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平面設計改革與進步思索
時間:2022-05-16 09:57:00
導語:高職平面設計改革與進步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數職業院校開設了與平面設計相關的專業課程。與普通高等院校所不同的是,職業教育是培養為社會直接創造財富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的教育。職業教育的“專業”來源于社會職業,所開設的平面設計課程應該與普通高等院校有所區別。下面就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做一討論。
一、職業教育的特點
設計在20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以來,迅速得到大力發展,尤其是近十年,廣告媒體、裝修行業如雨后春筍般地崛起,催生了平面設計這個職業。各大高等院校、美術院校也設立了藝術設計或與之相關的專業課程,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設計人才。職業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職業院校平面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平面設計專業人才,通過本專業的系統學習,掌握相關的設計理論,Photoshop軟件、CoreIdraw矢量軟件、Illustrator矢量軟件等平面制圖技術,以及平面設計材料知識、操作流程、模塊訓練、模擬與客戶交流溝通等實踐課程。畢業后,能成為平面設計公司、營銷策劃公司等當前人才市場急需的人才。
二、開展“工作室”的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早在包豪斯就有先例。傳統的封閉式課堂教學,不適合平面設計這種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實行設計與制作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以承接設計項目為主要任務。由教師帶領學生在承接平面設計項目的過程中完成學習知識和技術實踐。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在于實踐性強、教學互動、涉及專業面較廣,突破了單一的課程教學,教學內容變成開放性的,不僅僅依賴于教科書。教學過程也成為交流、對話的平臺,使學生成為主角,顯示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通過示范性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尤其是在實踐教學方面。學生能夠有目的、主動積極地學習,把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市場調研、收集素材、交流等使所學知識和技能能夠面向企業與市場,并且通過這個過程積累大量的工作經驗,在畢業后能夠盡快適應工作,提高就業率。
三、“請進來、走出去”,切實有效地開展校企合作
目前各辦學單位尤其是職業院校都在提倡“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教學與生產結合,學校與企業互相滲透、扶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發揮企業和學校各自優勢,共同為社會和市場培養所需人才。平面設計的流行趨勢變化很快,廣告公司始終處在前沿,對流行把握準確。學校教育相對封閉,對社會的發展變化未必能夠及時了解,尤其是平面設計專業,與廣告公司和設計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1.聘請有經驗的設計師來學校指導實踐在設計公司和廣告公司有許多從業多年經驗豐富的設計師,聘請他們來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對學生指導實踐,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先進的設計技術和設計理念,也能夠彌補在校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的狀況。
2.學生定崗實習讓學生每隔一段時間到廣告設計公司或相關行業去實踐,接受企業的管理,在實際的崗位上邊實踐邊學習,使學生直接了解具體崗位的技術要求,了解最新的設計動態,提高職業能力。
3.學校與企業合作開發項目邀請行業或公司在校內設立合作開發機構,使教學課程結合企業開發項目進行,學生實訓可以直接受企業的具體指導。讓企業參與指導學校專業建設和實訓課程開發。學校定期派教師或實訓管理人員到企業了解最新技術和提供技術服務。
四、建設校內實訓基地
根據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加強實訓教學環境建設,有重點地建設與專業配套的工作室。實訓的教學內容可以結合企業的實際項目進行。
五、緊跟時代脈搏,不斷更新觀念
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改變。及時了解市場需求,根據行業的變化和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培養目標,使學生成為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強技能的人才。
六、總結
設計行業前景廣闊,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服務業,目前被列入“國家發展重點計劃”,政府也已研擬出“設計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社會諸多行業也需要大量的平面設計工作者。職業教育有自己的規律的特點,加強教育規律研究和設計學科的理論學習,提高教學效率,通過教學改革,校內、校外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密切與企業合作,促進產學結合,為培養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及就業起到重要作用。
- 上一篇:新農辦學習工作制度
- 下一篇:品牌包裝視覺元素設計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