員服務功能空間。休閑區涵蓋了自助茶水間、閱讀區等娛樂休閑空間,其面積在總面積中的占比大約為10%。提升聯合辦公空間的社區感是設計師對于公共空間的設想,兩個大尺度的中庭設計滿足了這樣的設想并成為了整個空間的亮點,為了平衡這種大尺度的標識體系,添加廚房、沙發這樣的家庭式布景以營造親切感。(二)靈活化的交通流線引導。交通流線設計的目的是滿足使用者的行為需求,應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充分考慮創業人員的身心健康及對舒適性的要求,對其所使用的通道進行規劃時確保各個空間的高利用率以及空間功能的流暢使用,使創業人員高效便捷地工作的同時能夠獲得身心的愉悅感[4];由于創業人員自由的工作形式,他們不會像傳統辦公空間的工作人員在工位上長時間埋頭苦干,而是頻繁地與他人開展交流,這就要求各功能空間相互流動與滲透。在平面布置階段需合理布置流線以增強空間流動性,也可以選擇非直線的流線設計營造巧妙的空間變化,使整體空間靈活而動感;其次,聯合辦公空間自由、共享的特點與交往空間的存在緊密相關,將活動區、休閑娛樂區等交往空間與辦公空間連接,在流線周邊設置洽談區域為創業人員提供非正式交流的機會,鼓勵他們在通道內停留交流,設計成為功能高度復合、流線自由多變的辦公空間,促進創業人員之間形成更舒適自由的交往方式(圖3);此外在進行流線設計還需考慮聯合辦公空間的個性化特征,將流線與光影、色彩藝術相結合,營造豐富舒適的通道環境的同時,也能夠塑造個性化的空間形態(圖4)。SOHO3Q的流線設計采用了多種通道綜合布局的方式,以環形通道為主要的通道形式,結合家具組合與景觀隔斷形成自由靈活且通透有序的行為動線[2]。在方便創業人員行走的基礎上對交往區與辦公區進行界定,既避免了對開放式辦公區域工作人員造成影響,也滿足了使用者行走的多變、自由的需求。另外,立體式的流線組織形式豐富了垂直方向上的空間層次。SOHO3Q上下通高的中庭空間將不同樓層互相關聯(圖5),模糊了上下層的空間界限,創業人員能夠分享共同的公共空間,并將公共空間作為空間節點,圍繞這些節點在立體層面上進行功能布局,增強了辦公空間的滲透性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圖6)。再以日本TIM辦公空間為例,曲線形的流線設計營造了空間的流動性氛圍,同時給人優美多變的旋律感與運動感,讓人們在活動時,由空間的使用者轉變為空間的參與者,產生強烈的互動與體驗感。流暢而有張力的曲線將空間平面劃分為幾個區域(圖7),結合立面弧形的墻體以及頂面、地面纖細的線條,整體地塑造出多變、動感、自由的空間環境(圖8)。(三)輕松化的空間氛圍營造。由于適合聯合辦公的人員的工作相對比較自由,企業類型主要以創新類公司居多,這些公司對空間環境的需求更加靈活、更具個性化。區別于傳統辦公室如同“黑白格子”般沉悶單一的氛圍,輕松、富有趣味性的空間氣氛能有效提高思維創新力和工作活力。對辦公區域進行形態設計(圖9)、運用異形家具的搭配劃分出趣味性休閑區域(圖10)、在半開放的辦公區域選擇新穎的隔斷形式能夠增強空間形式的豐富性與生動性;在科學搭配空間色彩給使用者帶來舒適感受的基礎上,應用相對跳躍、個性化的空間顏色對各種空間予以劃分和裝飾可以提升空間的體驗感[5](圖11);照明方面,在辦公區域選擇色彩、明度優越的燈具以滿足日常辦公需求,并將不同模式、不同明度、不同色彩的燈光根據不同主題布置在公共活動空間也能夠增強空間氛圍;此外,在兼顧空間規劃、視覺美觀性的基礎上,注重更深層次的體驗性在空間氛圍的營造上至關重要。以人的感受出發,把握空間節奏,在空間設計中加入新產品和新服務模式整體性思維,共同服務于人的體驗,從而整體營造出富有趣味性、輕松化的空間氛圍。SOHO3Q的前身為購物商場,擁有一個狹長且豪華的公共區域。建筑的兩個大中庭成為了公共空間的中軸。主中庭嵌入的戲劇化木制臺階,成為了一個類似劇場的空間,設計師將其打造成為知識和理念共享的“中央舞臺”,為日常交流與重大活動提供了良好空間(圖12)。第二個中庭鋪上了草皮、設置了家具(圖13),陽光透過采光屋頂灑落,成為了一座“聚會公園”。顏色鮮亮的大色塊為建筑中的標識系統。明亮的顏色更好地劃分空間的區域感。每一個辦公室都根據色彩與圖案加以組織,同時給各空間賦予各具特色的主題(圖14),在建筑中形成一種泛光譜關系。不僅如此,大量使用木材中和空間中豐富的色彩,讓白色與亮色區域更加和諧。最終的設計成果,是一處將辦公、休閑加以平衡并極大提升社區感的場所。為人們提供了一處能不斷帶來啟發、充滿活力的聚集環境,同時還營造了一種親切自然的氣氛。(四)生態化的辦公環境設計。在城市資源耗費總量中,辦公空間的耗材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聯合辦公空間的綠色生態設計是宣傳環保的有力窗口,因此,環保、綠色、可持續應該成為聯合辦公空的設計要求?!拜p裝修、重裝飾”的環保設計理念應放在第一位[6],減少對空間實體的裝修改造,減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利用軟裝布局進行區域的劃分;在空間材質的選擇上,選擇有環保質量認定的材料,或可回收再利用的、可耐久使用的、性價比較高的材料,預防污染產生改善室內環境以及保障員工身體健康[7];木材、天然石材、石膏等都屬于環保材料,在室內裝飾中運用較多。室內照明設計應按照實際空間的需求,合理引入自然光并考慮燈具的顏色、瓦數、光照范圍等,提供適宜辦公的照明并避免能源浪費;辦公空間人群密集,室內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由空調、打印機等辦公設備發出的有害氣體也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在自然通風的基礎上,利用新風系統等空氣處理系統提高室內氧氣含量,使辦公空間成為適宜人居的小氣候環境[8]。此外,植物具有極大的生態價值和美學價值,能夠凈化空氣,減少室內粉塵含量,將植物作為造景元素加入辦公空間設計中,也體現了綠色生態設計理念。在空間中進行綠植的合理化布局,不僅能夠豐富空間層次感,更能為員工提供接觸自然、親近自然的機會,緩解在辦公環境中產生的壓力(圖15)。上海BERC辦公樓是一座生態辦公示范樓,其中的綠色設計理念和集成技術體系值得學習與借鑒。設計者充分考慮了氣流對自然通風的影響,在此基礎之上優化空間功能與形式,使各個空間與中庭空間相連以保證自然通風效果;通過分析當地氣候,對門窗、中庭天窗、建筑屋頂等區域進行優化設計以引進自然光,并充分考慮自然光對室內升溫的影響,再配合先進的控制系統對室內人工光進行控制,極大程度降低了能耗。建筑與室內材料大量選擇綠色環保材料,回收的舊木材成為了室內裝飾材料[9]。整個建筑中綠色景觀設計達到了400多平方米,屋頂花園、室內綠化等植物配置有效地凈化辦公空間的空氣,調節室內的微氣候。
綜上所述,創業浪潮下的聯合辦公模式為當下辦公需求的有效達成創造了條件,同時給室內設計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復合、自由、共享、個性是聯合辦公空間區別于傳統辦公空間的特性,也是進行空間設計的重要原則。圍繞日常工作需求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將交流活動空間作為必不可少的節點與各功能區聯結,營造輕松、富有趣味且綠色自然的空間氛圍以提高創新力和工作活力。希望本文對今后聯合辦公空間的設計、改造和發展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倩雯.分享經濟時代背景下共享辦公空間的設計研究[D].吉林:長春理工大學,2018.
[2]劉淑敏.眾創空間共享模式設計研究[D].天津:天津美術學院,2017.
[3]左靜,陳紹禹,郭洪武,劉毅.聯合辦公空間設計及其城市性表達方式[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5,(08):52-54.
[4]亢聰聰,李賜生.流線設計在辦公空間中的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7,(09):78-79.
[5]朱靜賢.色彩在辦公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設計,2018,(03):156-157.
[6]張慧敏.大學生辦公室空間改造實踐項目案例研究[J].設計,2018,(23):156-157.
[7]孫遲,韓松濤.現代辦公空間綠色生態室內設計探索[J].設計,2015,(07):136-137.
[8]卓超慧,徐雷.辦公空間中的生態設計初探[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8):120-121.
[9]劉志斌.基于綠色環保的辦公空間設計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學,2017.
作者:沙榕 邢萬里 田原 單位: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迪士尼二維動畫角色服裝設計研究
- 下一篇: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