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中美術色彩的運用

時間:2022-11-17 03:44:21

導語:平面設計中美術色彩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平面設計中美術色彩的運用

一、我國傳統美術色彩體系研究

我國佛家注重溫和、平靜,在宗教藝術色彩的運用上,致力于“空、無、和、化”的理想之境。在盛唐時期,佛教文化盛行,壁畫多以青綠色彩為基礎,加以朱砂形成冷暖視覺對比,整個藝術充滿絢麗輝煌之感;在中唐時期,佛教文化藝術不斷加入土紅、土黃等色,畫風漸趨平和、靜謐;至后世,佛教文化藝術不斷增加了金、黑、白等色彩,體現了佛教的包容、和諧,形成了獨有的藝術特色。

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象征性及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1.色彩成為身份地位、性格、品質的象征

中國的古代社會深受五行觀的影響,多為皇權貴族所重視,對色彩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范。就黃色來說,其在封建社會象征著中央集權和國土之義,是權威和尊嚴的代表,平民百姓是不能隨便使用黃色的。

2.色彩在不同哲學思想的影響下,具有不同的象征意義

儒家文化將黑白兩種顏色視為不吉祥的代表,尤其是對于黑色的解讀,常常賦予其死的意義;在儒家文化長期的影響和宣揚下,黑色和白色常常給人一種無比悲涼的氛圍感。而在另一種哲學思想下,色彩的象征意義將會大不一樣。如隨著佛教文化的發揚,白色逐漸被人們解讀為純潔和吉祥。因此,只有對傳統色彩的象征意義進行深入分析,才能實現色彩在繼承中發展。

三、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性及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1.色彩鮮明,純度較高

我國古代正色在傳統色彩體系中有著很高的地位,最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崇尚純色的基本傳統,而且色彩隨著時代的發展,意義也逐漸豐富起來。傳統美術的色彩裝飾主要體現為色彩鮮明亮麗,能夠形成鮮明的對比。

2.色彩豐富,對比統一

中國傳統美術中,在作品色彩搭配方面不但追求對比性還要有和諧性。在后期的發展中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傳統美術將黑色、白色、金色和銀色作為間隔顏色,用于調和對比強烈的色彩。

3.簡練概括,以少勝多

在現代人眼中,作品的色彩搭配要比作品的形象表達更容易被人感知和接受,而色彩的設計就是為了使作品能夠在第一時間引起觀者的重視,并與其產生共鳴。將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應用在現代的平面設計當中,不但可以增加作品的裝飾性,更體現出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現代平面設計中,色彩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冷與暖、重與輕、視覺與心理等特點對平面設計的創意、構圖與信息傳達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將傳統色彩與時代特色相結合,融入平面設計,讓傳統色彩的精髓滲透到時代潮流之中,將時代視覺與民族心理相對接,對我國平面設計領域意義非凡。當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相信傳統色彩與現代平面設計的結合足以形成特殊的國際化視覺語言,希望文章能夠給我國現代平面設計提供實質性的借鑒與啟迪。

作者:胡艷單位:湖北美術學院