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效應在城市景觀設計中應用
時間:2022-03-19 10:22:00
導語:視覺效應在城市景觀設計中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城市形象的同質化,城市規劃的不合理導致的交通問題、污染問題,城市的視覺污染問題等,這一系列現象與問題給平面設計師、產品設計師、景觀設計師提出了新的嚴肅而重大的課題。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師而言,在景觀的設計中仍然存在著許多視覺問題,例如環境中的導向系統、警示牌設計等,這些問題凸顯了視覺傳達設計在景觀設計中應用的重要性?!坝诩毼⑻幰娬婀Α?,這句話體現出視覺元素的細節問題,如何在景觀中提升視覺設計的品質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建立特定景觀中的獨特視覺形象
中國的城市景觀設計與商品設計一樣,受到西方現代主義設計思潮和設計風格的影響,其設計結果是各個景觀的區別不大,風格雷同,缺乏生氣和個性。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出現使得設計風格變得多元而富有個性,人們開始接受感性和個性化的設計,審美風格變得更加多樣和不拘一格,這使得城市的景觀設計必須向個性化方向發展。因此,在特定的城市景觀中樹立一個獨特的視覺形象,是現代社會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中國香港龍的形象,就是一個很出色的設計,經過香港龍獨有的視覺形象的推廣,使香港的整個城市形象在公眾前面別具一格。將香港龍形象概念延伸到景觀設計中,將特定景觀設計的主題加以形象化、視覺化,使其具有獨特的、個性化的視覺語言,并將提煉出的視覺圖形應用到景觀設計的各個元素之中,強化人們對景觀的視覺印象。
二、強調標識導向系統的個性化、多元化
在城市景觀設計區域,標識導向牌的設計非常重要,它不僅有重要的分流和指示功能,并且對整個景觀設計有著重要的裝飾和點綴作用。為收到好的視覺效果,設計者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1)信息完整,傳達準確。標識導向系統在景觀區域最本質的功能是指示信息的傳達,當人們經過交叉路口,能清晰地閱讀和領略到指示牌上所要傳達的信息。然而,在我國相當多的城市(鎮)室外環境中,設計師并沒有很好地處理或注意指示牌的信息傳達功能,出現了信息不全、傳達不到位,讓人費解的現象。例如,有的指示牌上字體做得過小,字體色彩與指示牌底色的區分度不高,或者指示牌安置在不夠引人注意的地方等,這些都是讓人產生閱讀障礙的原因。因此,設計師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應該分別從指示牌的材質、大小、形狀、色彩、位置等綜合考慮人們景觀區域穿行時所要解決的信息傳達問題。
(2)風格個性化,工藝多元化。隨著人類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更多和更新的生產工藝被應用到各種類型的設計當中。在我國現有的指示設計中,指示牌的制作工藝非常簡單、粗糙,形式上大多是模板化的設計,缺乏生氣和活力。隨著新工藝和新材料的層出不窮,指示牌的設計應該突破原有的條條框框,使用新的形式和工藝。比如在國外某動物園環境識別中,標識導向系統融人了各種動物的造型,變化無窮,極富情趣,與自然界相映成趣?,F在的許多國際知名企業,為了能夠很好地執行自身的品牌形象,在企業內外部環境設計中,對于指示系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那些形式上獨一無二,能夠很好傳達企業形象的指示系統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取人性之色,與環境同調。在現有的景觀設計中,無論指示牌設計還是警示牌設計,都存在著與環境不協調的現象。有的設計師單單從視覺傳達的角度考慮,并沒有將指示系統作為景觀設計的一部分整體考慮。比如在一些公園諸如“愛護花草”的警示牌設計中,其色彩、材質與周邊的環境格格不入,讓人覺得非常生硬,不協調。反觀國外一些優秀的景觀設計中,設計師非常注重指示牌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取天然之色,與環境同調,通過精心的安排和設計,讓人覺得它們是從環境中活生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刻意所為。
三、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
設計21世紀是一個以信息社會為主導的文明社會,數字化是當代社會發展不可逆的主導趨勢,人們與環境之間的界面不再是生硬的墻壁和鋼鐵,取而代之的是能與人發生交互的新媒體界面。例如,在建筑內部,多種媒體的綜合運用已經是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由于當今人類科技的局限,新媒體技術并沒有充分應用到景觀設計當中。一旦科技解決了相應的難題,人們對于景觀的概念將會重新定義,到時景觀設計中對于新媒體所承載的視覺設計將有著更高的要求。自后現代主義出現以來,人們對于現代主義所提倡的理性、單一、無裝飾的現代設計風格越來越感到不滿,于是,當今很多的環境和建筑設計中,都充滿了多元化的視覺符號,這些符號充滿了感性色彩,是對現代主義的一種反抗。同時我們也該看到,人類科技的迅猛發展,使視覺設計不僅在景觀設計中大有作為,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從設計思維還是從科學技術而言,兩種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已經成為未來景觀設計中不可逆轉的一種趨勢。
- 上一篇:區縣林權改革考核情況報告
- 下一篇:城建局信息公開情況匯報
精品范文
9視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