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空間設計應用策略探析

時間:2022-04-08 02:43:54

導語:城市景觀空間設計應用策略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景觀空間設計應用策略探析

摘要:當前旅游已經成為我國民眾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沿海旅游城市更是受旅游民眾喜愛。為此,沿海城市在其空間設計時,既要加強城市空間設計的美觀感,又要將其變成深受游客喜愛地網游打卡圣地。這就要求沿海城市在景觀空間設計過程中,應將濱海文化與城市景觀設計優化結合,因此凸顯濱海城市的美麗風景。本文將對以濱海文化在城市景觀空間設計應用策略進行淺顯探析。

關鍵詞:濱海文化;城市景觀;空間設計;應用策略

對于濱海城市而言,濱海景觀文化應在視覺上凸顯該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特征,借助得天獨厚的地理自然優勢,形成獨具特色的濱海文化城市景觀,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此游玩。另外,濱海文化景觀是濱海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外展現該座城市的推廣窗口。為此濱海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濱海城市文化景觀特色,樹立城市濱海文化品牌形象,以此提高城市知名度。

1城市濱海景觀空間設計概述

在城市景觀空間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充分利用當地地理優勢,將濱海文化融入到城市景觀空間設計當中,為人們打造休閑、娛樂、旅游濱海文化勝地的同時,在原有景觀設計中創建出一體化使用空間,以便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到此參觀旅游。另外,設計人員還要確保濱海景觀設計符合當代人類審美需求。要求濱??臻g在設計時,既能給大眾帶來視覺享受,又能讓大眾在節假日期間到此休閑、玩耍,使其成為網絡旅游打卡勝地,在吸引大批游客到來的同時,提高本座城市的知名度。由此可見,濱海城市要想提高知名度,就要在城市景觀空間設計時凸顯濱海文化特色,并將濱海文化成為該座城市的景觀設計亮點,使其將具有濱海文化的城市景觀變成該座城市品牌形象,在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的同時,吸引國內外大量投資商到此進行投資,以此提高沿海城市經濟效益[1]。

2城市濱海景觀空間設計要素

城市濱海景觀空間設計應以海水為主要要素,并在設計過程中凸顯海水要素的動態藝術性。與其他景觀相比,海水要素可以營造獨具特色的意境美。在景觀空間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充分發揮海水要素的天然優越性,將其設置成帶狀空間結構。因為該種空間結構不但符合海水要素的動態性,還能滿足海水要素結構的延續性,使得海水與大陸之間可以緊密聯合在一起,不需要任何紛繁的加工程序,就會形成一道渾然天成的風景線。在設計海水要素時,為了增加海水要素的真實性,設計人員可以在原有要素基礎上增加海濱浴場等設施類衍生要素,并依照濱海地形設計海景房、花壇、沙灘休閑廣場等海濱景觀要素。同時注重海邊道路建設要素,因為該條道路既屬于游覽觀光路線,又屬于海景展示路線,有著極為重要的雙重功能。除此之外,在濱海景觀空間設計過程中,由于不同海濱城市地域文化、發展歷史均存在較大差異性,設計人員應針對濱海文化景觀特色予以設計,以此彰顯當地人文景觀特點[2]。

3城市海濱景觀空間類型

濱海城市均沿著海灣空間逐漸發展形成的,由于不同海濱城市中海灣形成因素不同,致使海濱空間類型也各不相同。當前,海濱城市依照其空間形態主要分為開敞型空間、半開敞型空間、半封閉型空間。其中開敞型空間大多分布在我國東部沿海城市,這類空間海岸線連續,設計人員在構建海濱空間景觀時主要以線性景觀為主,而該種連續性的空間向心力較弱,設計人員應充分利用天際線韻律感,使得海濱空間在整體設計上錯落有質,繼而形成景觀對稱性的開敞空間海岸線。半開敞空間屬于復合型海岸線,這類海岸一部分術開敞型空間,海岸線變化較為曲折,另一半屬于半封閉型,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應以海濱海灣實際情況為依托,充分發揮半開敞空間的作用,圍繞城市整體規劃進行空間設計,凸顯半開敞類型的自然地理優勢與位置優勢。半封閉型空間則是屬于環內海區域,由于空間與空間之間并不完善敞開,所以整個海岸線呈現半包圍形狀,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應以海灣為中心,將水體成為連接兩岸的紐帶,以此增加兩岸之間的視覺通透性,無論旅游、商用等功能形式,都會讓海灣交流更加密切,推動兩岸共同發展。為此,設計人員在海濱城市景觀設計之前,應到當地進行實際考察,依照海濱城市空間類型進行設計,使得不同類型的海濱景觀空間得以得以良好發揮。

4城市濱海景觀空間設計應用措施

4.1注重濱海城市生態性,構建和諧美好生態關系。對于濱海城市而言,海水不但可以調節該城市的氣候變化,還對整個城市景觀塑造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城市景觀空間設計過程中,濱海城市應充分發揮海水生態魅力,將其成為城市景觀空間設計結構骨架,使其變成濱海城市景觀空間設計藍帶,在保護好城市自然生態環境的同時,注重海陸交匯生態特點,讓整個海濱空間領域形成良好的生態組織系統。該系統中既要有植被、土壤、山體等自然生態因素,又要有人工景觀設計因素,借助海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將自然生態因素與人工景觀設計因素相互協調,從而設計出獨具海濱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空間。在植物造景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對各類植物進行科學合理搭配,并通過協調對比營造高低錯落、層次分明的藝術效果。在選擇植物種類時,在保證生態系統不受侵害的同時,豐富濱海生物的多樣性,以便為良好生態環境奠定良好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在設計綠色植被時,設計人員應為民眾留有充足的活動空間,使其在保護濱海城市生態系統的同時,構建和諧美好的生態環境,以便城市居民在節假日期間有充足的區域供其娛樂玩耍[3]。4.2利用濱海城市延續性,突顯城市文化發展底蘊。濱海城市在空間設計中的延續性指得不僅是城市發展進程的延續,同時也是城市文化的延續。大多數濱海城市受氣候、地域特點的影響,使得不同類型的濱海城市有著不同形式的人文因素,這些因素即是濱海城市文化積淀,設計人員應將這些延續性記憶與現代審美優化結合,將其重新組成符合富有地域魅力的濱海文化,以便在其空間上形成新的延續。濱海城市空間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年累月中逐漸形成的空間形態延續。因為城市作為極為復雜的組織系統,不但有自己的獨特的空間發展進程,還有獨具特色的海域功能。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城市景觀空間設計過程中,應充分尊重當地文化特色,并將地域的民族文化特色與城市景觀設計相結合,使其在原有文化基礎上予以創新,以此突顯成城市文化發展底蘊。由于濱海城市空間擁有得天獨厚的開放性,設計人員應以城市整體性為基礎,在保持原有空間形態的前提下予以空間上的延續,使得濱海文化能夠與這座城市的其他空間形成完整的統一體[4]。4.3借助濱海城市特色性,彰顯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與其他城市相比,濱海城市區域具有較強的可識別性,這些可識別性與其他空間存在顯著差異。當前城市認知結構空間意向主要包括通道、邊界、節點、區域、地標這五點要素,雖然濱海城市在其景觀空間設計時也包含這五點要素,但是其空間特點又在其平行空間中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如其他城市的通道主要指的是交通要道,而濱海城市的通道既有交通要道,還包含濱海漫步街道,并且濱海城市中的邊界則是指海域與陸域之間的相交處??梢姙I海城市區域在景觀空間設計中擁有極強的特色性。由于每個城市歷史文化底蘊不同,致使每座城市存在自己獨特的特色魅力。設計人員在對濱海城市景觀空間進行設計時,不能貿然直接照搬其他城市的建筑特色以及景觀特色予以設計,這樣就會使得濱海城市失去自己獨特魅力,也無法將該座城市的文化歷史得以延續[5]。(如圖2所示)為此,以濱海文化為核心的城市景觀空間設計,設計人員應充分凸顯濱海文化特色,捕捉當前游客駐足觀光的興趣愛好,深入挖掘濱海城市的歷史文化背景,要求同一城市的不同區域擁有不同特征,其特征既能真實反映濱海文化的特質,又要將其當作該區域的地標性建筑,以便濱海歷史文化在設計師的設計中得以傳承。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文脈不但是人類生存延續的方式,同時也是城市良好發展的重要基礎。濱海文化既包括物質層面文化又包括形態意識層面文化,其中物質文化主要是指大眾可以觸摸、觀看的文化,如地標性建筑物、沿海漫步道路、綠化建設設施等;而形態意識文化主要是指深層次具有社會底蘊內涵的文化,如當地民風民俗、歷史背景、政治經濟等。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必須以濱海文化為核心對城市景觀空間予以科學合理的設計。

綜上所述,以濱海文化為核心的城市景觀空間設計,既要突出設計的實用性又要對當地資源予以充分利用,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應保證景觀空間擁有強大的親和力,使其成為人們日常休閑娛樂的空間場所,同時吸引其他城市居民前來旅游觀光,在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同時,推動當地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使其成為具有城市特色魅力的地標性建筑。

參考文獻:

[1]高斯.基于城市文化視角分析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J].居舍,2020(28):107-108.

[2]郝雯緒.城市水景觀與城市景觀的融合淺析[J].上海水務,2020,36(02):29-31.

[3]周欣.城市濱水空間景觀營造———以天津彩帶公園景觀設計為例[J].現代園藝,2019(20):113-114.

[4]劉加維,王曉璐.山地城市濱水景觀特點及規劃設計研究———以瀘縣“兩河四岸”濱水景觀設計為例[J].福建建筑,2019(07):20-24+144.

[5]張文君,帥新元,周峰.城市舊城區濱水空間環境塑造研究———以合肥南淝河環境景觀設計分析為例[J].綠色環保建材,2018(10):18-19.

作者:任義 單位:北海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