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平面設計發展綜述
時間:2022-05-13 09:19:00
導語:香港平面設計發展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香港作為我國特別行政區,在回歸后與內地的合作交流往來越來越多,內地對香港也由好奇到了解。眾多內地設計業界人士,也在思考著香港這個在中國現代設計中領頭的城市,是如何走過自己的發展之路的。這種思考,對提升國內設計水平,是有學習意義的。因為至今為止,香港設計中的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廣告設計、娛樂設計、時尚設計等,都越來越多的滲透到內地,促進了國內的現代設計發展。其中香港平面設計的發展比內地早了大概20多年,從1960年代開始,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的發展歷史了。他們在遠東地區的領頭羊地位,使得他們帶領和推動了近50年遠東設計水平的發展,對于香港創意產業的鞏固和提升,作出了非常特殊的貢獻。
1.地域和歷史的原因促進了香港平面設計的發展
香港一直是遠東設計中心,五十多年來培養出眾多的設計人才和優秀設計,這有著長久以來的地域優勢和歷史原因。地域上,香港靠海,處于整個亞洲的心臟地帶,交通四通八達,又是通往中國內地的門戶——使得它成為日本、韓國、東南亞、內地、美國以及泛太平洋國家交流的中心。傳統上,香港由于過去屬于英屬殖民地,身具兩種文化,精通兩種語言,是世界各地觀摩亞洲潮流及時尚趨勢的窗口,也更容易把歐美的前沿文化帶入進來。香港的雙語社會和國際化大都市背景,使得去國外留學的設計師非常多,也讓一些國外的設計師愿意來香港發展,把國際上最先進的設計潮流帶入香港。比如和香港平面設計一起發跡的第一代設計師中的石漢瑞先生,就是具備國際視野,國外學習背景的設計師。他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然后來到香港開創設計事業。還有設計大師王無邪先生,是從美國留學回香港工作的。早在上個世紀60與70年代初,由于香港旅游業的興起,使國際友人大批訪港,也把香港推向了世界。
2.香港社會對設計的重視促進了香港平面設計的發展
香港要成為區域設計中心,香港社會必須有深信設計價值的前提。作為推廣香港貿易唯一官方機構“香港貿易發展局”在1966年成立,也是與香港的平面設計同時發展的。該機構面向世界推廣香港,帶動了眾多香港企業設計的需求及發展,因而也促使“香港設計”風格的形成——既有東方情懷,也符合國際潮流,并催生了“香港設計”最早的一批設計師。香港設計中心(2001年,由香港設計總會成立,并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鼎力支持,及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資助的)是專門支持、推動香港設計業界的非牟利機構,更促進了“香港設計”在回歸后新格局下的發展。香港設計中心的目的在推動香港成為具備高度競爭力及響譽國際的創意產品和設計專才的資源中心。除了提升設計技巧,還考慮到設計產業所需的相關技能,會協助設計師掌握財經、市場推廣、管理等等的語言,還采取每年都舉行講座、工作坊和會議的形式,分享營商工具、科技、最新潮流和機遇。通過講座、展覽、傳媒節目和“香港設計中心之友”計劃,鼓勵公眾的投入和參與,并聯系一群對設計有共同信念并充滿熱誠的人士。同時,他們也會向政府和教育機構就有關設計政策和事宜提供意見,設計獎項嘉許成就,出色的設計、具有貢獻的設計師、青年的優秀設計師等。舉辦一年一度的“設計營商周”,吸引世界各地的設計人才和商界領袖,并迅速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設計活動。這些措施和舉動,都提升香港作為設計中心的地位,把香港社會營造成活力、創意、互動和商機滾滾,致力令香港在國際設計舞臺上穩占一席位。作為一個國際化的都市,香港每年兩度的香港時裝節、香港設計周,還有眾多的設計比賽和展覽以及具有國際水平的專業展會,這些社會營造的良性環境,為香港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和展示空間。
3.香港的設計教育發展促進了香港平面設計的發展
香港的設計專業大學,與香港設計同步,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非常專業、開放、多元、前沿、務實。香港的設計專業大學的老師都非常優秀,集中了各地群英,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他們以全英文授課,提供最新的專業教學資料。此外還會聘請國際一流的設計師來做客座教授,及舉辦專題講座,帶來前沿的國際水準設計情報。提供大量的選修課,開拓學生的視野。這種教學質量使得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在國際上具有全方位的技能,并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這種良性循環也促進了香港平面設計的發展。以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為例,它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期就發展起來的,老師來自全世界,包括香港,歐洲、美國和中國大陸地區等。由于老師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給學生以不同的思維模式、設計方法的影響,有利于建立學生開放式的思維。而在教學和課程中,也引入國際設計標準,將最新的設計師、作品、動態、品牌、思潮、消費趨勢帶入課堂,以世界性的視野引領教學。
4.香港平面設計師的發展帶動了香港平面設計的發展
“香港設計”最早的一批設計師早在上個世紀60與70年代初就誕生了。被稱為“香港設計之父”的石漢瑞先生,是奧地利人,卻最終選擇在香港開創事業,開香港平面設計先河。他創作作品無數,為香港多間大機構設計形象及年報,其作品對太平洋圈的設計有重大的影響,并獲得世界的承認。第一代設計家中還有設計大師王無邪先生,也堪稱香港藝術和設計的先驅,為香港設計人才的培養貢獻巨大。王無邪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部策劃設計教育課程,特別是在基礎設計課程方面,他可以說是具有奠基人的地位的。他影響了眾多設計師,也出了不少設計教材。著有《點線面》一書,至今還是國內很多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習設計基礎理論的參考書。而先是學徒,后做裁縫師的靳埭強先生,從1967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也成為享譽世界的設計大師,作品被德國、丹麥、法國、日本、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美術博物館收藏。靳埭強在平面設計界是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他曾獲得過300多個設計類的獎項,其中很多是國際平面設計界一流的大獎。1999年靳埭強因為對設計界的杰出貢獻,被授予香港紫荊勛章。他們使“香港設計”走向世界,被國際所熟知。同時,香港興旺的本土以及海外的廣告公司,也以其眾多平面設計高手的職員,推動著香港平面設計的發展。到了80至90年代,香港設計事業隨著香港經濟的騰飛也突飛猛進,百貨及娛樂事業,工業及貿易的增長,令設計需求極大的增長,相應設計水平也被推高,也誕生了香港第二代的設計師,代表是陳幼堅先生,他將“香港設計”的地位鞏固下來,建立了東西合璧的香港風格。他設計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1996年,陳幼堅設計公司被國際設計界標桿的《Graphis》雜志選為世界十大最佳設計公司之一,1997年,陳幼堅設計的海報及藝術掛鐘被美國舊金山市現代美術博物館納為永久收藏品……還有后來的李永銓、劉小康、黃炳培等中生代設計師,也在國際比賽中屢獲殊榮,在國際設計舞臺上占一席位。早幾年金融風暴的影響,使香港設計師面對更殘酷的競爭,而香港的新生代設計師,更國際化,更多的與內地交流,把商業觸角延伸到內地,也體現了其強烈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多元化。
香港的平面設計是經過半個世紀的路程,通過與國際的交流、社會的支持、教育的促進、眾多設計師的努力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了解香港平面設計的成長,能使我們更好的理解香港平面設計,更好的辯證的看待香港設計,以此來發展內地的設計,使“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設計”,提升中國設計在國際上的水平。
- 上一篇:統計局責任承諾書
- 下一篇:財政局機關黨委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